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817929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史:+十七年时期的话剧(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七年时期的戏剧,艾尤,目录,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1、“十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 2、制约“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关键因素 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 二、 老舍与茶馆 1、老舍简介 2、茶馆的背景与主题 3、茶馆的艺术特色,一、十七年戏剧概述,1、“十七年”戏剧的“国家”属性 (1)从戏剧创作的运作流程来看,戏剧被纳入国家监控权限内,予以制度化管理,戏剧成为接受政府指令性计划的“国家的戏剧”。即,服务于国家,由政府监管。 (2)从戏剧的功能来看,戏剧承担了国家建设的职能,尤其是写国家政策的任务。 (3)从戏剧家的创作身份来看,戏剧家既非职业创作,也非专业创作,而是一种职务创作。创作者成为国家

2、机构的成员。 (4)从戏剧家的创作姿态来看,戏剧家放弃个人写作立场,认同国家写作立场;写作在国家的公共空间中进行,写作成为一种国家化创作。 (5)从戏剧的想象和虚构来看,民族国家的形象始终是戏剧建构的中心,戏剧关注的是国家以及国民的“国”性,而非单纯的个体。,一、十七年戏剧概述,2、制约“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关键因素 (1)政治运动在组织戏剧时,基本上围绕国家的各项政治要求和政策条文,使得话剧创作局限于政治话语表达的想象之中。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举凡戏剧创作的各种要素,如题材的选取、主题的确立、人物的塑造、冲突的设置等,均被讲话限制,使得“十七年”戏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讲话的戏剧

3、注解。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后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两结合”),成为包括话剧创作在内的惟一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毛泽东的讲话,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有关的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主张无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的” 。讲话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合理衔接,也是内化并使之“本土化”的有效载体。,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十七年”戏剧首先被预设为政治宣传的工具,以便达成及时、有效、形象宣传各种方针政策的现实目的。 “十七年”戏剧被预设为对国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与共产主义理想一道,成为法定的主流意

4、识,要求戏剧达成转换国民思想的现实目的。 “十七年”戏剧被预设为规范国民行为的工具,这要求戏剧塑造高度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人物形象,为全民树立模仿的楷模。 “十七年”戏剧被预设为整合国民的历史记忆和未来想象的工具,以达成规范国民对新中国想象的目的。这种目标和预设,成为戏剧创作中一直存在的“隐性作者”,规范并约束已经丧失创作主体性的戏剧家们的创作。,“十七年”话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建构 (1)历史叙事:主要在历史记忆和历史源流两个向度上进行。 历史记忆指在革命话语下编码新民主主义历史,强调党性原则,形塑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表现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工人罢工斗争:红色风暴(金山) 表现大革命失败后的革

5、命斗争:八一风暴(刘玉)、红旗谱(鲁速改编)、杜鹃山(王树元)、赤胆红心(湖南话剧团集体创作) 表现红军长征:万水千山(陈其通) 表现抗日战争:战斗的青春(苏堃、陈加林)、东进序曲(顾宝璋、所云平)、七月流火(于伶) 表现延安时期革命生活:豹子湾战斗(马吉星) 表现解放战争:战斗里成长(胡可)、英雄的阵地(胡可)、兵临城下(白刃等) 表现抗美援朝战争:战线南移(胡可)、钢铁运输兵(黄悌)、英雄万岁(杜烽) 表现解放后的局部斗争:海滨激战(福建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南海战歌(战士话剧团集体创作) 历史源流指在阶级话语下编码中华民族历史,强调人民性和阶级斗争。主要是19581962年间出现的

6、一批历史剧,主要有:田汉的关汉卿和文成公主,郭沫若的蔡文姬和武则天,曹禺的胆剑篇,老舍的神拳,丁西林的孟丽君,朱祖贻、李恍执笔的甲午海战、马少波的岳云、段承滨的义和团故事组剧:黑宝塔传奇(包括四个独幕剧黑塔归团、二丑夺塔、双塔闹衙、烈火炼塔)等等。,(2)现实描述:主要立足于歌颂新中国的现在,展示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畅想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颂歌体”话剧奏响了歌颂新中国的长调。 通过新旧对比来歌颂新中国的幸福生活:老舍的方珍珠、龙须沟、全家福和乌白辛的赫哲人的婚礼 表现农村的新气象、歌颂党的新政策:赵小兰(金剑)、妇女代表(孙芋)、黄花岭(舒慧)、春风吹到诺敏河(安波)、两个心眼(赵羽翔)和槐

