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环境卫生学 第五章畜舍卫生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4823070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环境卫生学 第五章畜舍卫生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 第五章畜舍卫生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 第五章畜舍卫生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 第五章畜舍卫生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家畜环境卫生学 第五章畜舍卫生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畜环境卫生学 第五章畜舍卫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环境卫生学 第五章畜舍卫生(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畜 舍 卫 生,畜舍是家畜的重要环境条件和从事畜牧生产的场所。为了保证家畜的良好健康状况和高度的生产力,畜舍的建筑及其结构、设施都应符合卫生上的要求。这样有利于人为控制畜舍环境,为改进家畜的饲养管理创造条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方便。,不符合基本卫生要求的畜舍环境,冬季不能防寒保暖,夏季不能防暑降温,空气污浊而潮湿,降低家畜的生产力,损害家畜健康,促使各种疾病的发生。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畜舍环境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畜舍结构,尤其是畜舍的外围护结构(屋顶和外墙组成畜舍的外围护结构)。一 基础畜舍的地下部分,是墙的延伸与支撑。对基础的要求 坚固、不透水、不吸

2、湿、抗冻和抗震、尽量避免埋入地下水中。材料 石块、水泥、砖等。,第一节 畜舍基本结构及其卫生要求,基础下面承受荷载的那部分土层称 地基。对地基的要求 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厚度。适宜的地基 砂砾(li)、碎石、岩性土壤等,且不受地下水冲刷的砂质土层都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不宜作为天然地基。,二墙畜舍总重量的 4065,总造价的3040,总散热量的3540。据功能分 承重墙、 隔墙。据与外界是否接触分 外墙、内墙。据外墙长度、走向分 纵墙、端墙(山墙)。,墙的厚度据所在地区的纬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北纬40以南地区:二五墙(一块砖); 我省为二五墙。 北纬4045地区:三七墙(一块半砖

3、); 北纬45以北地区:五零墙(二块砖)。标准砖:24cm11.5cm5.3cm (二五墙:24cm1cm砂浆),对墙的具体要求:选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以保证最高绝热。在舍外部分,墙身与地面接触处要加勒脚;外面还要做排水沟,以减少墙身与基础受浸泡的可能;舍内的墙身与地面交界处要设墙围(高达畜体高),对加强墙的坚固性,防止水汽渗入墙体,提高墙的保温性均具有重要意义。隔栏(墙)应具有足够的高度。,三屋顶和天棚1. 屋顶:对防止风沙、风、雨、雪和太阳辐射有一定作用。通过屋顶散热占3644。屋顶材料:要保温性能良好,质量要轻,坚固,不透水,价格低。,2. 天棚(天花板、顶棚): 主要功能:加强畜舍冬

4、季保温和夏季防热,且有利于通风换气。 对天棚的要求:质轻、隔热性能良好。在寒冷地区:可适当减少净高(屋高不变),可起好的保温作用; 在炎热地区:可适当增加净高(屋高不变),可加强舍内通风作用。天棚上放一些质轻的保温隔热的材料(如锯末等)可以增强天棚的作用。,四地面和畜床它们是生产的场所,又是休息的场所,它的散热量占总量的1215,但由于家畜与地面接触多,且主要以传导散热散发出去,所以此散热对家畜也很重要,尤其是夏天和冬天。畜舍地面应具备下列基本要求:坚实、致密、不滑(麻面、网状的沟痕)。有一定的抗极械能力,抗各种消毒液的能力。温暖、不透水,易于清扫和消毒。有一定的坡度:马、牛:13,猪:35。

5、所用的材料:水泥、三合土、沥青。在畜床上要加垫草,以增加弹性。,五门和窗1.门:包括畜舍的门和运动场的门。对门的要求:一律向外开。门口不设台阶及门垦,而是设斜坡,舍内与舍外的高度差2025cm。,2.窗:与通风、采光有关。所以对它的数量和形状都 有一定要求。通过窗的散热占2535。为加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和绝热,要注意窗户面积与墙面积的比例。窗有:方形、立形(立矩形)、横卧形(横矩形)、圆形等。,门和窗的设计原则:在保证采光系数前提下,尽量少设窗户。既要有利于冬季的保温,有要有利于夏季通风。采光系数: 窗户有效采光面积 : 舍内地面面积之比。表示为 1 : X;采光系数大,则采光好。设计窗的形状

