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adr病例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23781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严重adr病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严重adr病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严重adr病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严重adr病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严重adr病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严重adr病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严重adr病例分析(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病例分析,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04年12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引起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4.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5.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时限要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基层用户:“其中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须及时报告”,第十九条规定:,省ADR监测中心:“对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当进行核实,并于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报告”,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规定

2、:,“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江苏省ADR中心严重ADR病例报告处理程序:,1.收到ADR病例(在线、书面、投述等)后,立即展开调查; 2.与报告单位或所在市ADR监测中心联系,核实了解详细情况(严重ADR病例调查提纲见后) 3.对病例进行初步评价后,在线报告国家ADR中心 4.对于死亡病例将调查情况汇总后,正式成文报国家ADR中心和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5.中心不定期对发生的严重ADR病例邀请专家展开讨论,总体情况,2004年上半年省中心共收到ADR病例报告2656例。 2004年

3、上半年省中心共收到严重ADR病例报告38例,其中死亡10例,有后遗症4例。,病例总体概况(1),病例总体概况(2),ADR关联性评价标准,国家ADR中心6级标准 1.肯定:单一用药又有重复用药,用药与反应发生因果关系密切并有文献资料佐证。 2.很可能:无重复用药但相关性明显,既往已有较多病例报告。 3.可能:与很可能条件相同,但原患疾病与合并用药也可造成与反应表现相同的结果。 4.不太可能:与用药相关性不密切或不能用药物来解释,原患疾病发展同样可有类似临床表现。 5.未评价:报表内容填写不全,等待补充后再评价或因果关系难以定论。 6.无法评价:报表缺项太多。,病例1:基本信息,患者,男,57岁

4、。患者于1月9日11:00因肺炎到医院就诊,医嘱静滴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4.5g,输液结束后即全身发抖,气喘加重,口唇及指端发绀。双肺中小水泡音。13:30出现血红蛋白尿(酱油样尿),考虑全身溶血。予以甲强龙240mg分3次静推,非那根25mg肌注,吸氧,无创伤通气机治疗,患者既往有乙肝病史,入院时肝功能不正常,溶血反应后,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于1月23日全身衰竭死亡,病例1:相关资料,省ADR数据库:心悸,恶心,呕吐,寒战,腹痛,咳嗽,癫痫大发作,发热,荨麻疹,脉管炎 国内文献报道: 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过敏样反应,静脉炎,水肿,头晕,头痛,便秘,失眠,消化不良,高血压,鼻炎,发热,

5、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白细胞减少,双腿疼痛,肋间肌痉挛,病例1:评价结果,专家意见:可能因过敏反应致溶血性贫血致死 省中心: 待评价 国家中心:待评价,病例2:基本信息,患者,男,55岁。患者既往有肝硬化病史十余年,长期服用肝脏用药,2003年下半年肝硬化复发,到医院就诊,给予白蛋白静滴。2004年1月2日,家属从药品广告中得知抗癌平丸,在某药房自行购买该药12盒,每盒18瓶(克),每日3次,每次1瓶(克),服用不到一盒,出现呕吐、腹胀、全身发汗、血尿,到药店咨询坐堂医生,建议继续服用。1月8日患者症状加重,于当天夜里到医院就诊,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未用药品)。该批次药品经检定符合卫生部药品标准

6、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规定。,病例2相关资料,抗癌平丸组方:珍珠菜、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蛇莓、藤梨根、蟾蜍、香茶菜、肿节风、兰上草、石上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于热毒瘀血壅滞肠胃而致的胃癌、食道癌、贲门癌、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注意事项:初服时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如胃部有发胀感,可酌情减少;服药期间忌食霉菌类食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5-1克,一日3次,饭后半小时服,或遵医嘱。,病例2:评价结果,专家意见:不太可能,不能用药物来评价 省中心: 可能无关 国家中心:无法评价,病例3:基本信息,患者,男,65岁。患者2002年10月在医院经骨髓穿刺诊断为MDS(RAEB-T)

