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与抽样设计之应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24099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卷调查与抽样设计之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问卷调查与抽样设计之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问卷调查与抽样设计之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问卷调查与抽样设计之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问卷调查与抽样设计之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卷调查与抽样设计之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卷调查与抽样设计之应用(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科学研究法简介,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在发掘知识并解决问题,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研究(research)?它是事实的说明,清楚说明前人未曾说明清楚的事实。我们为什么要从事研究?旨在讹误的辨正,改正前人的讹误。 研究的结果是如何?是在建立理论(研究方法、思想系统等)、建构新的研究方法或理论。,社会科学研究法简介,研究的结果是用来说明、解释或预测我们所生存和生活的世界及其现象。 就方法论(methodology)而言,人们从事的研究,不外乎异中求同、及同中求异,前者是在大量资料中发现其间的共同性(nomothetic),而后者则是发现其间的异质性(idiographic)。 研究是一门问

2、题的学术,旨在发现(非创造)有用的知识。,研究的态度,开放的态度:不囿于权威而自我设限;心胸开阔而能接纳不同的意见或批判。 不要只在二手、三手或死人的身上找答案;要善用自我灵敏的能力来创造答案。 要具有面对刻板印象者、权威把持者等反对、批判的勇气。 要能够面对自己的缺失,具有自我批判的反省能力,研究的态度,面对批评时要有好意的认知和感恩之心的先验预设。(口试时) 未了解对象的目的和优点之前?不必急着强调对象的缺失。 发现自己研究所得的结论与前人不同时,除非证实自己的数据(正、反面的相关数据)、方法、观点严重偏差,否则决不可因为任何非关学术的理由而放弃,应该坚持到底。,研究方法之定义与特性汇总表

3、-意见调查,各研究法的限制性-调查法,调查研究法的限制性 数据的质量受制于受访者的合作意愿与能力程度。 调查者很难区别受访者答案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反向题侦错,調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调查法又称实地调查研究法,它是透过严格的抽样设计来询问并记录受访者的反应,以探讨社会现象诸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套用于大大小小的各种群体,它是透过母群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样本予以研究 旨在发现社会及心理学诸多变量彼此间相互影响的情况、分配状况、及相互关系。 调查法是一种与研究对象实质接触、沟通,以搜集相关原始资料之研究方法。 回收数据的质量非常依赖受访者的合作程度、能力、及意愿。,调查研究法的种类,1.自填问卷/邮寄调

4、查 2.排程调查法 3.个别访谈 4.电话访谈 5.计算机网络调查,各调查法的综合比较,各调查法的综合比较(续),各种调查法的优缺点比较,调查法的实施步骤,1.研究问题的选定与假说的建立:包括定义研究范围、找寻相关理论、发展研究模式、建立研究假说。 2.研究设计阶段,包括建立研究设计、确认衡量什么及如何衡量、决定样本、设计数据搜集工具(问卷)、搜集数据、信度与效度检定。 3.数据分析阶段,包括编码(coding)、分析数据与验证假说(分别就统计方法提出引用该统计的文献)、解释结果(提出研究结果的概判,结果是否符合研究假设)、提出研究启示。 4.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调查法的建议,1.先找一个好题目

5、:大家有兴趣、重要的、有原创性、对学术理论或实务应用有显著的贡献 2.找寻理论基础:调查法旨在发现或精致化某理论模式,因此研究者所怀疑的研究假设背后要有理论依据 3.发展扎实、清楚、简约的研究模式及研究假设:建立研究假设时应将其相关的理论依据清楚交待,以支持假设的建立。 研究假设要清楚、简约,即模式内各个自变量、中介变量、干扰变量要弄得非常清楚。 4.小心衡量工具的设计、严谨的测量(衡量什么?如何衡量?) 量表选择最可靠的方式:(一)直接采用现成的测量工具。(二)研究者自己设计测量工具,除了要有充份的文献支持外,且应历经三阶段的量表编修:(1)先历经多位专家的前测、(2)再小样本的预测、(3)

