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历史一轮课件40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岳麓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482411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8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三历史一轮课件40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高三历史一轮课件40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高三历史一轮课件40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高三历史一轮课件40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高三历史一轮课件40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三历史一轮课件40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三历史一轮课件40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岳麓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0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 理性之光,-2-,1,考情分析,(2016课标全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3-,1,考情分析,参考答

2、案: (略)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是开放的。解答该类试题可以将其转化为一般性试题,如本题可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这一主题,依据材料中提供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自由”“支离破碎”等信息,结合英美代议制民主制度的构想与实践等内容回答。同时,要注意题目的诸多限定词,如“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简要阐述”“有史实依据”等。,-4-,考情分析,1,-5-,一、挑战教皇的权威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思想: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3)导火线:1517年,教皇兜售赎罪券。 2.过程 (1)序幕: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主张:强调因信称义,人只有

3、靠信仰才能得救。 性质:是一场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6-,(2)发展:加尔文宗教改革。 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著作:基督教原理。 内容: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提出先定论。 影响:加尔文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加尔文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3.意义:宗教改革家以人文主义的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推动了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7-,概念阐释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1)因行称义:就是要按

4、照教会、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本质上是维护教皇的权威。 (2)因信称义:由马丁路德提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内心进行忏悔,就能够赎罪,而不用靠教会、神职人员和繁琐的圣功。 (3)信仰得救:由加尔文提出,后来发展为“先定论”,认为成功和失败、生与死都是由上帝决定好的,与教会无关,人只要虔诚信仰上帝,就能够得救。,-8-,二、启蒙运动 1.背景 (1)伴随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2)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深入展开。 (3)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新证据。 2.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 3.内容 (1

5、)用理性判断一切事物,尊重科学。 (2)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9-,4.代表人物 (1)孟德斯鸠 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主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意义: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伏尔泰 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主张: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和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提倡自由、平等,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 影响: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后人称“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10-,5.影响 (1)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

6、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3)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山之石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人民版) (1)地位:在启蒙运动中有很大影响,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 (2)主张: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 (3)评价: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11-,主题一,主题二,“与上帝对话”宗教改革运动 【教你读史】 材料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就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的“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

7、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2-,主题一,主题二,【方法技巧】,-13-,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 1.(2017新疆乌鲁木齐二模,22)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以亲身践履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 ) A.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B.践行“因信称义” C.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D.主张政教分离,答案,解析,-14-,主题一,主题二,理性的光辉启蒙运动 【名家评史】 材料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

8、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解读】 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启蒙运动的评论。(1)在宗教方面,启蒙思想家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2)在政治上,主张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3)启蒙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思维提升】 启蒙思

9、想家们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1)都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 (2)都主张“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3)都主张实行法治,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设计了蓝图。,-16-,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 2.(2017湖南常德二模,34)十七八世纪的启蒙运动,留下一串闪亮的人名: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霍布斯、牛顿、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以下相关评论,正确的是 ( ) A.反对专制追求共和制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B.他们为人类社会提出的理想已经实现 C.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是思想家产生的前提 D.理性与科学是他们对抗神学与君权的武器,答案,解

10、析,-17-,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不同,-18-,对应训练 1.(2017东北三省教研联合体二模,33)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 ) A.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 B.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D.两个浮士德都是私欲膨胀的产物,答案,解析,-19-,二、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从批评对象看,文艺复兴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直指整个“黑暗

11、的中世纪”。 2.从涉及的领域看,文艺复兴主要集中在文艺领域,其核心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思想、政治等各个领域,其核心是理性主义。 3.从批评形式看,启蒙运动彻底抛开了宗教的外衣,提倡理性思考和判断,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 4.从思想特点看,启蒙运动不再承认外界的一切权威,主张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弘扬科学精神,为解放人类宣传理性真理。,-20-,对应训练 2.(2017河南洛阳一模,21)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渐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 A.确立了以人

12、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答案,解析,-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摘编自宋乃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材料二 西方的文化也经历了漫长的

13、发展历程: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说:“信仰即可得救。”;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22-,(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精神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原因。,思路导引: 第(1)问,第一小问“精神”,根据材料一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出民本思想,根据材料一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14、人之幼”得出和谐的思想,根据材料一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得出自强的精神,根据材料一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得出爱国的思想,根据材料一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得出诚信的思想,根据材料二中“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得出友善的思想;第二小问“意义”,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方面来分析。,-23-,第(2)问,根据材料一中“人是万物的尺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崇尚自由,追求真理与个性;根据材料二中“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生活,强调人的解放;根据材料二中“信仰即可得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要求将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

15、来,提倡简约的生活,这就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根据材料二中“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倡导理性。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东西方的地理环境、经济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分析即可。,-24-,参考答案: (1)精神:“民本”“和谐”“自强”“爱国”“诚信”“友善”。 意义:有助于整合社会思想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增长;影响我国的内政外交;塑造公民现代人格;引导现代生活价值观念;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2)侧重:古希腊崇尚自由,追求真理与个性。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生活,强调人的解放。 宗教改革运

16、动时期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简约的生活,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人的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3)原因:从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地理环境等角度分析都可。,-25-,视野拓展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启蒙运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鼓吹变法图强,这里说的西方政治思想主要是指启蒙思想。 (2)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启蒙思想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对封建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