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血液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13053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醉与血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麻醉与血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麻醉与血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麻醉与血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麻醉与血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与血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与血液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醉与血液,Red cells,Platelets,plasma,组织氧供,凝血功能,一、红细胞异常对麻醉的影响,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增多 红细胞功能异常,贫血,贫血是许多疾病(如血液病、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VitB12、叶酸、铁缺乏所致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及脾功能亢进等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对机体的影响,RBC,组织 缺氧,呼吸,血中 氧浓度,2,3-DPG ,氧离曲线 右移,组织 摄氧能力,血液 粘滞性,血流 加速,心率,心输 出量,增加组织氧供,注意事项,治疗原发疾病 慢性失血及贫血者血容量基

2、本正常,术前应多次小量输血,使Hb达100g/L方可手术。 慢性失血性贫血伴低蛋白血症者(白蛋白低于30g/L),术前需补充白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 术前未纠正的严重贫血者,术中宜输红细胞、并根据失血量补血。,红细胞增多症,男性:RBC6.501012/L、Hb162g/L、HCT54% 女性:RBC 61012/L、Hb150g/L、HCT5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RBC可达 7-101012/L、Hb达180-240g/L、HCT达60%-80%,对机体的影响,HCT50%,增加血液粘滞度,血流缓慢,影响组织氧供,微循环障碍,血小板聚集,静脉血栓 各器官的栓塞,注意事项,术前准备:对骨髓增

3、生活跃者可采用32P选择性内照射法,控制Hb150g/L,HCT50%,则术中、术后并发症可明显减少 对于急诊或病情未控制者可采用放血法使HCT50%,每次放血200-300ml,HCT下降3%-6% 放血者应补充血浆或胶体维持正常血容量 手术期间应监测HCT,二、凝血系统异常对麻醉的影响,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异常 凝血因子异常 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出血,低血压,休克,(一)正常的凝血机制,体内的凝血过程是多种生物成份参与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血管壁的完整性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凝血因子等。,止血和凝血系统与抗凝血和纤溶系统 处于动态平衡,相互制约 维持血管内的血液不断循环流动

4、 即使血管局部有轻微损伤,既不会出血不止,也不会因局部止血而发生广泛血栓或栓塞,正常的凝血过程分为相互制约和平衡的两个方面,维持正常的止血及凝血功能,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和功能 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 正常的凝血因子活性,1、血管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血管壁内膜光滑 血管内皮细胞不与血浆成分反应,也不与血小板等反应,从而防止细胞(尤其是血小板)粘附凝集;,内皮细胞之间的粘合质紧密相连,阻止血液成分渗出血管外-屏障作用; 内皮细胞下层的结缔组织(如胶原、弹力纤维等)维持血管壁的张力。,当血管内皮受损后,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减慢或阻断血流(持续15-30s) 小血管可单独止血 大血管,血管收缩血流

5、减慢使血小板易于在局部粘附、聚集、有利于初期止血,2、血小板的作用,白色血栓,血小板再聚集,血管破损,血小板粘附 于暴露的胶原纤维,血小板激活 形态改变,血小板聚集,胶原纤维,二磷酸腺苷 (损伤的内皮细胞),微量凝血酶,血块收缩,激活血小板,血凝块,白色血栓,3、凝血因子的作用,血管壁损伤,血管收缩和血小板形成白色血栓达到初期止血的目的 凝血因子在伤口附近激活 受损的内皮细胞及释放出的组织因子(TF )及暴露的胶原纤维,分别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 形成牢固的纤维蛋白凝块,将血细胞网罗其中成为红色血栓,从而起到持续止血作用,血管壁的抗凝作用 纤溶系统 抗凝物质,未受损的血管部分血流维

6、持正常,正常止血的动态平衡,是保证与生命活动相容的止血过程,受损血管修复后 血凝块渐渐地溶解 局部血管再通,(二)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血块收缩时间 (clot retraction time ,CR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 APTT) 全血凝固时间(clotting time,CT)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 PT)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

7、e,ACT) 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弹性图监测(thrombelastography TEG),1948年由Harter发明,80年代用于临床。 血栓弹力图是血栓弹力仪描绘出的特殊图形。 可作为出血性疾病、血栓栓塞性疾病、血小板方面疾病的过筛试验。 近年来在肝移植、心肺转流、DIC等的凝血功能监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全面分析凝血形成反应和血块溶解的全过程的图形 可分析凝血异常的原因 动态地评估血小板与血浆凝血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它细胞成份对血浆因子活动的影响,具有动态性、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r值(反应时间):血液加入C