7、树庄(胡可) 表现工业建设现代化进程:四十年的愿望(李庆昇等)、考验(夏衍)、刘莲英(崔德志)、不平坦的道路(蓝澄)和青年突击队(老舍), 歌颂大跃进的历史狂潮:烈火红心(刘川)、敢想敢做的人(王命夫)、降龙伏虎(段成滨、杜士俊)、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田汉)、红大院(老舍)、女店员(老舍)和比翼齐飞(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话剧团集体创作) 还有歌颂知识分子改造:明朗的天(曹禺)和三人行(阳翰笙)。 在对现实的描述中,阶级斗争和革命继承的焦虑始终存在,最终演化为教育剧的集体爆发。20世纪60年代,在“反对修正主义”思潮中,中国剧坛上出现了一大批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改造中国国民的话剧,主要剧本

8、有:千万不要忘记(又名祝你健康)、丰收之后(蓝澄)、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等)、第二个春天(刘川)、激流勇进(胡万春、佐临等)、年青的一代(陈耘)、远方青年(武玉笑)、龙江颂(江文、陈曙等)、我是一个兵(白文、所云平)等。 知识分子创作姿态的消解在“十七年”中,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力制约,知识分子的这种独立自主、理性思辨和人文关怀的创作姿态日渐消解,湮没于“集体创作”、“写政策”、“赶任务”、“放卫星”等政治指令之中。,3、“十七年”戏剧的创作情况,4、“第四种剧本” (1)什么是“第四种剧本”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鼓励了作家的探索。在戏剧观念上,对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持反对态度的。主

9、张写真实,敢于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人民内部矛盾。在题材选取上,主张打破框框,扩展视野,除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外,也应当写知识分子,写工农兵的家庭生活、感情生活和个人生活。 1957年,黎弘(刘川)在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的话剧舞台上只有工、农、兵三种剧本。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和敌军的军事斗争。除此之外,再找不出第四种剧本了。这话说得虽有些刻薄,却也道出了公式概念统治舞台时期的一定情况。” 作者认为,布谷鸟又叫了突破了当时剧坛的公式化和概念化模式,具有独特之处,是区别于工农兵剧本之外的“第四种剧本”。

10、,(2)“第四种剧本”的代表作“第四种剧本”的代表作有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等。也有人从广义上将鲁彦周的归来、何求的新局长来到之前和口是心非、王少燕的葡萄烂了、春光明媚和墙、李超的开会忙、段承滨的被遗忘了的事情以及赵寻的人约黄昏后等这批具有相似创作倾向的作品归入“第四种剧本”。,3、“第四种剧本”的成就 (1)勇敢地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了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深入地剖析了人内心的丰富性、复杂性,塑造了一批真实的人物形象。 (2)突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地揭露了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茶馆,老 舍,二、老舍与茶馆,1、老舍简

11、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又名舍予。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1966年8月23日因受到四人帮的残害不幸去世。主要有龙须沟、方珍珠、春华秋实、茶馆、全家福等。1951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50-60 年代创作主要放在话剧上,到 1965年,发表有龙须沟、西望长安、茶馆、神拳等 23部剧作。在这些作品中,写于 1957年的三幕话剧茶馆最具价值。,二、老舍与茶馆,2、茶馆的背景与主题 (1)茶馆的背景: 大背景:从19世纪末戊戌维新以后写起,写到抗日战争结束,历时半个世纪。这段时间是中国最黑暗最悲惨的几十年,也是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几十年。一方面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

12、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人民不堪忍受压迫、不断觉醒反抗、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第一幕 清末第二幕 民国初年第三幕 抗战胜利后,小背景,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末王朝,这是一个散发这尸臭的时代。茶馆生意尚算兴隆。,阶级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最后以帝党失败而告终。光绪遭到幽禁,谭嗣同等人被杀,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彻底失败,顽固派越发志得意满、骄奢淫逸可了。 社会状况:特务、打手任意捕人、打人,栽赃诬陷;太监也盛气凌人、甚至荒唐得要娶老婆;帝国主义大肆向中国倾销货物、贩卖鸦片,并在幕后操纵着封建官吏;广大民众倾家荡产,卖儿卖女,挨打受