6、、大小、离地高低、数目时,要考虑畜舍的卫生要求,同时兼顾建筑要求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近二十年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无窗畜舍,以便更有效地控制畜舍环境。但此类畜舍必须保证有可靠的人工照明和可靠的通风换气系统,即要有充足可靠的电源保证。,一畜舍的基本类型(一)按畜舍的平面分方形、 矩形、 镰刀形、 门字形 等(二)按畜舍与外界隔绝程度分封闭舍、 开放舍和半开放舍、 棚舍。(三)按屋顶形式分,第二节 各种类型畜舍的卫生学特征,1. 单坡式 跨度小,净高低,简单,不便于人工操作,但有利于采光,适宜小规模的畜群,单列舍。2. 双坡式 最普遍、最基本的屋顶形式,有利于保温,较经济,适宜于各种规模和畜

7、群。3. 联合式 无论从跨度、保温性能还是采光都介于1、 2之间。在冬季风大,或在海滩等沿海地区较常用。,4. 钟楼式、半钟楼式 在双坡式基础上,屋顶双侧或单侧开天窗,它能更好地通风和采光,适用于宽度较大的畜舍,如牛舍。缺点是造价高。5. 双折式、哥德式 屋顶下有很大空间,在此处可堆放东西, 它的保温性能好,多用于气温较低的地区。缺点:难造,造价高。我国极少采用。6. 拱式、平拱式 弯度小,造价低,屋顶的保温性能差,适宜小规模饲养。,7. 平屋顶式 现代化全封闭的畜舍多采用此式。随建筑材料业的发展,大跨度畜舍也可采用此式。最大的缺点:容易引起漏水。加防漏涂料后,可避免漏水。此外,还有锯齿式、折

8、板式、半圆桶式屋顶等。,二畜舍内的温热特点 (一)封闭舍的温热特点有屋顶,四周都有墙壁,通风换气主要靠门窗、通风管来进行,舍内外空气温度差较大。 1. 封闭舍内的热平衡 (1)热平衡方程式 Qt(G0.24 + KF)+ W Q:舍内热量的来源(千卡/小时); t:舍内外的温差();G:通风换气量(千卡/小时);0.24:空气的热容量(千卡/度小时);K:畜舍外维护结构的总传热系数(千卡/米2.度.小时);F:畜舍外维护结构的总面积;W:舍内地面和所有潮湿物体表面因水份蒸发所损失的热量(千卡/小时)。若舍内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则舍内温度恒定;反之,则舍内温度升高或降低。,(2)舍内的温热来源

9、畜体的产热:最主要,畜体产热的多少与饲养密度、个体大小、家畜种类等有关。太阳辐射热:阳光照射到物体,使物体温度升高。舍外的热空气带入舍内(尤其是夏天)。人工采暖:包括暖水、机械热风、暖气、红外灯、 火墙、地龙等。人的活动和机械的运转 也可产生少量热量。,(3)畜舍的失热从Qt(G0.24+KF)+W 知:通过畜舍的外维护结构散热,即tKF部分。屋顶的散热占总散热量的3644;四周墙的散热(在冬天)占总散热的3540通过通风换气来散热,即tG0.24部分。与温差、通风换气量有关。通过舍外绿化,可使舍内外空气t 发生改变,可防止舍外热量入舍。舍内地面和其它潮湿物体表面的蒸发散热有关,即W部分。它占

10、总散热量的1215。,2. 封闭舍内的温热分布封闭舍内的温热分布呈水平和垂直分布。(1)垂直分布:一般舍内上部温度高,下部低,因为热空气是往上升的。良好的畜舍上下部温差不大,若舍顶的结构、保温性能不好,大量热从屋顶散热,引起上低下高。冬天,要求舍内的垂直温差不超过2.53,此时屋顶好。或高度每升高1米,温差改变不超过0.51。,(2)水平分布:一般中央高,四周温度低,舍的跨度越大,则中央与四周的温差更明显。在冬季,要求墙壁内表面附近的温度与舍中央的温差不超过3。冬季,门窗附近的温度明显低于舍内其它地方的温度。,(二)开放舍和半开放舍 的温热特点开放舍:上有屋顶,三面有墙的畜舍。 半开放舍:上有

11、屋顶,三面有墙,且另一面(南面)有半 堵墙的舍。1. 它们的温热特点 挡风效果好,但舍内风的流动性很大,所以往往冬 季的西北风、北风在舍内容易形成风的涡流。舍内外的温差不大,舍内的小气侯随天气昼夜、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总之,保温能力差,但通风防暑能力强。,2. 适用范围:南方多用它们能经改装,变为季节性组装舍,在北墙上多开窗,夏天可加强舍内空气的对流,起防暑作用,冬天封窗,以加强保温。在南面无墙部分挂起草帘,组成不严密的封闭舍,使防寒能力大大加强,且不影响夏天的通风。,(三)棚舍的温热特点棚舍只有屋顶,能防止强烈的太阳辐射,通风很好,防暑能力也很强,但防寒能力很差。此类畜舍适用于冬天寒流很弱,冬

