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护理新进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82306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输血护理新进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临床输血护理新进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临床输血护理新进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临床输血护理新进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临床输血护理新进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输血护理新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输血护理新进(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输血护理新进展,徐兵,输血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同其他的治疗措施一样,输血又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好输血的观察及护理。输血的观察仔细与否和护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是临床护理中常见而复杂的工作之一。作为护理工作者,一方面需要掌握有关血型的基本知识,了解输血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另一方面,还应了临床输血须更新的几个观念。 输血医学:运用医学和技术手段研究血液及其成分(包括生物制品)如何安全有效的输给患者,使其收益的一门多学科的医学。涉及血液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移植生物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病

2、毒学及其生物工程等学科。,临床输血新进展,临床输血安全 输血新观念 临床输血新技术 输血流程及新制度,一、临床输血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 为输血安全提出三大战略,无偿献血 严格筛查血液 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挑选安全献血者,这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前提和基础 无偿献血者血液安全性高于有偿献血者5-10倍 重复献血者的血液更为安全。所谓重复献血者(或称低危献血者)是指至少献过三次血并保持每年献血一次的人,严格筛查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是排除病毒阳性血液、避免带病毒血液用于临床而使受血者感染、提高输血安全的有效手段,临床合理用血,目前,在我国临床输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输血观念。如

3、果不迅速更新这些观念,树立合理用血的新观念,就不可能做到科学用血和合理用血,输血指征,内科合理用血评估包括急性贫血、慢性贫血等疾病各种血液成分的输注适应症,血红蛋白50 109 /L一般不需要输注,外科合理用血评估要求血液输注符合原则,血红蛋白70g/L考虑输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病情决定。 血小板50 109 /L ,应考虑输注,(50-100) 109 /L 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二、临床输血新观念,全血不全 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 尽量减少白细胞输入 输血有风险,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细胞成分和非细胞成分组成: 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占血液总体积的40%45

4、% 非细胞成分指血浆,包括蛋白、脂肪、无机盐类、气体和水等,占血液总体积的55%60%,在保存袋中血液(全血) 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全血不全,1、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在4条件下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存作用,血液离开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 2、血小板需要在22振荡条件下保存,4静置保存有害,3、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后者在4保存最长不超过8小时 4、凝血因子中因子和不稳定,要求在-20以下保存其活性 5、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不足一个治疗量,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1、输血不仅提倡成分输血,而且提倡

5、输注保存血: 2、某些病原体在保存血中不能存活 梅毒螺旋体在4保存的血液中存活不超过48h,疟原虫保存2周后可部分灭活 3、输保存血以便有充分时间对血液进行复检,输血目的不同,新鲜全血的含义不一样,补充粒细胞,8h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补充血小板,12h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补充凝血因子,至少当天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ACD保存3d内的血以及CPD或CPDA保存7d内的血视为新鲜血 ACD: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 CPD: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磷酸二氢钠 CPDA: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磷酸二氢钠-腺嘌呤,某些患者宜用新鲜血,新鲜血主要用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输血或换血者 严重肝肾功能

6、障碍需要输血者 严重心肺疾患需要输血者 因急性失血而持续性低血压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要输血者 这些患者需要尽快提高血液的运氧能力且不能耐受高钾,故需要输注新鲜血,尽量减少白细胞输入,1、尽量减少白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已成为现代输血中的新观点 2、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物,一些与输血相关病毒也可通过白细胞的输入而传染,如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等,输血有风险,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主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 艾滋病 成人T淋巴瘤/T细胞白血病 热带痉挛

7、性下肢瘫(TSP) 再障贫血危象,传染性红斑,胎儿肝病 梅毒,输血前要明确输血适应证,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 只给患者输注其需要的血液成分,提倡成分输血,缺什么补什么,从而避免或减少输注患者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提高输血安全性,三、临床输血新技术,自身输血 白细胞过滤 血液辐照,在当前我国各地血液供应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大力推广自体输血,在缓解血源紧张、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中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体输血,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经保存和处理后,当患者手术或紧急情况需要时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疗法,自体输血的优点,避免传染病传播 减少输血反应 节约血液

