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试卷讲评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81405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末试卷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周末试卷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周末试卷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周末试卷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周末试卷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末试卷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末试卷讲评(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辘辘远听, 。 (杜牧阿房宫赋) 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逍遥游)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唇焦口燥呼不得,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 独学而无友, 。 (礼记杂记)(1)杳不知其所之也(2)秋月春风等闲度(3)其远而无所至极邪(4)剑阁峥嵘而崔嵬(5)忧谗畏讥(6)归来倚杖自叹息(7)操千曲而后晓声(8)则孤陋而寡闻,1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皓月当空的

2、 ,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 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 风暴早些到来。 A夜晚 枕戈待旦 向往 B良宵 枕戈待旦 祈盼 C夜晚 夜不能寐 向往 D良宵 夜不能寐 祈盼 B (夜晚: 晚上,天黑之后。 良宵:泛指,景色美好的夜晚。 枕戈待旦: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这里指时刻准备与“风暴”作战。夜不能寐,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向往:思慕;理想;追求。祈盼:指恳切地盼望 。),2下列诗句中,使用

3、借代手法的一句是(3分) A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B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C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D书成医国千秋药,道是匡时一座山。 A (A“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美人。B“碧桃”、“红杏”喻指身处上层,有所凭倚,特承恩宠的人,他们春风得意,平步青云。C明镜,比喻平静的水面。D“书”、“道”是本体,“千秋药”、“一座山”为喻体,“是”、“成”为比喻词。),黄州安国寺记 苏轼1、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元丰二年十二月,我在吴兴在任的时候获罪,万岁仁慈不好意思杀我,让我来黄州做团练副使,以便思过而改过自新

4、。,2、 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第二年二月我才到黄州。到了以后,房屋、衣服食物等简单安定下来了之后,我就闭门不见客,在家自省,想想怎么才能做个更好的自己!当我回想过往的时候,才反思到一直以来我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都不符合当世的道理,让我获罪的其实未必就是最近的所作所为或者一件事而已。但是想要改掉毛病,却发现改了一个毛病,也许另一个又会

5、冒出来了,所以想来想去,悔不胜悔,只能长叹:道不足以御气,本性不足以战胜长期以来的习惯,不除掉本源,而改变其末端, 现在就是改了,以后一定还会再次发作,何不诚心归依佛门,想办法全部(一下子)消除干净? 评分建议:“复作”、“盍”、“一”各1分、句意通顺2分。,3、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xio )然(形容无拘无束的样子;超脱貌或自由自在的样子),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于是我找到了城南的一间佛寺,叫做安国寺,有茂密的树林和修竹,山坡池水和亭台楼阁。

6、隔一两天就去一次,焚香静坐,深刻的反省我的内心,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罪孽就算想生都生不了了。一念清净,罪孽自然就离开了,内外皆通透,罪孽无处可依附,实在是美得很!早晨来晚上才走,这样的生活大概有五年。,4、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寺里有个僧人叫继连,在他做主持第七年的时候,被赐衣,之后第七年的时候,可以被赐号,但是他谢绝了,他的徒弟和乡民父老都劝他应该接受, 继连笑着说:“懂

7、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他最终还是推辞接受(钦赐的法号)。 评分建议:“辱”、“殆”、“谢”、句意通顺各1分。 我觉得和他的德行相比起来我很惭愧。元丰七年,我将要去临汝了,继连说:我们的寺庙还没有题记呢,我们已为您准备好了石碑,请您写一篇吧!我觉得这份要求实在是没有办法推辞。,谢认错;道歉。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罪。” 推辞;拒绝。孔雀东南飞:“阿母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告别;告辞。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客就车。” 告诉;劝戒。孔雀东南飞:“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感谢;道谢。鸿门宴:“乃令张良留。” 凋谢;死。芙蕖:“及

8、花之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谢病】因病引退或谢客来访。 【谢事】辞去官职。,殆 危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论语 近于;几乎。六国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雁荡山:“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大概;恐怕。项脊轩志“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通“怠”,懈怠;懒惰。商君书农战:“农者殆则土地荒。”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而无所得;殆:通假“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注解一:西夏佛教也实行封号制度。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封号和赐衣制度。宋朝废行国师的封授,盛行大师、