6、最后才大样本的后测,来确保该量表的信度(内部一致性)、效度(内容效度、建构效度、效标效度)。,5.尽量建立多元化的研究设计:例如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的混合,彼此互补长短,并互相验证彼此的研究结果是否一致,这对理论建构及精致化有非常大的帮助 6.选择具代表性的样本(框架)及抽样方法 研究抽样部份要交待您的样本框架、及如何抽样?统计分析较不会违反其统计假说 7.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同的变数衡量尺度、不同数量的变量、不同的数据分配、不同的研究设计,所适用的统计方法就不同,8.要提出值得后人参考的研究结果及内容 研究结果及推论,不光是数据统计分析、或只说研究假设被拒绝/接受就了事。尚须包含: 1)

7、诠释一下本研究发现与前人文献的对照 2)研究结果与理论做验证比较,若两者有所不同,要判断并交待到底是研究情境、研究对象、领域那一个因素不同所造成 3)差异的原因分析 4)本研究有何新发现,是否要修正/精致化原来理论模式 5)对学界、实务界的建议、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问卷设计的原则,问题要让受访者充分了解,问句内容不可超出受访者之知识及能力之范围。 问题是否切合研究假设之需要。 要能引发受访者真实的反应,而非敷衍了事。 问项是否含混不清,易引起受访者的误解。 问题是否涉及社会禁忌、偏好。 问题是否产生暗示作用。 便于忠实的记录。 便于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包括编码(coding)、问卷数据键入(k

8、ey in)到计算机文件。,问卷内容设计要点,问题的必要性 把握问题范围适切性 受测者要能回答,问卷设计的步骤,1.决定所需要的信息 2. 3.决定问卷的顺序(ordering) 4.拟定问卷初稿 5.问卷实体制作 6.检讨和修正 7.前测(pretest) 8.定稿,量表(态度量表)发展的流程,问卷设计常犯的错误,部份调查者将问卷设计与测验(test)编制混为一谈 问卷调查名称未能明确 遗词用字过于笼统含混 问卷题目的设计,未能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问卷设计中,内容方面备受争议之部份 问卷印刷编排的错误 文献探讨应先于问卷设计之前,并且注意题目编排顺序 问卷题目尽量避免问一些与主题无关或很难回

9、答问题 题目之回答选项不够互斥性及周延性 问卷设计要考虑未来变量如何量化 问卷设计要尽量避开敏感性问题,一、部分调查者将问卷设计与测验编制混为一谈,有一些调查者,对于问卷(questionnaire)及测验(test)的编制,两者常无法分辨其异同之处,以致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将编制测验可允许的诱答项(distractors)这项技巧误用到问卷设计中,这是错误的作法。例如: 实例 下列哪一句成语,不是用来形容美女的特征? 倾国倾城;明眸皓齿;东施效颦; 闭月羞花 评论 、都是诱答项,才是正确答 案,在测验中诱答项是被允许的。但在问 卷中,诱答项是禁止出现的。,二、问卷调查名称未能明确,问卷调查名

10、称要与研究主题范围相符。有的民意调查问卷的名称太过广泛,例如,对某几所大学做名义调查,就宣称它是全体民众之态度意见研究,这重调查的外部效度是令人可疑的,因为学生群与社会人士的认知是有落差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类(generalize)至母体群还是一个问题。,三、遣词用自过于笼统含混,不要使用文言文、倒装句、俚语、俗语、缩写字,尽可能改用完整的白话文。 避免使用全称性的字词,例如,全部、经常、无人、从不等全称词应避免。 避免使用否定句或双重否定句。 实例 蒋经国不是蒋中正的亲身儿子? 评论 宜采用正反兼顾之设计,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故宜将此句改为:您认为蒋经国是不是蒋中正的亲身儿子? 少用复合句

11、,而且中文语词尽可能不超过二十个字(但解释性语句例外)。 尽可能少用专有名词,多多采用一般人惯用语,除非受访者本身是某一领域之专业人员。,每个问句力求简单明了清晰,不可将多个问题的解决,集中在同一个问题上,且不可一题二(double barreled questions)。 实例 您赞成或反对中小学教师、军人免税吗? 评论 宜将此句改成两个问句,分开问:您赞不赞成中小学教师免税?、您赞不赞成对军人免税?。 不要使用主观及情绪自眼,或部受欢迎、令人困窘及涉及隐私之话词。 涉及时间,应当具体不模糊。 实例 在过去时间里,您与上司相处的如何? 评论 具体修正为:在过去依年中,您与上司相处的如何?,四

