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哮喘幻灯片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82025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治疗哮喘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针刺治疗哮喘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针刺治疗哮喘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针刺治疗哮喘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针刺治疗哮喘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刺治疗哮喘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治疗哮喘幻灯片(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刺治疗哮喘的技术,赵继祖 主治医师 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一、对哮喘病的概述 二、针灸治疗哮喘的方法 三、对清喘穴的认识,一、对哮喘病的概述,一前言,(一)西医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这种炎症易感染者对各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管狭窄。临床上表现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性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不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目前哮喘患病率大约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死亡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 ,国内西医治疗多应用激素类药物, 激动剂和茶碱类药物治

2、疗,临床控制率可达60%左右,毒副作用大。国外曾采用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替代疗法,基因治疗已经初露端倪,这是一种治疗哮喘的新兴方法。但是对于它的发展成熟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等待。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早期抗炎症是治疗哮喘的基础与关键,但是在哮喘发作的时都采用药物控制症状。,2,目前,(二)中医,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噎不得息”。所述症状与现代过敏性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症状相同。 伤寒论:咳逆上气,但坐不得眠。 医学正传: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证治汇补: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 张景岳形容之喘象:“气长而有余-

3、胸胀气粗,声音息涌,臌胀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中医针灸治疗疾病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穴位治疗 某病或某症,历代医家文献均有记载,各有所长,治疗范围广,见效快,经济、简便、安全易掌握,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针灸治疗哮喘从古沿用至今,文献记载,临症实践,突出了针灸治疗哮喘的一大特色。 针灸治疗哮喘最早见于素问骨空论“其上气有意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后针灸甲乙经中提出治咳逆上气的常用穴已达25个之多。以后历代针灸医家著作均记述甚丰。 目前针灸治疗哮喘,大多采用传统取穴、经验穴、特效穴,取穴不相同、方法不相同,疗效也各不相同,且辨证分型论治较少,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二 病 因,中医

4、1.外邪侵袭 2.饮食不当 3.情致所伤 4.体虚病后,中医病因 小儿每因反复感染时邪而引起,成年者多由久病咳嗽而形成,亦有因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或偏嗜咸味,肥腻或进食虾蟹鱼腥或嗅吸异味,以及情志、劳倦等。 发作时,引动肺经蕴伏之痰饮,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气道狭窄则肺气升降不利,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咳喘不安。如反复发作,必致肺气耗损,久则累及脾肾,故在缓解期多见虚象。 哮喘根本是本虚标实之候。,西医 1.过敏性哮喘 2.感染性哮喘 3.药物性哮喘 4.月经性哮喘 5.心因性哮喘 6.运动性哮喘,西医病因,一遗传因素 哮喘是单基因遗传病,有的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的

5、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大多数学者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约为70%80%。 二激发因素 1.吸入物 吸入物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此外尚有尿素,甲醛,甲酸等。 2.感染 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3.食物 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饮食过饱、太咸、太甜则是常见的激发因素。 4.气候改变 当气温、湿度、气压和空气离子等改变时可诱发哮喘,故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 5.精神因素 病人情绪激动、紧张不安、怨怒等都会促使哮喘发作。,6.运动因素 约70%80%的哮

6、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诱发哮喘,故称运动性哮喘,典型是在6-10分钟,停止运动后1-10分钟内支气管痉挛最明显,许多患者30-60分钟自行缓解。 7.哮喘与药物 如心得安、阿司匹林等 8.月经、妊娠与哮喘 不少女性哮喘患者在月经期前3-4天有哮喘加重的现象,这可能与月经期黄体酮的突然下降有关,如果有的患者每月必发,而月经量不多者,则可适时注射黄体酮。,(三) 病 机,中医 1.宿痰伏肺 2.痰饮壅肺 3.淤血滞肺,症治汇补哮病“哮即痰喘之久而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医学实在易哮症“一发则肺腧之寒气,与肺膜之痰浊,狼狈相依、窒塞关

