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护综合实训气插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82424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护综合实训气插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急护综合实训气插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急护综合实训气插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急护综合实训气插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急护综合实训气插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护综合实训气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护综合实训气插(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气管插管、切开术,目的 解除呼吸道梗阻 保证呼吸道通畅 抽吸下呼吸道分泌物 进行辅助呼吸的有效途径,气管插管适应证,除全麻时广泛应用外,在病情紧急且插管保留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使用。 急性呼吸衰竭需建立人工气道者。 心肺复苏。 下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咳出而需吸痰者。 各种药物中毒反应性痉挛窒息者。 颌面颈部手术。 各种原因导致的新生儿呼吸困难者。 外科手术施行气管内麻醉者;气管内给药、给氧,使用呼吸器者。,气管插管的禁忌症,喉头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喉头粘膜下血肿、插管创伤引起的严重出血者。 咽喉部烧灼伤、肿瘤或异物存留者。 主动脉瘤压迫气管,插管易造成肿瘤损伤出血。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难

2、以从气管插管内清除者,应气切置管。 颈椎骨质、脱位者。,气管内插管术,插管用具的准备: 喉镜 气管导管及管芯 喷雾器、牙垫、胶布、衔接管、插管钳,吸引器、吸引导管、凡士林。,有套囊气管插管,有套囊气管插管,操作方法 路径: 经口和经鼻; 明视和盲视。 病人准备 病人仰卧,头、颈、肩部垫高,头后仰颈部伸直。 清除口咽分泌物,除去假牙 用简易呼吸器辅助高浓度吸氧,2-3分钟,喉,经口腔明视插管 患者仰卧头后仰(标准头位),如喉头显露不好加枕垫(修正头位)。 术者右手拇指和食指作开口器,使嘴张开。 暴露会厌:左手持喉镜沿病人右侧口角置入镜片,将舌体推向左侧后使镜片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将镜片稍稍提起

3、前进,看见会厌。 暴露声门:再上提喉镜,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白色-暗黑色气管,下方鲜红色食管粘膜)。,插入导管:显露声门后,以右手持管,在病人吸气末将导管插入声门,插过1cm后迅速拔除管芯,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4cm,小儿2cm。确认两肺呼吸音正常。 固定、充气、吸引:塞入牙垫,退出喉镜,妥善固定导管和牙垫,并给气囊注气10-20ml,接上麻醉机或呼吸机。,经鼻腔明视插管术 适用于张口困难(如颞颌关节强直)或口腔插管妨碍手术操作。 选一鼻孔以1%地卡因表面麻醉,并滴入3%麻黄素。 先用较口腔插管为细的气管导管(不带气囊),与面部垂直插入鼻孔至咽喉腔后用喉镜显露声门。 显露声门后,左手稳固地握

4、住镜柄,同时右手将导管继续向声门方向推进。当导管达会厌上方时,可利用插管钳经口腔夹住导管的前端,将导管送入声门。,气管插管并发症,损伤:门齿脱落;口咽或鼻粘膜损伤出血。 神经反射:呛咳;喉、气管痉挛;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炎症:插管后引起喉炎、喉水肿、声带麻痹、呼吸道炎症等。,注意事项 若病人气道痉挛,可用肌松药但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监测生命体征 固定后要记录插管深度、时间、管径大小 用镜叶提起下颌,而不是以门牙为支点用力把下颌翘起 证实在气管内的方法:送气时见胸部起伏或听诊有呼吸音;接呼吸机后紫绀改善;如胃区膨隆示误插食道,应拔管重插。 气囊充放气-2-3h;插管时间-72h;气

5、道护理;拔管后护理-2h饮水。,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适当的气管套管,建立新的呼吸通道的手术。 主要用于喉阻塞、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 1909年Jackson描述的标准外科气管切开术一直沿用至今。,适应症 喉阻塞: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瘢痕狭窄等。 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如重度颅脑损伤,呼吸道烧伤严重胸部外伤,颅脑肿瘤,昏迷,神经系病变等。 预防性气管切开:某些口鼻咽喉、颌面、颈部手术,为了便于气管内麻醉及防止血液、分泌物流入下呼吸道,可预防性气管切开(目前少用,被气管插管取代)。破伤风易喉痉挛,也须预防性切开,以免窒息。 取

