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824248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技术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护理技术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护理技术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护理技术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护理技术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技术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技术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监护,输液泵与微量注射泵,内三科 攀钢集团成都医院,心电监护仪的定义,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能同时监护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形(一般为五导联心电图)、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等生理参数。另有丰富的报警上、下限设置功能。,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适应症,凡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心搏的频率、节律与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的患者。,心电监护仪的使用,目的 评估 准备 流程 注意事项 自我评价,目的,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为评估病情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评估,病人的年龄、病情、生命体征、皮肤情况。 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目的、注意事

2、项。 是否有使用监护仪的指征和适应症,所需监测的项目。 监护仪的性能。,准备,护士:洗手,戴口罩。 病人:皮肤准备,体位舒适。 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 用物:心电监护仪及模块、导联线、配套血压计袖带、spo2传感器、电源转换器、电极片、75%乙醇棉球、监护记录单等。,流程,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安置舒适体位。 连接监护仪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无创血压监测: 1、选择合适的部位,绑血压计袖带; 2、按测量键; 3、设定测量间隔时间。,流程,心电监测 1、暴露胸部,正确定位(必要时放置电极片处用75%乙醇清洁),粘贴电极片; 2、连接心电导联线; 3、选择P、QRS、T波显示较清晰地导联; 4

3、、调节振幅。,流程,Spo2监测: 将Spo2传感器安放在病人身体的合适部位。 其他监测:呼吸、体温等。 根据病人情况,设定各报警限,打开报警系统。 调至主屏,监测异常心电图并记录。,流程,停止监护: 1、向病人解释; 2、关闭监护仪; 3、撤除导联线及电极、血压计袖带等; 4、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终末处理。,注意事项,正确安放电极位置: (1)三电极 负极(红):右锁骨中点下缘; 正极(黄):左腋前线第四肋间; 接地电极(黑):剑突下偏右。,(2)五电极 右上(RA):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上(LA):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RL):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左下(LL):

4、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胸导(C):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注意事项,定期更换电极片安放位置,防止皮肤过敏和破溃。 报警系统应始终打开,出现报警应及时正确处理。 安放监护电极时,必须留出一定范围的心前区,以不影响在除颤时放置电极板。 对需要频繁测量血压的病人应定时松解袖带片刻,以减少因频繁充气对肢体血液循环造成的影响和不适感。必要时应更换测量部位。,自我评价,病人能说出使用监护仪的目的,并能接受。 病人感觉安全:未因报警音量等影响睡眠、引起恐惧。 使用监护仪期间,病人的心律失常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 病人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呼吸异常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报警开关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各波形显示良好,

5、无干扰波形。 病人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溃。,心电监护的工作规范要点,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皮肤状况。 对清醒患者,告知监测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正确选择导联,设置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嘱患者不要自行移动或者摘除电极片、避免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心电监护的工作规范要点,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嘱患者电极片处皮肤出现瘙痒、疼痛等情况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 停用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断开电源。,心电监护存在问题,报警显示导联脱落 。 ECG基线游走不定。 心电图人为干扰。 误报警。,护理对策,报警显示导联脱落时的处

6、理。 ECG基线游走不定时的处理。 心电图人为干扰时的处理。 误报警时的处理。,输液泵的定义,输液泵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 输液泵是机械推动液体进入血管系统的一种电子机械装置。它在现代急救及危重患者抢救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输液泵的种类,推注式注射器类输液泵(也称微量注射泵)。此类机型是对注射器的活塞施以持续恒定的压力以推动其前进的装置,由电脑控制,有报警装置。 蠕动式输液泵。此类机型多是利用滚筒装置,顺序地挤压输液管道使液体被蠕动推动前进 。,输液泵的使用适应症,静脉高营养,输入化疗药品、抗生素及对心血管

