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823831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校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立足校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立足校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立足校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立足校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校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校本研修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学院教育系 陈芬萍,立足校本研修 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提出的背景 -校本及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主要类型 -改进校本研修的主要路径 -校本研修计划的制定,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0世纪初,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20世纪中叶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随着素 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专业化 也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背 景,形成以校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机制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诉求,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 目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 素质和职业能力 措施:教师专业标准和规范资格证书制度 专

2、业职称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特点:政府以外在控制标 准推动教师群体专业发展, 教师被动走向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 目的:提升教师教学品质、优 化教师教学行为、增强教师专 业责任、形成教师专业自我 措施:变行政管理为人力资源 开发,建立起教师个体专业发 展的支持体系 特点:教师由内而外主动发展 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管理重心下移:国家 区域 学校,政府层面: 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政策 配套机制 构建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学校层面:-立足校本研修,创建教师培养和发展的 核心机制.,(一)校本的含义1、为了学校: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 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特征。2、在

3、学校中:即树立一种观念,学校自身的问 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3、基于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 训、开展的各项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都应充分 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的潜力,充分利用学校 资源,释放学校生命活力。,一、校本及校本研修,(二)校本的体现方式,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起 点,中介,落脚点,组织协调,传统职业生活方式(平庸化的机制): 只教不学(不研) 教得多学得少(研得少) 教、学、研三者分离 重建职业生活方式意味着在中小学教师中形成教学、学习、研究三者合一的职业生活方式(专业化、卓越化的机制),教师职业生活 的三种方式,教(学),学(习),研(究),

4、(三)校本研修的含义及实践要素无论是校本研究还是校本培训,其共同的一点都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提高。故提出了校本研训,以研代训,研训结合,又称校本研修, 意指“教、研、修“一体化。 校本研修:为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主动发起和组织,在学校中进行的基于学校具体问题解决的教师研究和培训活动。,以学校为基本单位; 内容是基于学校具体问题的解决; 学校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即学校自主决定研修的内容、方式; 在学校中进行,即由学校组织。,校本研修的主要实践因素 自我反思 (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教师与同行的对话) (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校本研修的三种基本类型,-教学型研修 -

5、研究型研修 -学习型研修,二、校本研修的基本类型,-教学型研修以教为着眼点,研究直接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个体反思及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有研究含金量的教案、教学设计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课例研究的基本活动形式-说课、备课、评课、无生上课、微格教学等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 一人同课多轮 多人同课循环 同课异构 互助式观课 邀请式观课 反思式观课课例研究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性

6、。第二研究性。第三实践性。,-研究型研修以研为着眼点,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范,研究课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论文、基于校本的实践成果。,-学习型研修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主要形式有:读书、听讲座、观摩教学等。,教

7、学型、研究型、学习型是校本研修的三种基本类型,它们的有机结合较为完整地体现了校本研修的内涵和外延。体现了校本研修正确的价值取向,目的是在中小学教师中形成教学、学习、研究三者合一的职业生活方式,追求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卓越化的机制。,三.改进校本研修的主要路径,(一)校本研修实践要素及其误区(二)提高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三)提高校本研修制度的有效性,(一)校本研修的三要素及其误区,1 实践反思 从行动和反思中学习2 同伴互助 让差异推动进取3 专业引领 课堂改进与理论学习交互,1 实践反思,误区一 :实践反思缺少摆进自我误区二:实践反思缺少关注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误区三:实践反思缺少关注学生的

8、实际获得,2 同伴互助,误区四:教师不善于围绕问题的合作学习误区五:教师缺乏敞开自我的相互评论误区六:评课止于评论,缺乏行为跟进,3 专业引领,误区七:只谈理论,缺乏以课例为载体误区八:罗列现象,抓不住关键环节误区九:只有教育叙事,缺乏理性的诠释,1、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研修取向-开展教学现状诊断-将教学教研情况调查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 切入点,(二)提高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性,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与分析,知识呈现方式:要求与情景、例示与讲评、作业设计 教学过程组织:认知导入、学习点选择、反馈与评价 提问释问行为:问答过程、答案处理(评价) 学习诊断行为:知识获得的观察与评价、学习方式引导,2

