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78190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812887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78190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78190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78190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78190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78190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7819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78190(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病虫害防治,主要葡萄病害识别与防治主要葡萄虫害识别与防治,我国葡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在世界上葡萄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葡萄的消费量也不断增加,从而对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葡萄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水果(酿酒等),然而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病虫的侵害。在我国已知的虫害有100多种,已知的病害也有近百种。这些病虫害每年都会给葡萄的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有些种类还可以导致葡萄毁灭性的损失。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葡萄生产中十分重要的工作。,葡萄的病害,葡萄果实的病害主要有黒

2、痘病、白腐病、房枯病、炭疽病、黑霉病等,这些病害除了可以危害果实外,还可以危害卷须,叶片和茎蔓。但是以侵害果实危害最大。,最重要的是防治, 而不是得病了才想起治疗。,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葡萄病害,不用药防治病害的葡萄几乎没有商品产量,来年也没有,黒痘病(萎缩病):黒痘病是这些病害中发生最早的一种。主要侵害幼嫩的组织。 危害的部位:,穗轴,果粒,果 粒,新 稍,叶 片,流行特点:以菌丝体在病枝梢、病果及病叶上越冬。菌丝的生活力强,在病组织中能存活3-5年的时间。第二年5月份的时候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初次侵染。当病菌侵入组织后要潜伏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症状。这段时间的长短视环境条的不同而

3、不同。 与温度的关系:160C下需5天21OC下需3天适宜温度为24-30OC,超过30OC发病受到抑制。因此该病一般在夏初和秋季发生。 与湿度的关系:病菌孢子在降雨后才散发并传播,但是只有组织表面保持有水12小时以上分生孢子才会正常萌发侵染。,发病原因: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通风透光不好,以及施氮肥过多等都会使病害加重。,白腐病危害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危害部位:,流行特点:无论果、叶或者新稍感病后都会出现密密麻麻灰白色的小点。,分生孢子主要通过伤口或自然空口进入组织中。暴雨会使植株出现很多伤口,因而在每次暴雨以后都会出现一发病高峰。白腐病在幼果期即可发生,但是在着色成熟后

4、感病性大大增加。所以越接近成熟期发病越重。一般情况下雨水来的早、雨水多的年份发病就早、重。,白腐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落入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这些在土壤中的病菌至少可以存活2-3年以上。来年初夏分生孢子通过雨水的飞溅,风雨或者由昆虫传到葡萄上,其中以雨水的飞溅为主。因此在葡萄架上越靠近地面的果穗发病越重。越近顶端发病越轻。 与温度的关系:13-40OC范围内孢子都可以萌发24-30OC是孢子萌发和侵染的最适温度。 与湿度的关系:95%以上因而高温高湿是白腐病的发病条件。,房枯病(穗枯病)这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病害,侵害果穗时也造成果穗腐烂,干枯,烂粒不宜脱落,干枯以后仍然挂在树上。 危害

5、症状:,一般不侵染新稍。,流行特点:一般感病的果粒上会有一层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病原菌在病果病叶上落入土壤中进行越冬。 来年3-7月份散发出病菌孢子,再通过风雨传播到寄主上。,炭疽病(晚腐病)上面介绍的三种病害在幼果期就开始发病,而炭疽病要在开始着色或接近成熟是开始发病。,症状:侵染幼果后在表皮上形成黑色圆形病斑,但此时的病斑既不扩大也不产生分生孢子。并不只限于表皮。后期形成如下图:,当发病严重时可发展到整个果穗,果粒软腐,容易脱落。有时可以干缩成僵果。 还会危害穗轴,造成整个果穗干枯脱落,还可以危害叶片和卷须,但一般不会对树体产生大的妨碍。,流行特点:菌丝体在枝蔓、僵果和病上进行越冬。来

6、年下雨就会萌发进行侵害。借助风雨和昆虫进行传播。通过伤口和自然空口进侵入。有一定的潜伏期:侵入到幼果中潜伏期一般20天以上成熟期侵入一般只需4天就可发病。 发生的适宜温度在:25-28OC湿度是最重要的,在7-8月份的雨季是病害发生的盛期。一般发生在下部果穗。,着色后在病部形成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当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粉红色的粘状物。这一症状是炭疽病所特有的。,发病原因:1 沙土地发病请,土壤粘性大发病中2 株行距小,密度大发病重。3 地势低洼,植株生长衰弱发病重。,防治措施 1 清楚葡萄园中的残体 2 喷施病害铲除剂(土壤表面)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4-5度石硫合剂30