12、、问卷题目的设计,未能秉持公正客观的原 则,时常使用具有引导性或倾向式语句,结构性的引导 所谓结构性的引导技巧是指在草拟题目及编排题目时,故意设计一种很容易由前面题目来影响后面题目的作答。例如,在问卷一开始,就连续问一些贪污、城市评比的一些负面题目,接着再问对当地首长施政满意度,当然会导致优良点数下降。相反地,若再问卷一开始,就连续问一些政府建设、公共服务一些正面题目,接着再问对当地首长施政满意度,当然会导致优良点数上升。,额外利用语句的技巧,来引导问题之填答 实例 为了巩固领导中心,政绩得以延续连贯,难道你不认为政党轮替是不应该的吗? 问卷设计当中,具有倾向性问题 所谓倾向性问题系指问题当中

13、,藏有迫使受访者亦检表达空间缩小之问题。 实例 邻近日本而言,往昔因没有政党轮替,所以经济成长快速,直至有政党轮替,日本国内经济就不景气,您支持政党轮替这种说法吗? 评论 此问句是一标准的倾向式语句,不论问题内容对错与否,本身都违反客观性及中立性。试问,假如有引述美国政党轮替案例,那么不就反而支 持了政党轮替说法。,常见倾向式语句设计技巧有下列三种(Smith,1975): 利用名人的话语或看法,驶人赞成否些意见之比率增加 实例1 国父说,天下为公,您同意吗? 实例2 对于李登辉所提的心灵改革,您赞同吗? 利用描述现况或社会期望的引述,来影响受访者肯定(否定)之支持比率 实例 大多数的台湾人都

14、赞成两国论,您赞成吗? 使用具有吸引力之语句,来增加赞成(不赞成)之比率 实例1 您是赞成政府合理的降低税收? 实例2 您是赞成国内油价合理的降低价格?,五、问卷设计中,内容方面备受争议之部分,(一)小心询问假设性问题 假设性问题若是诉诸过去经验或直接性的取诸于知识的话,我们尚可接受,否则假设性问题,应小心处理。 实例 请问您认为贵公司的采购单位有无贪污拿回扣? 评论 这类假设性问题,常因受访者很难回答而造成拒答。,实例 对于台湾犯罪率如此高,您是赞同晚上不宜单身外 出? 实例 当您到国外留学时,您会优先选读哪一科系? 评论 受访者可能本身无意留学,结果会是受访者无法回 答, 或拒绝该问题。国

15、内许多民调结果拒 答率偏高,对这类型的问题,宜在前面的问题多加一 个过滤的问题(filtering question ,screening question),亦即在事前先询问受访者有无到国外留学 的打算,若回答是,则在问到国外留学时,您会 优先选读哪一科系,如此即可降低拒答率。,(二)询问因果性问题更应谨慎 实例 国内今天社会乱象的原因,是不是由于治安不好所造成的? 评论 社会乱象的原因,不光只是治安不好,尚有其它因素,例如,黑金政治、贫富悬殊差距愈来愈大、新世代的价值观改变 (笑贫不笑娼)、家庭教育等等。 (三)期望受访者对复杂/专业的问题能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研究这对这类复杂/专业的问题

16、,诉诸民意要特别小心,尤其是专业性及技术性的问题。 实例 请问国高速铁路,您认为应采日本磁浮列车,或欧规高铁? 评论 多数民众可能认为日本磁浮列车较为新鲜好奇,但事实上,应先考虑台湾多地震带高铁的安全性,在考虑经济性、策略联盟及日后高铁系统的维护性。,六、问卷印刷编排的错误,问卷格式的编排,力求美观舒适、容易填答,所以字体不宜太小,行距要适当,最好每隔5个横行就加大行距一次。同时,问卷不宜印上显性(隐性)流水号及要求受测者填上姓名,但问卷则不可以,主要理由是免除受访者恐惧,而不敢据实回答问题。,七、文献探讨应先于问卷设计之前,并且 注意题目编排顺序,实例 您认为哪位总统对台湾贡献最大? 李登辉;(2)蒋中正;(3)蒋经国;(4) 不知道/无意见;(5)拒答 评论 这三个答案,若编排顺序能交换,必对调 查结果有所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