13、骂,毫无人身权利。,第一幕: 茶馆掌柜的王利发正在招呼着客人,当时他才20多岁,是一个非常热情的小老板。 唐铁嘴上来了,他三十来岁,以相面为生,他踏拉着鞋,穿这脏布褂,要给王掌柜的相相面,换碗茶喝。王利发没让他相面,白送给他一碗茶。 松二爷、常四爷坐在一起,边喝茶边聊天。松二爷胆小怕事,常四爷刚正不阿、好打抱不平。因为一句闲话,常四爷和打手二德子发生了冲突。二德子刚要大打出手,被坐在角落里喝茶的马五爷给喝住了。 刘麻子正坐着说媒拉纤的生意,他给康六10两银子,买下了他的女儿康顺子,转手以200两银子的高价卖给了庞太监做老婆。 一个乡下妇人领着一个头插稻草的小妞来茶馆讨饭、卖孩子。阔少秦仲义(秦

14、二爷)让掌柜的轰出去,常四爷却给她们母女要了两碗烂肉面,随口说了句:“二爷,我看啊,大清国要完。”被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听见了,把常四爷给抓走了。 秦仲义是王利发的房东,他来茶馆是打算把房子收回,办工厂。他依钱仗势和庞太监言语顶撞,庞太监暗自愤恨。 茶客甲、乙正下象棋,甲说了句:“将,你完了!”结束了第一幕,也预示了大清国的灭亡。,第二幕:军阀混战时期,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改良后的茶馆生意艰难,只能惨淡经营。政治局势:辛亥革命葬送了大清帝国,胜利果实却落到了军阀手中。帝国主义趁袁世凯刚死,群龙无首,政局混乱,各自支持自己的代理人,大打内战,他们则坐收渔利。 社会状况:特务、走狗更

15、加疯狂、为非作歹;老百姓在战祸中流离失所;学生无故被抓、被打;买卖妇女不仅照例进行,而且出现了两个人和买一个女人的现象;就是生意兴隆的地方,也屡遭劫难。,第二幕: 十几年以后,袁世凯死了,帝国主义指使中国军阀进行割据,社会形势非常混乱。北京城内的大茶馆都相继关了门,只有裕泰还勉强开着。为了避免倒闭,茶馆改良了。前边仍然卖茶,后边改成了公寓。但莫谈国事的纸条依然留着。 王利发的妻子王淑芬和伙计李三,边布置房间,边说着话。从对话中可以听出,这是个兵荒马乱的年头,裕泰茶馆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李三抱怨人手少,就他一个人里里外外活太多,干不过来。王淑芬让他忍一忍,说谁的日子也不好过。 远处传来隆隆的炮声,

16、成群的难民来到茶馆门口,央告着讨饭,王利发把他们打发走,说自己还顾不了自己呢! 巡警来了,让王利发交80斤大饼,给大饼带去打仗。王利发正在为难,又来了三五个大兵,管王利发要点茶钱,不给就打,王利发掏空了口袋,才把他们打发走。 唐铁嘴又来了,他说年头越乱,它生意越好,是死是活都得找他相面,他还是白喝了茶,走了。 常四爷、松二爷也来了,他们是给重新开张的王掌柜的道喜来了。常四爷说他的“铁杆庄稼没有了”,现在正以卖青菜为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松二爷还是那么软弱,从衣着看处境更差了。 宋恩子、吴祥子两个特务也来了,正好碰上了常四爷。常四爷说:“我当年被你您二位抓走,坐了一年多的牢,不过以后有机会,

17、我还和洋人干,因为我是中国人。”而宋吴两个人却说,谁给钱,就给谁效力。 宋、吴两个人听说后面住的是学生,就想去抓,好闹点津贴。王利发劝阻,他们让王利发每个月给他们送点“意思”去,这个事就解决了。 刘麻子丢了魂似的慌慌张张跑进来,说外面正在抓人,他差一点被抓去。正巧康顺子带着义子康大力也来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康顺子伸手就要打刘麻子,刘麻子下得就往后院跑。 康顺子和王利发说,庞太监让他侄子给饿死了,他们母子也被赶出来了。王淑芬看他们走投无路,就把他们留下来帮工了。 刘麻子来茶馆是要贩卖一个女人给两个逃兵,不久逃兵老陈和老林就进来了。双方正谈着,进来一个稽查队,要抓回一个逃兵。特务宋恩子、吴祥子让老陈和老林把买女人的钱给他们,不给就揭发。老陈和老林乖乖把钱给了特务。军官盘问时,特务指着刘麻子说是逃兵,于是刘麻子成了替死鬼。 当过国会议员、现在看破红尘正在修道的崔久峰来了。他告诉王利发,秦二爷的工厂越办越大,他也越来越有钱,可是就是赶不上外国人,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手指头,就能把他打倒,再也爬不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