12、季时间很短,夏天很热的地区,多用于肉牛舍。,三畜舍内的湿度特点(封闭舍)(一)舍内湿度来源:1.畜体的蒸发:占舍内湿度总量的7075。包括皮肤 和呼吸道蒸发出来的水。蒸发的水份多少与家畜数量的多少、畜体的大小、品种有关。2. 大气环境带入:占总水汽量的1015。3. 墙壁、地面等处水份的蒸发:占总水汽量的1025。,(二)舍内湿度的分布1. 垂直分布:因为水汽的比重比空气小(0.625:1),水汽往上升,故屋顶或天棚下湿度大,靠近地面处湿度也大。2. 水平分布:在墙角处因温度低,易达到露点,所以此处湿度也大。,四畜舍内的气流特点(封闭舍)(一)舍内气流的来源1. 由于风压所致:外界气体通过门、

13、窗、孔隙而入舍内。 2. 温差所致。 3. 畜、人、机械运动产生。(二)舍内气流分布和变化1. 靠门、窗、通风管处气流较强;其它地方较弱。 2. 白天气流大,晚上气流弱。,(三)舍内气流作用及管理1. 夏季加大舍内通风量,有利于散热。2. 冬季保持舍内适宜气流(0.10.2米/秒),有利于 臭气传出。3. 保持冬季换气合理: 进入舍内的气流均匀分布于舍内,避免直接吹到畜体上。4. 冬季要严密北窗的缝隙,防止贼风的侵入。贼风:快速、低温的小股风。,在畜舍设计时,必须根据不同家畜的生产需要和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畜舍的结构形式,对畜舍的保温隔热、排水防潮、通风换气和采光照明等问题进行全面

14、考虑、精心设计和施工,给家畜造成一个良好的畜舍环境。任何一种畜舍都难以完全满足不同家畜在不同季节时的需要,只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和不同的季节,采取适当的改善措施,才能为不同种类、用途的家畜创造一个良好的畜舍环境 条件。,第三节 畜舍的环境控制,(一)防寒保暖 1. 增加产热 增加饲养密度 人工采暖 a. 集中采暖 通过管道供热气、热水以加温;通过空调加温等。此法效果好,但投资大。b局部采暖 对某几个畜栏或畜栏局部地方供暖。如局部用保温伞、红外线灯、电热器等加热方式。,一畜舍的温热控制,2. 减少散热主要从畜舍的隔热设计、施工、日常管理工作方面来提高保温能力 。畜舍的位置 向阳 并避开冬季主风口

15、。畜舍的朝向 座北朝南,防止东北、西北风入舍。畜舍的类型 大跨度畜舍更有利于保温。建筑材料选择 选总传热系数小的材料。,采用相应的建筑结构: a.加厚北墙;少设或不设西、北、东窗。 b.适当减低畜舍的净高,以减少空气的过份流动而使 温度下降。 寒冷地区的畜舍的净高可设置在2.22.4米。 c.加天棚,以增加保温层。 d.加强地面的隔热设计和防潮层。,加强畜舍的日常管理工作: a. 保持舍内干燥,减少用水量。 b. 利用垫草、垫料来改善畜体周围的小气侯。 c. 加强畜舍的维修,防止贼风的侵入。 d. 在满足合理换气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门、窗开启。,(二)防暑隔热 1. 加强畜舍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

16、 屋顶 A.材料 导热系数要小。 B.结构 多层屋顶材料,隔热效果好;设天棚: 阁楼上设立气窗,窗口对夏季的主风向,以利于散热。 C.增加屋顶的设施 如白色的屋顶材料能增加反射。, 墙 A. 材料 总传染系数小。 B. 结构 热阻值要大,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尤其在太阳辐射强烈的西墙。西墙应少设或不设窗。,2. 组织好畜舍的通风 选择好的地形 畜舍建造在通风良好、开阔的地方。 畜舍应朝向夏季的主风向,建筑物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 争取穿堂风;设有进出气口的畜舍,进气口要设在 正压区,且位置要低。 设立地脚窗,使靠近地面的风能吹向畜体。 增加畜舍的净高 净高达2.4米以上,必要时可达3米以上。 采用机械通风 送风与排风相结合,必要时可把凉风直接吹向家畜的头胸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