9、、让全体教师有准备地参与,一次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进行,需要让所有参加研修的人员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1) 让老师产生需要,有一个成功的榜样,让更多的人关注和认同它的有效性; 做好中层的、个别的沟通,寻求到统一的意见; “市场引导消费”,导向;创造需要 寻找到组内大多数教师关注的问题或话题;,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共有的信念;某种自然观。,这种范式首先是一种认知结构,即参与者能以共同的基础理论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研修;其次,范式又是一种文化结构,它会成为群体研修中的一种“粘合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必要的知识背景,)让老师有共鸣,3)

10、准备必要的工具,(三)提高校本研修制度的有效性,将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化将课改背景下,促进教师成长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化,才可能经常、普遍、持久,放大其功效。发挥制度的:规约功能-防止校本研修表面化、形式化保障功能-人员、条件、环境、保障促进功能-专业发展、文化建设,建立自我反思的制度(养成独立思考和反思的习惯) 建立同伴互助的制度(建立基于对话的校本教研制度)如:同事互助观课制度、公开课的制度、同课异构制度、 课题研究制度等 建立理论学习(读书)和专业引领的制度,专业引领的实质: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是两者之间的对话、互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盲目、被动;没有专业引领的教学:同水平的重复

11、。,2、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的长效机制 教-以“课例”为载体,目的在于提高实践技能和教学实效。研-以“课题”为载体,目的在于提高教的质量和教师研究水平。训-在“教”、“研”过程中,有目的为教师团 队提供智力支持和学习培训。评-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态度、活动次数、成效等进行质和量的评价。,案例:某校“因班施教,一课多上”实施模式,活动一:分析班级情况, 确定研究的着眼点, 设计大教案,分头备课,分析学生, 确定教学方法,确定研 究内容,设计小教案,活动二:安排 上课时间和 上课顺序,活动三:一位教师 上课,其他教师听课 全程录像,活动四:听课 教师评课,上课 教师反思,定期专家点评,选出优质课 送区参评

12、;资料留存,供 下一届教师参考,“因班施教,一课多上”实施保障: 1、调整师资,建立教研网络 2、调整课表,固定研究时间 3、统一计划,确定教研内容 4、提供经费,保障教研落实 5、专家点评,提升教研水平 6、创新评价,激励教研热情 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有效落实“备-讲-听-评”四个环节,3、提高校本研修制度的执行力,主体生成认知-选择-融合-内生 动态发展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阶段,承认教师、组室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从最有利于教师、组织发展的前提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培育和谐的文化氛围。,四、校本研修计划的制定,研修目的 研修时间 研修内容 研修方式 研修具体安排,首先是组织教师

13、自学,但每章确定三名重点研读员(全书12章共安排36个重点研读员)。学校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事先通知全体老师通读某章,学习会上请该章的3名重点研读员作辅导发言,每人脱稿谈15分钟的学习体会。要求辅导发言重点谈三方面:(1)本章主要有哪些观点?(这要求发言者有整体把握能力与概括力)(2)本章哪些观点和提法与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有联系?(选择一两个角度谈得深刻些),案例:理论学习未必都枯燥,(3)学完本章后,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哪些建议?(这是反映老师将理论用以指导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在3名重点研读员分别发表意见后,请在场老师就相关话题进行提问,或发表观点,形成对话。最后由主持人(须由学校领导与业务

14、中层干部轮流)整理点评小结,或邀请专家综述,并布置若干每个老师都能结合岗位工作完成的小作业。这样的逐章学习,将会有半数以上老师要作辅导发言,使得参与面很大。,两轮组织下来,这项学习活动得到老师的欢迎,校本培训也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理论学习将每一个学习单元的组织分为“自学自辅质疑点评”四个环节,并注意体现以下特点:(1)敢于让老师自己来教自己;(2)让自我辅导的任务驱动老师的提高;(3)注重理论学习的实践联系;(4)以“少量多次多层次”来丰富每次学习活动的视角;(5)将集中的辅导活动与长期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6)通过老师大面积承担自辅任务,激发了教师的投入与竞争;(7)行政领导身先表率的参与,会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学习;(8)即兴的质疑与当场的答辩使教研活动生成许多新的“火花”。,这项活动反映校本培训的意义绝不只是培训场所的转移,而是学习机制的创新。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校本培训应该是基于用户需要,并由用户自己开发的学习方案。 (二)校本培训应该体现老师在活动中的双重角色。老师既是接受培训的学员,又是培训同事的教员。 (三)校本培训要营造老师间平等的学习交流氛围,促进教师的主人翁体验,启发教师的创造性。 (四)校本培训的目标是促进老师学习理论,并应用理论到实践改进中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