7、有特殊作用的药物等,用于重症监护病人,尤其是小儿监护病人 。,输液泵的使用,目的 评估 准备 流程 注意事项 自我评价,目的,控制静脉输液的速度和量。 药物剂量精确,均匀、持续输入体内,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避免药物浓度波动过大而产生副作用。,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体重、治疗概况、血管情况。 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解释使用输液泵的目的。 输液泵的性能、电源插头是否与病室内电源插座相吻合。,准备,护士:洗手,戴口罩。 病人:了解治疗目的,并已排尿,做好准备。 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 用物:输液泵及电源转换器、专用输液器、输液架、拟输入的液体(遵医嘱)、瓶套,必要时备静脉输液用物。,流程,检查输液

8、泵,固定输液泵于输液架上。 备齐用物至床边,三查七对并解释。 将拟输入溶液开启消毒后,插入专用输液器,排气,检查有无气泡。关闭专用输液器上调节器(如无静脉输液通路,则依照静脉输液法重新建立)。 按照输液泵操作指南正确安装专用输液器。,流程,正确调节、使用输液泵: 1、设定输入容量、速度; 2、再次检查有无气泡; 3、连接病人的静脉通路; 4、打开专用输液器上调节器; 5、按输液泵启动键,观察通畅情况; 6、若出现报警声,针对原因处理后,再按 启动键。,流程,安置病人,交待注意事项。 记录。 停用输液泵: 1、先关机,必要时拔针; 2、安置病人; 3、终末处理; 4、输液泵擦拭备用。,注意事项,

9、每次更换液体应重新设置输液程序。 解除报警法: 1、气泡报警:先关闭静脉通道,打开泵门,排尽 气泡,放妥皮条,关闭泵门,开放静脉通道,启动输液; 2、完成报警:再设置用量; 3、阻塞报警:常因回血、管道扭曲、过滤器堵塞、调节器未打开,去除阻塞原因; 4、泵门未关:关闭泵门; 5、电池贻尽:装新电池。,注意事项,正在使用的输液泵,若需打开泵门,无论排气泡、更换导管或撤离输液泵等,务必先将输液导管调节夹夹好,严防输液失控。 输液时加强巡回,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及时排除异常情况。 输液泵长期不用者,每周充电1次以防潮湿。,自我评价,病人能了解使用输液泵的目的,并能配合。 病人输液时输液泵出现的报警能得

10、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病人安全,达到治疗目的,输液处无渗漏发生。,注射泵的定义,注射泵又称微量注射泵。其主要结构是一根制作极为精细的螺杆,螺杆上配有一个随着螺杆旋转向前移动的推动装置。通过设定螺杆的旋转速度,就可调整其对注射器针栓的推进速度,从而调整所给的药物剂量(给药速度为0.199.9ml/h)。,注射泵的种类,按用途可分为医用和非医用,实验室和工业用注射泵。 按通道数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双通道、四通道、六通道、八通道、十通道等)。 按构造可分为分体式和组合式,等等。,微量注射泵的使用适应症,血管活性药物的维持注入。 麻醉剂、抗癌剂、抗凝剂的维持注入。 各种激素的维持注入。 对早产儿、新

11、生儿的哺乳及肠营养液的注入。 对早产儿、新生儿的微量输液、输血等方面。,微量注射泵的使用,目的 评估 准备 流程 注意事项 自我评价,目的,精确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压、心率,维护循环功能。 输注镇静、镇痛等药物,微量给药,流速均匀,以维持药物的最佳有效浓度。,评估,病人的病情、年龄、体重、治疗概况、血管情况。 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解释使用微量注射泵的目的。 微量注射泵的性能、电源插头是否与病室内电源插座吻合。,准备,护士:洗手,戴口罩。 病人:了解治疗目的,并做好准备。 环境:整洁,有电源及插座。 用物:微量注射泵及电源线、专用延长管、输液架、50ml(或20ml)注射器及抽取的拟输入药液(