7、0倍液喷施枝蔓。白腐病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使用五氯酚钠进行预防,以喷施地面,以湿润地面为准。或者福美双,硫磺粉,碳酸钙混合进行撒施。,生长季节防治:黒痘病在葡萄展叶后,开花前和落花后各喷一遍。其他三种病害则是在坐果以后进行防治。 4 以上四种病害的防治药剂有甲基拖布津,百菌清,福美双,多菌灵,代森锰锌波尔多液等药剂。,农业防治:清除病果,对葡萄园进行秋翻,使地面病果埋入土中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整枝、绑蔓、摘心,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节水灌溉,降低湿度。 药剂防治:葡萄出土后上架前,剥掉老皮。在萌芽成绒球期时,喷一次3度波美石硫合剂,从幼果期开始施药,采收前半个月内停止用药。药剂可以用:炭

8、息1500倍液、天沐5000倍液、秋福3000倍液、 苯醚甲环唑3000倍液。,防治炭疽病,霜霉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小的水渍状部分,病部颜色变浅,后变为褐色、多角型的病斑。潮湿时,背面有白色的霜霉状的霉层。发病条件:温度20摄氏度左右、湿度大的地方容易发生。有试验表明,含钙量比较大的,抗病性强;老叶抗病性比较强;地势较低的地区病害相对较重。,葡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防治方法 1、清除病源。把枯枝烂叶及时带出田外,集中进行烧毁。 2、早春萌芽前,应该在树体和地面喷布35度的石硫合剂,对病害和虫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及时的清理棚膜上的灰

9、尘,增强透光度;加强肥水管理,施肥上避免偏施某种肥。 4、药剂防治。一定要在发病前期防治,一旦发病防治就很难了。一般防治时期从葡萄展叶到发病之前。第一次打药非常重要,根据打药的间隔和次数要根据病情的发展确定,但是不论病情怎样,只打12次是不行的。 (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预防剂在防治时可以打,治疗时期应用中保霜克、霜霉疫净等),对于鲜食水果, 不污染果面,水乳剂特点: 由原药、部分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相当量的水组成。实质上是水包油,外观不透明。水乳剂减少了有机溶剂,降低了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是农药剂型发展的一个方向。,灰霉病花序、穗轴、幼果及果实,发病特征:果实多在近成熟期和贮藏期发病,先产生

10、淡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扩展全果,使果实软化霉烂。花序发病初期好似热水烫过,后变暗褐色,病部组织软腐。穗轴感病后,变成黑褐色,有时病斑上产生黑色块状的菌核,发病规律:灰霉病一年有两次发病期,第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前后)主要危害花序。第二次果实着色至成熟期。果园氮肥过多,枝叶徒长,夏季修剪不及时、枝叶郁闭,空气湿度大,也容易发生,葡萄灰霉病,农业防治:注意土壤排水,合理灌溉,降低湿度,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在秋季落叶和冻剪时,彻底清扫枯枝病叶,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休眠期全园喷洒5度波美,石硫合剂,花期7天,花后3-5天,喷洒施灰乐1000倍液,湿度大的地区在封穗前、转色期及成熟期也要加强防治。

11、,葡萄杀菌剂的使用原则:,药剂要适时适量的用药。首先要弄清是什么病,对病治疗,有针对性的选择用什么药。 预防为主。第一次打药的时间非常重要,一定不能等到看见病害,才打药,这样往往防治不住。一般没发生之前就要开始打药。 打药次数。打药要多次,不是一次两次就能防治住的。倍数要适量,不要过大。这两方面要视病情而定。 打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不能只用一种药,容易产生抗性而效果不好 打药时间。尽量避免中午打药,最好是上午8、9点,下午4、5点左右可以打药,相比之下,下午打药要好一些 打药的程度为正面和背面都打到,着药均匀,刚要流还没流下的时候比较好。,生理裂果病,葡萄生长中期缺钾、缺钙 雨季葡萄园内积水 葡

12、萄果实迅速膨大和着色期昼夜温差过大,生理裂果防治方法,葡萄疏果后,增施、勤施磷钾肥和及时补钙(锌)在雨季做好园内排水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增施氨基酸或黄腐酸钾,增强葡萄抗寒、 抗温差能力,形成原因,葡萄缺素症,缺镁基部老叶开始,叶脉间失绿,缺硼“珍珠粒”,缺铁幼叶失绿叶片黄化,除草剂药害,虫害防治,严禁使用高毒农药,使用低毒、生物农药 要针对虫害对症下药,不能盲目用药,浓度等要遵照标签。,二十八星 瓢虫,盲蝽蟓,芫菁,蝽,瓢甲敌施药方法:,1、用药量:每壶水加药20毫升。 2、防治盲蝽蟓等早上或傍晚 。 3、防治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于傍晚用药。,葡萄红蜘蛛(短须螨 ),茶黄螨为害症状,茶黄螨为害症状,茶黄螨为害症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