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控制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23712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控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控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控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控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控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控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控制ppt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运行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重庆科技学院 刘菊梅 副教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安全评价师 联系方式:139962433682015.9 重庆,风险的管理,是通过有效的HSE管理体系来完成的,HSE风险识别相关概念,1. 危险(Dangerous或danger)与风险(risk) 危险是指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引自GJB900-199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或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现有或潜在的状况(引自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82A系统安全规划要求)。 危险是可能发生事故的征兆,可以看作是某一系统、产品、或设备或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的一种潜在的状态,其发生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

2、作业环境破坏的状态,也可以认为是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发生的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危险的特征在于其危险可能性的大小与安全条件和概率有关。,1. 危险(Dangerous或danger)与风险(risk),风险是指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引自SY/T6276-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两者关系: 危险所表达的是某事物对人们构成的不良影响或后果等的可能性,它强调的是客体,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改变的、随机的危害现象,是风险的前提;而风险表达的则是人们采取了某种行动后

3、所可能面临的有害后果,在很大程度上随着人们的意志而改变,它强调的是主体,是危险的后果。 安全生产的目标并不是为了降低作业危险性,而是降低作业人员实际承受的风险。,2. 危害因素(hazard)与事故隐患(hidden danger),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危害因素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引自SY/T6276-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事故隐患是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一个术语, 是指任何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对工作标准、实务、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

4、效等的偏离,也泛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引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2. 危害因素(hazard)与事故隐患(hidden danger),两者关系: 事故隐患是危害因素的一部分,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触发条件,即第二类危险源。隐患的存在决定了系统的危险性。 事实上,作业现场开展的危害辨识,重点就是找到并分析事故隐患,风险控制的内容更多的也是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3. 危险源(hazard)与重大危险源(ma

5、jor hazard installations),危险源泛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状态或行为。危险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也可能是一项操作、一个行为、一处环境、一项管理等。,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危险源就是危害因素,3. 危险源(hazard)与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害”、“重大危害设施(国内通常称为重大危险源)”等概念。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第13号)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

6、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定义重大危险源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从本质上讲,重大危险源是超过法规标准规定量的第一类危险源。,风险管理环节,识别风险 评估风险 制定计划 执行计划 监控系统,I E D I M,风险管理环节识别HSE风险,在HSE管理体系中,风险控制是主线,而基础是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危害辨识是指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引自SY/T6276-2014

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环节识别HSE风险,危害辨识实质上就是危险源辨识。危害辨识应具有预防性(主动的)、前瞻性,而不是反应性(被动的)。 危害辨识属于风险识别的一部分内容,它着重于辨识生产系统、作业场所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危害因素,即识别HSE风险;而广义的风险识别则偏重于企业生产运行和作业过程中的可能导致事故或损失的风险,可能是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等。,1)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类(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人的因素 心理和生理性的危险有害因素(6项) 行为性的

8、危险有害因素(4项) 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5项)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0项)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5项) 环境因素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15项) 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18项)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9项)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3项),管理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1、危害因素及特性的分类,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征求意见稿),根据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修订的职业病

9、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征求意见稿),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460种: 粉尘类( 51种) 化学因素类( 379种) 物理因素类( 11种) 放射因素类( 10种) 生物因素类( 6种) 其他因素类( 3种),3) 环境危害因素分类,在HSE管理体系中,有关环境的危害因素可分为以下七类: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废物管理 土地污染 对社区的影响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2018/9/20,4) 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

10、息其他伤害,5)职业病分类职业病分类与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10大类132种) 导致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因素粉尘类(19种)矽尘 泥浆配置、地质磨片 导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危害因素放射性物质类 (11种) 钻井、测井 导致职业性化学中毒的危害因素化学物质类(60种)汞、H2S、氨、氟化物压汞试验、钻井、采油、井下作业、储运、气体净化 导致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物理(7种)高温、局部振动钻井、井下维修、井架安装、采油、气体净化、储运 导致职业性传染病的危害因素生物因素(5种),2018/9/20,6.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9种) 7.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