7、(骨髓增生不良),但拒绝正规治疗。2003年7月出现纳差、乏力、苍白。骨髓穿刺示:MDS-RAEB急非淋变。2003年9月开始化疗HA方案3次,2004年3月6日第4次化疗方案为:阿克拉霉素20mg,d1-14,1次/2天;米托蒽醌 5mg d15-20。同时使用反应停,维甲酸A,环孢素A,干扰素,白介素-2等。期间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给予先锋6号,菌必治,甲硝唑,洛美沙星治疗后无效。,病例3:基本信息,2004年3月24日体温39度,给予泰能,凯复定治疗5天无效。加用氟康唑,但病情持续恶化,4月3日出现中毒性肠麻痹。4月4日血培养示肺炎克雷白菌,根据药敏而且青霉素皮试阴性,4月5日用哌拉西

8、林/他唑巴坦 4.5g ,11时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浅快,30次/分,点头样呼吸,血压70/40mmHg。患者血小板极低合并败血症,考虑并发颅内弥漫性出血。给予立止血、地塞米松、多巴胺、洛贝林等抢救治疗。11点19分抢救无效死亡。,病例3:相关资料,省ADR数据库:心悸,恶心,呕吐,寒战,腹痛,咳嗽,癫痫大发作,发热,荨麻疹,脉管炎 国内文献报道: 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过敏样反应,静脉炎,水肿,头晕,头痛,便秘,失眠,消化不良,高血压,鼻炎,发热,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白细胞减少,双腿疼痛,肋间肌痉挛,病例3:评价结果,专家意见:与严重感染有关;是化疗药引 起的骨髓抑制,不能用药物来评

9、价 省中心: 无法评价 国家中心:无法评价,病例4:基本信息,患者,女,4个月。患儿为一低体重早产儿于2004年1月8日到医院就诊,入院诊断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寒冷损伤综合症。入院第15天出现咳嗽,气促,呼吸三凹症,胸腹部X片显示:新生儿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后给予青霉素,力百汀,苯唑青霉素,氨曲南,头孢唑林,罗氏芬,红霉素,特美汀等药后,病情无好转。入院第23天,出现四肢抽动,呼吸不规则,一度呼吸暂停,考虑为重症感染合并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病例4:基本信息,细菌培养示潘氏试验弱阳性,怀疑“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给予万古霉素24mg 静滴,一日一次。治疗5天后病情好转,体温正常一

10、周后予以出院。出院后18天出现无尿,入院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肠道感染?”血生化检查示:BUN 18.7mmol/l,Cr258umol/l,K+6.2mmol/l,Na+123.4mmol/l,CL-80.7mmol/l,双侧B超显示:右侧肾增大伴肾盂分离,左侧轻度分离,予以补液,多巴胺,利尿剂,纠酸等治疗,一直无尿。患儿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2天后因肾功能衰竭死亡。,病例4:相关资料,省ADR数据库:瘙痒,头痛,皮疹,潮红,听力损伤,高热,过敏样反应,荨麻疹,过敏性紫癜 国内文献报道: 心脏骤停,红人综合征,发热,白细胞减少,荨麻疹,皮疹,病例4:评价结果,专家意见:很可能,与用

11、药的关系密切 省中心: 可能有关 国家中心:待评价,病例5:基本信息,患者,男,82岁。患者自1999年7月19日因前列腺增生在厂医务室就诊,予以盐酸酚苄明口服,5mg,一日一次,一直服用至2004年3月3日。2002年患者出现便秘,粪便带血,2002年3月6日经医院诊断为乙状结肠癌(病理),3月15日手术。2004年4月再次因前列腺增生在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其不用盐酸酚苄明,改用可派(盐酸特拉唑嗪胶囊)。 该药说明书中注意事项中说明:动物实验证明,长期口服可引起胃肠道癌,病例5:相关资料,省ADR数据库:头痛,头晕 国内文献报道: 血尿,头晕,恶心,心慌,乏力,阴茎搏起异常,诱发老年冠心病,病

