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恶性骨肿瘤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1861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恶性骨肿瘤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儿童恶性骨肿瘤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儿童恶性骨肿瘤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儿童恶性骨肿瘤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儿童恶性骨肿瘤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恶性骨肿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恶性骨肿瘤(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放射科 王秋艳,检查方法,平片 CT,MRI,介入 在影像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骨肿瘤诊断的最基本、最重要手段仍然是平片,恶性骨肿瘤,骨肉瘤/恶性骨母细胞瘤 尤文氏肉瘤 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 恶淋、白血病,恶性肿瘤的分析,年龄 80% 部位 基质 成骨性、成软骨性、成纤维性等 边缘 提示肿瘤生物活性,依次分别为地图状、鼠咬状、浸润性 骨膜反应 软组织肿块 大小 平片上病灶远小于MRI,多发骨骼低密度病灶的鉴别,纤维结构不良 感染 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瘤/白血病 转移瘤 内生软骨瘤,骨骼高密度病灶的鉴别,成骨性肿瘤 慢性感染:气体、窦道 A

2、VN:软骨下骨塌陷或双线征 石骨症 斑驳状骨脆病 疲劳性骨折,恶性骨肿瘤表现为,生长迅速 病变及正常组织移行带宽 反应性硬化圈不明显 皮质破坏 骨膜增生 不连续层状、codman 三角、垂直状 软组织肿块,骨肉瘤,最常见 5-25岁,男性多见 分成骨性、成软骨性、成纤维性、小细胞性、毛细血管扩张性 骨旁型、骨膜型、多中心型,骨肉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X线上分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 病变常围绕膝关节、肩关节、骨盆 皮质破坏,肿瘤基质和软组织肿块内不均匀骨化,骨膜反应 转移到其他肺或骨,MR技术,肿瘤的髓内侵润:冠状或矢状面T1W 骨皮质破坏及骨外侵犯:横断面T2W MR增强:鉴别肿瘤、坏死组织、

3、水肿 STIR:鉴别肿瘤内残存的骨髓脂肪和肿瘤出血 血管流空效应:平扫即能显示肿瘤对血管神经束的侵犯,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telangiectatic osteosarcoma),为溶骨性骨肿瘤 无明显新骨形成,可见少量骨间隔 增强后可有间隔强化 好发于股骨干骺端 可有病理骨折、液液平,Ewings肉瘤,5-25岁,长骨骨干或干骺端、扁平骨 源于髓腔的鼠咬状骨质破坏 可有巨大软组织肿块,或以此为主诉 在骨盆、肩胛骨、肋骨等扁平骨,反应性硬化和层状骨膜反应可导致骨膨胀使侵蚀性破坏变得隐匿,尤文氏肉瘤,可早期出现远处转移,甚至以转移瘤为首发症状 常有巨大的软组织肿块 肿块可跨关节生长,累及相邻的

4、关节面,淋 巴 瘤,非何杰金氏何杰金氏,扁平椎(MELT),M 转移/骨髓瘤 E 嗜酸性肉芽肿/Ewing 肉瘤 L 淋巴瘤/白血病 T 外伤/TB,白血病,5岁以下在骨骼中出现类似Ewings肉瘤的表现,应考虑白血病或神经母细胞瘤 可多发,对称。骨质疏松 伴有长骨干骺端透亮带、颅缝增宽 透亮带也可见于椎体终板下、肋骨皮质下和髂嵴下,神 经 母 细 胞 瘤 转 移,小于5岁 对称性 干骺端髓腔虫蚀状破坏 颅缝增宽,多发椎体压缩,MRI 、CT 的作用,平片是基础 肿瘤的定位,MRI高组织对比度 MR所示的肿瘤边界与病理标本所示的范围很相近,可据此决定手术范围,安全地保肢 MR没有CT上由骨皮质引起的条索状伪影 骨肿瘤的钙化、骨化、骨膜反应以CT显示为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