8、aCl2液后至幅达lmm的时间,相当于凝血活酶生成时间。 k值(凝固时间):从r值的终了至振幅达20mm时的时间,相当于凝血酶的生成时间。 ma值:血栓最大幅度(以mm表示),是图中最宽部分,与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的质与量有关。 m值(最大凝固时间):r值的终点至最大幅度的时间。,(三)围术期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1、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全:,血小板50 109 /L,手术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创面渗血增加,应视为手术禁忌。 血小板达40) 血浆代用品特别是右旋糖酐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四)常用的补充血小板和 凝血因子的血液制品,血小板,浓缩血小板用于血小板减少症 每输入200ml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10

9、-15109 /L 。 一个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50109 /L ,如果计划将血小板提高到80109 /L,需要数多少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FFP在6h内采集分离后储存在-18以下,含有全血中所有的凝血因子。 ASA推荐FFP可以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渗血,如严重的肝病、血友病、大量输血后的凝血因子缺乏等。 一般不用于扩容和营养支持治疗。,血浆凝血因子制剂,冷沉淀:每15mlFFP可提取含有凝血因子1u,纤维蛋白原250mg,第因子等。凝血酶复合物: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 因子浓缩物:适用于血友病A病人。,三、常见血液病的麻醉处理,贫血 红细胞增多症 需外科治疗的血液病 血友病

10、,麻醉前准备,仔细询问血液病的病史及日常生活中的异常出血史。 注意血液病患者(血友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隐匿症状,不应遗漏。 全面的血液学检查、病因治疗及全身支持治疗,麻醉前用药应注意避免皮下及肌肉注射 手术时的主要危险是出血及广泛渗血,因此术前应积极补充所缺损的凝血因子至最低需要量。 慢性血液病曾采用皮质激素治疗者,术前应用皮质激素准备。 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纠正贫血,皮质激素的应用,长期严重贫血病人,围术期容易肾上腺功能不全,麻醉前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防止:,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所致的低血压、休克 麻醉药物的变态反应 增强麻醉耐受性和安全性 氢化可的松100-400mg+睾丸素50-100m

11、g,各类血液病病人对麻醉药的耐受性均较差。 吸入麻醉药安氟醚、氟烷在深麻醉时均可增加纤溶的活性。 神经阻滞可因穿刺损伤形成局部血肿。 椎管内麻醉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及硬膜外血肿 腰麻创伤小于硬膜外阻滞,对下腹部以下手术可考虑采用腰麻,麻醉选择,气管插管时应注意口腔粘膜的损伤,以免形成血肿而致呼吸道梗阻。 缺氧、酸中毒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渗血,应避免。 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潘生丁等,应于术前停药一周后方可行手术。,需外科治疗的血液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贫血和血小板低 血小板计数20109/L-自发性出血 低于50109/L创伤

12、时-异常出血,术前准备,输新鲜血,使Hb80g/L、血小板50109/L。每输入200ml血小板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10-15 109 /L,单纯脾切除术可在腰麻下完成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应选用全麻,麻醉选择,注意事项,脾功能亢进者因肝功能差,病情远较其余疾病复杂,术前应进行保肝治疗 术中失血应补以新鲜血。 脾切除术后常有短暂的血小板增高,甚至超过1000109/L(100万/mm3),应警惕血管栓塞的发生,f,血友病,属于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现已知有血友病甲、乙、丙,分别缺乏凝血因子、,其中85%为血友病甲的患者。 治疗的病人中约7%10%血中出现抗体及因子的抑制因子。,手术时的主要危险是出血及广泛渗血 仔细询问血液病的病史非常重要,手术时血浆中凝血因子(抗血友病因子,AHF)须达血浆正常水平的30%始可控制出血。 AHF的半衰期为10-12小时,一般于手术前1.5小时补充AHF,而后每8-12小时给予维持量。 小手术如拔牙需维持给药24小时,而关节手术则需维持给药达数周(即至伤口愈合的10-14天),血浆中因子浓度需维持在1020。,以血液代替浓缩的因子时,因库存血中因子随库存时间延长而减少,1天时为原有水平的70%,1周、2周、3周时分别为原有水平的50%、40%、20%。,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