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区域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3310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区域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区域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区域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区域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区域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区域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区域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5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经济发展快 1.优势条件,广东,(1)区位优势明显:位于_省东南部,毗邻_ ,与_相邻。 (2)自然条件优越:_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_纵横交错。 (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著名_,_政策优惠。 特别提醒 珠三角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其他原因:人们思想观念开放,意识超前并富有开拓精神;开放、开发早,为以后的发展赢得先机。,港澳,东南亚,平原,河流,侨乡,改革开放,【深度思考1】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哪些?,提示 (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

2、内市场范围有限。,2.经济发展成就,(1)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我国重要的_基地、 _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 (2)产业结构优化:第_产业逐渐下降,第_产业明显上升,第_产业占主导地位;建立起以_工业为主、_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轻工业,外贸出口,一,三,二,轻,重化,【深度思考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比重有何变化?,提示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二、城市化水平高 1.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前缺乏_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以_为中心,包括_、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的城市群。 2.城市化动力:_是珠

3、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深度思考3】 城市化水平越高,是不是工业化水平越高?,提示 不是。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工业产值。,大、中,广州,深圳,工业化,三、问题与对策,缺水,工业,人口,高新技术,土地开发,城镇建设,扩大规模,分工与合作,【深度思考4】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提示 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其带来的问题均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占用耕地,二是环境污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城镇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考点一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1.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

4、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右图所示:,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知识拓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比较,(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 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解析 变化特点可从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小分析。两大产业就业人口增加越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越大。 答案 第二产业

5、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考法一 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1.(2015上海地理,1920)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1)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 第

6、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 B. C. D.,(2)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解析 第(1)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第(2)题,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

7、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A正确。 答案 (1)A (2)A,考法二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2.(2015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右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10分),解析 本题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呈现地理信息,题中所给图片依然是构成高中地理能力主干的坐标图,准确解读图中曲线含义并据此推断二者变化特征,不难解决“概述广东省1994200

8、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这一问题。文字材料虽短,但材料中所提供信息非常关键。“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造成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是耕地面积和农业结构的变化;“吸引大量省外人口”,其隐含的意义是广东省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进一步可推测粮食消费量增加。 答案 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原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措施,考点二 区域

9、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拓展提升 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 (1)根据材料分析嘉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嘉兴市靠近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此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劳动力丰富等都是促进该地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嘉兴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

10、比重偏高,且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较慢。针对上述问题,该地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调整产业结构等。 答案 (1)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靠近消费市场;区域工资水平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等。 (2)问题: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对资源消耗、交通运输要求高,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的附加值低等。措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促进区域可

11、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能耗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考法 区域城市化发展状况分析 (2016上海地理,3942,18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

12、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 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1分) (2)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3分)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8分)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6分),解析 第

13、(1)题,图2所示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为40%,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第(2)题,分析三大产业特点要从资料给出的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的对比进行分析。表中2012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第(3)题,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即是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2012年崇明工业以传统工业为

14、主,乡镇企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第(4)题,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也可以减少种植业对环境的破坏,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答案 (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

15、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 (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原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任答一点即可) (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