7、隘,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其痰,鼾齁有声”。 总之,哮喘为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气道狭窄则肺气升降不利,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咳喘不安。如反复发作,必致肺气耗损,久则累及脾肾,故在缓解期多见虚象。,哮喘根本是本虚标实之候,西医 1.变态反应 2.神经因素 3.炎症反应 4.气道高反应性,西医病机,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神经机制、物理及化学因素等诱发。气道炎症是哮喘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气道慢性炎症被认为是哮喘的本质。无论是哪一型、哪一期哮喘都表现为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浸润和聚集,使气道反应性

8、增高,气道收缩,粘膜分泌增加,血管渗出增多,产生释放炎症介质。肥大细胞可释放出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介质,这些介质均可加重气道反应性和炎症,因此,哮喘炎症反应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四) 诊断标准 中医,1 主证:喉中哮鸣有声,咳嗽、呼吸困难; 2 次证:胸隔满闷,咳痰稀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身痛; 3 舌象:舌质淡,苔白滑; 4 脉象:脉浮紧。,西医,1.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

9、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1; (3)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5)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2.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度的诊断标准,(五) 分 型,1.寒饮伏肺 2.痰热壅肺 3.肺脾气虚 4.肺肾阴虚 5.心肾阳虚,(六) 分证论治,发作期 寒哮 热哮,缓解期 肺虚 脾虚 肾虚,(七) 辩证要点,1 、辨虚实 2 、

10、分寒热,治疗时,应攻邪以治标,辨明寒热以治本,或温化宣肺,或清化肃肺。对于体质兼虚的人,可适当兼顾补虚。温化旨在温肺散寒,祛痰开窍。清化旨在宣肺清热,化痰降逆。 哮喘未发作时,宜固本培元,强壮机体,提高正气。临床治疗方法有补肺、健脾、益肾。通过调整阴阳,控制痰浊生成,可减轻或避免哮喘发作。,二、针灸治疗哮喘的方法,(一) 传统针刺,具体方法: 取定喘、太渊,一般取双侧穴。 用直径 0.260.32毫米不锈钢毫针为宜,针尖向脊柱下斜刺深1寸左右,太渊穴直刺深5分左右,针感放射至胸部则疗效显著。 每次针刺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捻动一次,两穴均以平补平泻手法。 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

11、疗程。,1、发作期 治法:宣肺化痰,豁痰降逆。 以手太阴肺经、任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尺泽、肺俞、天突、膻中。 配穴:热哮,加曲池、大椎;头痛身痛者,加温溜;寒热者,加外关;痰多加丰隆;呕恶加内关。 操作:针用泻法,背部穴位加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2、缓解期 治法:固本培元,止哮。以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穴、背俞穴为主。 主穴:定喘、膏肓、肺俞、太渊、孔最。 配穴:脾气虚加脾俞、足三里、气海;肾气虚加肾俞、太溪;鼻塞痒者,加印堂、迎香;恶心者,加内关;眩晕者,加百会、率谷;腹胀痛者,加天枢、下脘;五心烦热、盗汗者,加复溜、阴郄;浮肿者,加复溜、水分;夜尿者多,加

12、关元。 操作:针用补法,或补泻兼施,或用灸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二)挑四缝,具体方法: 在患者双手内侧面第二指关节缝正中(除拇指外)消毒,812号注射针头或三棱针、大号缝衣针1支,直刺指缝正中间,以刺到骨为限度(深约0.5厘米).针拔后即有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溢出,需加以挤出,挤出血也无防,然后用酒精棉球擦干。隔3天1周1次,挑后手不下冷水,防止感染。,(三)隔姜灸,具体方法: 取大椎、肺俞(双)穴,作隔姜灸3壮,以皮肤红润为度,1020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第二次治疗时局部如有水泡或溃烂未愈,改灸风门(双)、膏盲(双)。,(四) 温针,取穴: 一组:大椎、