12、例5:评价结果,专家意见:不太可能 省中心: 可能无关 国家中心:可能,病例6:基本信息,患者,女,60岁。患者因患右乳腺癌于2003年12月份在医院行右乳腺癌根治术。2004年2月2日再次入住该院化疗,方案为5-FU(1g/次/日),表阿霉素(90mg/次/日),同奥(亚叶酸钙)(0.2g/次/日),化疗前肝、肾、心功能均未见异常。2月4日开始化疗,未见不良反应,2月6日出现恶心,胸闷,给予肌注10mg胃复安,胸闷加剧,下午17:40给予吸氧,地塞米松,检查心电图正常,不久,患者突然心跳骤停,立即给予静滴肾上腺素1mg,利多卡因100mg,阿托品1mg,多巴胺50mg,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文献

13、中有关于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的报道。,病例6:相关资料,省ADR数据库:骨髓抑制,荨麻疹,皮疹 国内文献报道: 化学性膀胱炎,尿路感染,血尿,膀胱刺激征,骨髓抑制,心脏骤停,局部组织坏死,病例6:评价结果,专家意见:可能与药物有关 省中心: 可能 国家中心:可能,病例7:基本信息,患者,男,56岁。患者在外院于2004年1月19日因“落枕”就医,中午、晚上各服用布洛芬片2粒,夜间即出现全身皮疹伴搔痒难忍,同时出现无尿,20日中午出现持续腹痛,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液体,无发热。外院诊断为“药物过敏”,予地塞米松抗过敏,西米替丁制酸,克林霉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者症状无好转,病情仍持续加重,并出

14、现休克症状,即送我院ICU,患者神志尚清,精神软,稍烦躁。体检:T:37.5,BP:59/48mmHg,P:123次/min,R:29次/min。,病例7:基本信息,全身皮肤充血,皮疹,紫绀,双眼睑浮肿,脐周有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6109/L,N:1.76109/L,PLT:30109/L,Hb:170g/L;电解质:K+:5.5mmol/L,Na+:122.6mmol/L,Cl-:90.0mmol/L,肾功能:血尿素氮19.7mmol/L,血肌酐426.0mol/L。拟诊断为“药物过敏,肾功能衰竭,过敏性休克”,给予升血压、吸氧、抗过敏,增加肾血流量,保护胃粘膜等处理,未见好

15、转,仍无尿。第二天行胃肠减压,引流大量深褐色液体,并且给予血透治疗,连续三天,后转入肾内科进一步治疗,予以维持血透、甲强龙等抗炎、制酸、输血、保肝等治疗,患者病情未见好转,,病例7:基本信息,渐出现发热,查两肺呼吸音粗,两下肺可及湿罗音少许;复查血常规:WBC:11.4109/L,PLT:30109/L,Hb:154g/L;尿常规:BLD+, Pr+;大便隐血(+);生化全套:T-BIL:32.7mol/L,D-BIL:19.7mol/L,I-BIL;13mol/L,ALT:409U/L,AST:1374U/L,血凝RT: PT:21.7sec,APTT:52.0sec,INR:2.03;脑部

16、MRI:左侧脑室旁脑梗塞;BM显示:增生性贫血;白细胞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91%,淋巴细胞6%,单核细胞3%;痰培养显示:表皮葡萄球菌,进一步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脑梗塞伴出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肺部感染。病情危重,建议血浆置换,病人因经济原因拒绝。2月2日患者家属要求自动出院,2月4日死亡。,病例7:相关资料,省ADR数据库:胃肠道出血,皮疹,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过敏样反应,荨麻疹,应激性胃溃疡,腹痛 国内文献报道: 消化性溃疡,皮疹,瘙痒,头晕,头痛,共济失调,发热,恶心,呕吐,厌食,消化不良,视觉损害,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哮喘,上消化道出血,剥脱性皮炎,耳鸣,病例7:评价结果,专家意见:很有可能与药物过敏反应有关 省中心: 可能无关 国家中心:可能,病例8:基本信息,患者,男,47岁。因患髌骨骨折使用替普瑞酮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可能,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于2004年4月17日因髌骨骨折入住医院,并开始服用法能片和接骨七厘片辅助治疗骨折,服用替普瑞酮预防应激性胃炎。患者于2004年4月26日出院,住院期间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2004年5月9日患者再次就诊原主治医师,诉自2004年5月5日起发现头面部黄染,食欲佳,遂停用了上述药物,自行服用一些草药治疗黄疸,效果欠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