11、害因素 (3种)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 井下作业 8.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4种)噪声、氟化物钻井、井下维修、采油、气体净化、储运 9.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1种) 10.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3种),5)职业病分类职业病分类与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2、HSE风险识别范围,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2014)规定,危害辨识应考虑: (1)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3)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4)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

12、人员的产生不利影响的危害因素; (5)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害因素; (6)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7)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8)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9)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 (10)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11)资产并购与剥离; (12)事故及潜在的危害和影响; (13)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2、HSE风险识别范围,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不需要进行危害

13、辨识: (1)危害明显是轻微的,风险完全可以容许; (2)控制措施的结果已完全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 (3)控制措施丝毫不影响工作任务的实施; (4)危险程度和控制措施已被每个员工充分理解。,3、 HSE风险识别内容“两类危险源、五方思路和九个方面”,两类危险源的描述 (1)第一类危险源能量、危险物质及其载体 能量载体+能量释放转化方式或造成的后果,如高处坠落,高处是产生重力势能的能量源,而坠落则是重力势能转化的方式或造成的结果;再如高温烫伤,高温是热能的存在形式,烫伤是高温造成的后果。 能量载体+能量释放或转换方式受阻的后果,如锅炉超压,设备过热等。 危险物质+造成的后果,如天然气爆炸,硫化氢

14、中毒等。 职业危害因素,如噪声、中暑、辐射等。,两类危险源的描述,(2)第二类危险源失控,第二类危险源描述方法,(3)环境因素的描述,危险化学品泄露,排放油烟,污水排放,噪声排放,油漆桶废弃,SO2排放,环境因素,动词+名词 名词+动词,两类危险源的描述,危害辨识的五方思路,1)从危害的机理上来辨识危害 各种形式的能量失控,都是导致危害的根源,其它生物、化学、物理、地质、自然作用导致的不利变化也是从机理识别危害的途径。 2)从工作的岗位及环境上来辨识危害 识别工作岗位及环境中是否有存在危害机理辨识中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是否合理;岗位操作时,人与人,人与机的界面划分的合理性;位操作的程序合理性及执

15、行情况;事故应急措施等。 3)从作业的性质来辨识危害 特种作业:登高,起重,电工,电焊,压力容器,运输等需要资质及作业批准过程程序的作业; 与特殊工艺流程相关的作业:如在高风险生产过程的相关的作业,高风险工艺装置的操作,如爆破,采掘等等; 特殊作业; 非常规的具有危险的作业:如大型设备的安装,高风险装置的试运行、检修等。,危害辨识的五方思路,4)从设备设施及工艺流程上来辨识危害 主要生产设备大体上都与结构、运动、压力、原料、电气、控制、机械和其他物理,如光、辐射、化学过程相关,因此分析这些设备、设施本身以及对周边环境乃至其他设备、设施的安全影响,是危害识别的一项主要内容。 5)从布局、环境、结

16、构上辨识危害 包括气象、地质等自然因素,也包括了如水、动力、交通等条件,还与设施与设施,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内部交通的问题,包括应急方案的需求。,危害辨识的九个方面,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灾害、交通运输条件、抢险救灾支持条件、与周边工程的相互影响等 ) 平面布局 总图布置(功能分区、风向、危险品设施布置、有害作业部位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构)筑物布置、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 场内道路及运输(场内道路、场内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场内码头、安全通道及安全出口设置等) 基础设施(建(构)筑物的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防爆、朝向、采光、安全疏散,安全防护、消防、应急设施、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情况等 ) 作业环境(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生产性粉尘、采光照明不良 等) 生产工艺 物料性质(毒性、腐蚀性、燃爆性、化学活性等) 设备设施(工艺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高处作业设备、特殊单体设备 ) 人员活动(有计划或日常工作与临时作业 ) 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运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及演习情况、安全投入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执证与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