13、肺俞、内关、肾俞、丰隆。 二组:肺俞、内关、脾俞、肾俞穴。 第一组:配方适宜于实证哮喘,大椎用壮火速灭之法。 第二组:配方适宜于虚证哮喘。两方均用直接温针文火自灭法。,(五) 挑 治,在崇翼穴(第六颈椎棘突下崇骨穴旁5分)和定喘穴,用三棱针挑刺,35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六)穴位埋线,取穴: 肺俞、大椎、尺泽、膏肓俞、膻中、足三里。 具体方法:每穴局麻范围1.5cm2.5cm,用缝合针沿所取穴的皮下组织或肌肉层横向埋入无菌0号肠线3cm。每次选2-3穴,诸穴交替使用。间隔1个月后做第2次埋线,第2次埋线后间隔2个月做第3次埋线,如此一个疗程共3次埋线。,(七)刺血拔罐法,临床常采用辨证

14、对症和远近部配穴的方法,取大椎、定喘穴、膻中、曲池、三阴交,肺气虚者配脾俞、肺俞,肺肾阴虚者配肾俞、太溪、复溜。 局部常规消毒,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拔罐,每次每穴出血量约1ml,每次3-4穴,诸穴交替使用。隔天一次,10次一疗程。,(八) 穴位注射疗法,1.定喘穴穴位注射鱼腥草注射液4m1,或肺俞穴穴位注射鱼腥草注射液4m1。每穴2ml。 2.定喘、百劳穴注射氢化泼尼松25mg、维丁胶性钙2m1。每穴1ml。 3.肺俞、定喘穴注射地塞米松5mg、维生素K310mg(可酌配曲池穴注射庆大霉素)。每穴1ml。 4.肺俞、迎香穴分别以曲安奈德、654-2、胎盘组织液及利多卡因。每穴1ml。 5.肺

15、俞穴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1ml,双侧交替。,(九)雾化吸入法 ,超声雾化吸入可通过超声震荡使药液变成细小微粒,吸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该法用于治疗哮喘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 1.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雾化吸入。 2.蝮蛇抗栓酶3号雾化吸入。 3.麻黄雾化剂作超声雾化吸入。 4.蚓激酶超声雾化吸入。 每天2次,每次20分钟。,(十)自血疗法,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抽取肘静脉血4mL,快速注射于双侧曲池、肺俞、定喘、足三里穴,每次2个穴位,每穴1mL,轻度持续以上者加泼尼松龙25mg一并注射(连续使用35次),每日1次,3日后改隔日1次,10日后改1周1次,交替穴位进行注射,3个月为1个疗

16、程。,(十一)伏 贴 法,取穴: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双)、心俞(双)、膈 俞 (双),共六个穴。 方法:白芥子21克,元胡12克,细辛12克,甘遂21克,麝香1克。以上和药(麝香除外)共研细末,用生姜汁或姜酊调成糊状,再取麝香,制成6块药膏,分贴于穴位上,用纱布,胶布固定。 用法: 本法选在阳热最盛的三伏天,共贴3次,每次间隔10天。每次贴敷的时间须在2小时以上(儿童可酌减),一般不超过3个小时。以上午贴治为宜,且晴天优于阴天。连贴3年为1个疗程。,(十二)耳针治疗哮喘,取穴:平喘点、心、肺、神门、胃、胸、交感(除平喘点双侧外,其余均取左侧),结合体穴膻中、内关(左)、合谷(右)。针刺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两天。,方法:激光照射天突、膻中、定喘、肺俞等穴(每次23穴),每穴68分钟,每天1次,共10次。病程长、病情重者,休息一周后再照5次,以巩固疗效。,(十三)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十四)穴位远红外线照射,取定喘穴、天突等.远红外线辐射器照射穴位,每次10分钟,一天2次,10天为一疗程。直至症状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