6、气管异物。 需要较长时间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 颈部外伤伴有咽喉或气管、颈段食管损伤。 禁忌症 严重出血性疾病、切开部位以下有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带气囊气管套管,局部解剖,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位于两侧胸锁乳突肌的深部 胸骨上窝为顶,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为边的三角形区阈称为安全三角区。,气管切开术应在该区内沿中线进行,可避免误伤颈部大血管。,颈段气管有7-8个气管环。第7-8气管环前壁横过无名动、静脉,故切口也不宜过低。气管后壁无软骨,与食管前壁相接,切开气管时,万勿切入过深,以免损伤气管后壁及食管。 甲状腺峡部位于第2-4气管环,气管切口宜于峡部下缘处,以避免损伤甲状腺造成出血。,气管切

7、开术操作方法,术前准备: 除准备手术器械外,并应备好氧气、吸引装置、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照明灯等,以及各种抢救药品。 体位:仰卧位,肩下垫高,头后仰。助手固定头部(小儿),使头颈始终保持中线位。,消毒:3%碘酊、70%酒精消毒,铺无菌孔巾。 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上自甲状软骨下至胸骨上切迹。昏迷、窒息病人可不用麻醉。,切口:多采用直切口,术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喉部,自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处,沿颈前正中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气管前组织、确认气管 用血管钳沿中线分离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暴露甲状腺峡部,若峡部过宽,可在其下缘稍加分离,用小钩将峡部向上牵引,必要时也可将峡部夹持切断缝扎,以

8、便暴露气管。,气管前筋膜、胸骨上窝及气管旁组织不需过多分离,以免发生纵隔气肿或气胸。 分离过程中,两个拉钩用力应均匀,使手术野始终保持在中线,并经常以手指触摸环状软骨及气管,是否保持在正中位置。,切开气管 用尖刀在气管前正中线切开气管的第34(或45)软骨环,切开时刀刃应朝上,自下向上挑开,刀尖不可刺入太深,以23mm为宜。当咳嗽时,食管前壁连同气管后壁可挤向气管腔内,因此,应趁咳嗽声刚停止的吸气过程中迅速切开。,插入气管套管 撑开气管切口,插入大小合适的气管套管,当即有气体及分泌物喷出,用吸引器吸出分泌物。,如有分泌物咯出,可用吸引器吸除分泌物。气管套管放入后未系带之前,必须一直用手固定,否

9、则病人用力咳嗽,套管有可能被咳出。,创口处理 切口一般不缝,以免皮下、纵隔气肿。如切口过长,可在切口上端缝合1-2针。切口周围用油纱带填塞覆盖,在切口与套管间垫一剪开一半的纱布垫(34层),将固定带绕过颈后,在颈部侧面打结。最后再用一块单层的无菌湿纱布盖在气管套管口外,手术结束。,用带气囊的套管时,从注气管注入5-10ml左右空气,以保证人工呼吸时不会漏气。,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皮下气肿 纵隔气肿 气胸 出血 拔管困难 喉狭窄(误伤环状软骨) 气管食管瘘(误伤食管),第二节 环甲膜穿刺、切口术,注意事项,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有无皮下气肿。 气管套管固定要牢固,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度。套管脱出立即重新插入(72h可形成窦道)。 保持套管通畅:吸痰,清洗煮沸消毒内套管1-2次/日。维持下呼吸道通畅:室温(22)和湿度(90%以上)。经常向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雾化或蒸汽吸入等。 床旁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气管套管,吸痰器,氧气、呼吸机等。以备急用。 预防切口感染:每天换药1次,全身抗生素。 拔管:带气囊套管应先排空气囊,再堵塞套管。先堵塞管口1/2,进一步堵塞2/3,直至全部堵塞12日而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拔管后不需缝合伤口,可用蝶形胶布拉拢伤口并固定。,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