12、遵医嘱),必要时备静脉输液用物。,流程,使用微量注射泵前: 1、检查微量注射泵及其专用延长管; 2、备齐用物至床旁,三查七对并解释; 3、固定微量注射泵于输液架上或床架上; 4、将微量注射泵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5、将抽取药液的注射器连接延长管,排去空气,检查有无气泡; 6、将注射器正确安装入注射器座中; 7、将输注执行单贴于微量注射泵上或标于注射器上。,流程,正确调节、使用微量注射泵: 1、设定输注速率等参数; 2、再次检查有无气泡; 3、将延长管与病人的静脉通路连接(如无静脉输液通路,则按照静脉输液法重新建立); 4、按微量注射泵启动键,观察通畅情况; 5、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反应,必

13、要时重新调整输注速率; 6、若出现报警声,针对原因处理后,再按启动键; 7、安置病人,交待注意事项; 8、记录。,流程,停用微量注射泵: 1、按微量注射泵停止键; 2、先关机,必要时拔针; 3、安置病人; 4、终末处理; 5、擦拭微量注射泵,充电备用。,注意事项(一),及时消除报警,常见为管道阻塞和药液贻尽; 更换药液时应先夹闭静脉通道,暂停注射泵,取出注射器,更换完毕后放妥注射器,再启动注射泵; 注射泵使用的环境温度应45; 注射泵的速度设置在0.1-100ml/h,一般不用于快速输注; 安装注射器时不要用力旋转夹子及用力滑动推进器,以防止药液过多进入体内;,注意事项(二),安装注射器时,注

14、射器圈边必须紧靠注射器座; 及时更换药液,保持使用药物的连续性; 每次调整输注速率后,勿忘再按启动键; 熟悉报警信号,并能正确、快速地排除; 输注时应加强巡回,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注射部位,及时排除异常情况; 当出现电池低电压报警时,应及时将泵接通交流电源进行充电或关机。,自我评价,病人能了解使用微量注射泵的目的,并能配合。 病人安全:能根据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注速率,输注处无渗漏发生。 输注时微量注射泵出现的报警能得到及时、正确处理。,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工作规范要点,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年龄、病情、心功能等情况及药

15、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患者的合作程度、输注通路的通畅情况及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告知患者输注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或微量注射泵的目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过程中不可自行调节。,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工作规范要点,妥善固定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按需要设定参数。 随时查看指示灯状态。 观察患者输液部位状况,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处理。,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药物配伍禁忌的意识淡薄。 输液速率调节错误 。 微泵发生故障。 药物外渗 。 静脉炎和静脉硬化 。 静脉回血 。 针头堵塞 。,护理对策,应用微量泵注射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 使用微量泵前,选择好血

16、管。 加强工作责任心,确保操作规范化。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使用方法及治疗目的、注意事项,防止自行调节。 加强巡视观察,严密观察用药的局部反应。,监护仪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2.1 心电监护中的常见问题 心电监护可产生患者心电活动的连续波形,以准确评估患 者当时的生理状态。 2.1.1 报警显示导联脱落的原因 (1)电极脱落;(2)导联线与电极连接脱离;(3)干线与导联线脱落,干线与主机端口脱落;(4)导联线内导丝断裂。 2.1.2 ECG基线游走不定原因 (1)若为间断性游走:电极位置放置不准确;电极、拉线、电线连接不良。(2)若为连续性游走:常由呼吸费力造成的。,监护仪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2.1.3 心电图人为干扰原因 患者肌肉颤动(寒战、紧张等易引起肌肉的颤动,波形似房颤波)、基线游走。 2.1.4 误报警的原因 (1)由于各参数上、下界限调整不合适。上限设置过低,下限设置过高均可出现频繁报警。(2)心肌梗死急性期及高血钾患者,由于感知线同时感知R波及T波而误报心率高一倍。(3)由于外界干扰或肌肉震颤误报不规则心律。(4)安置起搏器者,由于感知线同时感知起搏信号及R波而误报起搏心率高一倍。(5)电极片过敏者,由于人为刺激,电极片周围,屏幕上出现形似室颤而误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