8、,缓解血源紧张 解决特殊群体输血(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自体输血的禁忌证,血液已被细菌污染 血液可能被肿瘤细胞污染 严重贫血者 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 胸、腹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血液制品输注的时间限制,开始 结束 全血 离开冰箱后30min内 4h内 悬浮红 离开冰箱后30min内 4h内 血小板 立即 20min内 血浆 30min内 30min内 冷沉淀 立即 4h内,以最快 速度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应该在融化后尽快输注,以避免不稳定凝血因子的破坏。如果是成年患者,一单位(200ml)一般应该在20分钟内输完。 大量

9、输血要给血液加温,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导致病理性出血。,四、安全输血流程及制度,(一)受血者血样采集 1、治疗室护士核对医嘱、输血治疗同意书、采血标签严格执行双人查对,着装规范 ,洗手,告知采血的目的、配合事项,询问患者输血史,既往有无输血不良反应。,2、采血时核对采血标签、患者、床边卡、腕带,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必须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对病人身份进行确认 3、血标本送检、参与输血过程的护士需符合资质要求 4、血液标本按要求一次一人一管,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5、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班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的化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

10、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采血后,1、采血后核对采血标签、患者、床边卡、腕带,双签名,送血库。 2、将试管上部标签条形码贴在临床输血申请单右上角后随同标本一起送到输血科, 3、废物处理-洗手-临时医嘱签名,接收血液,一、检查血液质量色、质、量 凡血液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拒绝接收: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9.血液不是由本院血库验收并出具血库检验报告单,二、接收核对受血

11、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配试验结果、核对采血日期、有效期,严格执行双人核对。 三、需用专用取血箱取血。,输血前,1、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输血前用药。 2、严格按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建立静脉通路;将输血医嘱转抄到输液单上并核对 3、输血前核对病历、输血单、血袋。 核对方式: 一人持病历、输血单另一人持血袋;逐项执行,一人先诵读,另一人复诵核对一遍后交叉再核对一遍,核对内容: 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有效期、质量;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变色等异常情况 4、洗手,至病人

12、床边,严格执行双人,同时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制品;必须推治疗车。,输血中,1、输血时双人核对核对患者、床头卡、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输液单。 2、使用合乎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3、输注前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4、确认病人静脉通路完好,用碘伏棉签2次消毒血袋的出口周围,将其覆盖段的塑料管旋下,将输血前输液袋上的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血袋挂于输液器架上 5、调节滴数,20滴/min,再次核对输血单、输液单、患者、腕带、床头卡,输血单上必须双签名。输血过程应先慢后快15滴/

13、min后再次调节滴数至40滴/ min。,一般成人4060滴/min,休克患者可适当加快,儿童、年老、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 。 6、输血初期10-15分钟或输注30-50ml血液时,必须有医护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果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须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主管医师及时诊治,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必要的原因调查,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单报送输血科。,7、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应该至少12小时更换一次。若温度很高,其更换频率应该更高。 8、一般情况下,输血不

14、必加温血液(但大剂量输血、新生儿换血治疗及冷凝集患者输血要加温输血),输血后,1. 输血完毕,24小时内将空血袋送回输血科,以备出现意外情况时核查。 2.若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由临床医护人员向输血科提交“输血反应卡”及留有残余血液的血袋,由输血科调查。如怀疑输血不良反应与采供血机构有关,必须书面报告采供血机构,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则应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3.输血完毕后,交叉配血单随病历保存。交叉配血报告单由护士长或助理在24小时内签字后粘在患者病历中。 4.血袋收回放置在指定的医疗垃圾袋中保存24小时;无输血反应后进行无害化处理。,护理记录,1、记录输血前中后的核对观察,内容有输血日期与时间(开始、结束时间)、输注的血液制品种类及血袋数、输注的容量、血液制品编号、有无输血不良反应、核对护士及输血护士签字等。 2、将输血单粘贴在病历中,总 结,输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输血护理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加强输血护理管理、提高输血护理技术、转变输血护理观念,已成为现代输血发展的必然趋势。,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