9、禅师的封赐。西夏佛教在沿袭唐代封号制度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封号体系,并且最早出现了帝师封号。西夏对僧人也实行赐衣制度。在中国佛教史上有赐紫、赐绯制度,赐紫就是以皇帝名义赏赐僧人袈裟。唐代官制以职官服色显示地位高低,三品以上赐紫色服,五品以上赐绯,后来赐及僧、道之职位者。西夏佛教继承唐代赐衣制度,而且有所创新,西夏佛教的赐衣包括赐黄、赐黑、赐紫、赐绯。,5、寺立于伪唐保大二年,始名护国,嘉祐八年,赐今名。堂宇斋阁,连皆易新之,严丽深稳,悦可人意,至者忘归。岁正月,男女万人会庭中,饮食作乐,且祠瘟神,江淮旧俗也。安国寺始建于伪唐保大二年,一开始叫做护国寺,嘉佑八年才被赐名“安国

10、”。现在的安国寺,无论是庙堂还是斋房,在继连的努力下都已经翻修一新,庄严沉稳,悦目而让人留恋忘返。当正月的时候,父老乡亲都聚在庭中高兴的一起吃饭享乐,同时祭拜瘟神,这是江淮地区的民俗。6、四月六日,汝州团练副使眉山苏轼记。 (选自苏东坡集卷三十七),9.(4分) 安国寺雅致脱俗; 静坐安国寺无人打扰;(客观原因)身处安国寺可忘记尘世纷扰; 身处安国寺可去除人生杂念。(主观原因)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对即可;第3点答“物我两忘”不得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 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 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 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

11、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翻译】恬亭的栏杆临靠着溪水,被绿阴密密地包围;溪岸高高低低,远方山色青翠。 独自站在亭中,看太阳在断桥边西坠;溪水倒映着葱郁的树木,鸟儿在密叶间互相依偎。 在这宁静的地方,清闲地游山玩水;才觉得心中了无牵挂,谁还会想到世间俗事的琐碎。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流连其间吧,秋风凉爽,斜月朦胧,我们乘着钓船尽兴而归。,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 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 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 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10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分) 【审题】“怎样” “

12、描绘画面”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描绘画面+概括特点+分析情感 注意:找全景物,加修饰语,写明句意;联系上下文、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语言生动(恰当运用修辞、形容词等) 【参考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表达了作者闲适 的心情。,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

13、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11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分) 虚写(或“想象”)。“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借景抒情。借“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含蓄深长地表达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3分;答出

14、任意两种,即得满分。,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文中为什么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请简要分析。(4分) (1)通过写老人与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暗示王九与老人的不寻常的关系,为下文揭示王九是老人的儿子埋下伏笔。(指向情节) (2)借老人与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体现老人对儿子深切的思念和自我安慰。(指向人物) (3)借老人与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刻画了一个与傀儡相依为命、内心孤寂的民间艺人形象。 (本题4分,任答一点给2分),14.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孤独寂寞,悲哀,无人理解; 年迈、身份卑微; 生活凄苦; 深沉的爱子之心(深爱儿子)。 (

15、每点1分,共4分),15.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6分) (1)结尾揭示了老人表演傀儡行为的原因,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2)与前文描写的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相照应,使人觉得老人可笑的行为又在情理之中。(指向情节) (3)写老人十年坚持表演王九打败赵四的傀儡戏,表达了老人对儿子深切的爱和对儿子的死刻骨铭心的痛。 (指向人物) (4)与题目“生”形成对比,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加重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色彩。(指向主题) (本题6分,任答一点得2分),16.题目“生”是解读作品的关键,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生”的丰富意蕴。(6分) (1)指儿子生命的复活,老人把傀儡当作自己的儿子,赋予儿子王九生的意义,表明爱可以超越生死界限,让人永生。 (2)生指老人可悲的人生,老人行为可笑可怜,内心的失子之痛无人能理解,生活寂寞与孤独。(3)生指老人顽强的生命意志,老人在困境中顽强地生活。 (4)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王九被赵四打死,赵四也得病死去,人在命运的拨弄下变得无常,难以驾驭。 (本题6分,任答一点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