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语言学第二章4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1215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论语言学第二章4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理论语言学第二章4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理论语言学第二章4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理论语言学第二章4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理论语言学第二章4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论语言学第二章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论语言学第二章4(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语言调查,本节主要内容 一. 语言调查概说 二. 语言调查的类型和作用 三. 语言调查的准备工作 四. 语言调查的实质性阶段 五. 调查报告的撰写 六. 中国大陆的语言调查和描写,一.语言调查概说语言调查是描写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工作步骤。但要注意的是:1. 在描写主义语言学出现之前语言调查工作就已经存在。如杨雄的方言、帕拉斯的世界语言比较词汇等。 2. 语言调查不限于提炼语言系统,所有与语言相关的现象都可以采用调查的方式进行程度不等的研究。3. 语言调查不限于田野工作(field works),案头工作也可能包含着对语言现象的调查。语料库语言学不是一个学科,而仅仅是语料调查方式的改进。4

2、. 语言调查可以从其他学科借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比如,多用于社会语言学的问卷调查现在已为越来越多领域的语言学者所采用。本节主要讨论以描写语言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田野调查工作。,二. 语言调查的作用及其类型(一)语言调查的作用1. 语言调查的基本作用语言调查的基本作用就是搜集语言材料及相关的数据。2. 语言调查的间接作用陈其光先生在语言调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一书中将语言调查的作用(或目的)归纳如下:(1)描写语言结构 (2)了解语言的内部差异(3)发现语言的演变规律,(4)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5)发展语言理论(6)抢救正在消亡的语言(7)通过语言了解自然界 (8)通过语言了解社会(9)识别

3、民族成分 (10)创造文字(11)传播宗教 (12)识别罪犯(13)创作文艺作品以上除了第一项与语言调查的直接作用有关以外,其他的都是调查的间接作用。,(二)语言调查的类型1.按语种分类A. 单语种调查 B. 多语种调查2. 按调查的范围分类A. 单一语言或方言的系统调查B. 特定地域或群体的语言的普查C. 语言现象的专项调查3. 其他A. 直接调查和间接调查B. 田野调查和非田野调查,田野调查又称实地调查,根据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这种调查方式有如下优点:第一,选择理想的发音人有较大的余地;第二,有利于了解本地方言的异同;第三,有利于补充或核对纪录的内容;第四,

4、便于了解一种方言的地方文化背景; 第五,有利于获得对本地方言的感性认识。,三. 语言调查的准备工作调查的目的、对象不同,调查的准备工作也有所不同。比如语言现象的专项调查,就需要对所调查语言现象现有的研究成果有充分的了解,对所调查语言的其他相关现象也应有尽可能多全面的认识。再如,语言普查必须有一个准备较为充分的调查预案,就调查的范围、项目、要求等做尽可能详尽的说明,等等。下面以描写语言结构或语言系统为例具体讨论一下语言调查的准备工作。,(一)调查工作的基本前提1. 明确调查的对象I. 选择某种语言或方言作为调查对象。II. 如果被选定的语言有方言分歧,或选定的方言有次方言或土语分歧,则需要确定一

5、个代表点。2. 明确调查的目的比如调查该语言或方言的系统还是仅仅就某一现象展开专题调研。如果是前者,那么就需要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展开全面的语料搜集。,3. 明确调查的方式是田野调查还是非田野调查。田野调查需要前往该语言所在地进行,要求比较高。比如需要落实调查的差旅费,要对当地的人文地理有所了解,要有适当的途径与当地政府部门取得联系并尽可能得到当地相关部分的支持或配合等。非田野调查的方式也很多。比如通讯调查、非田野性的当地调查、代理调查等。,4. 确定调查时间这包括两个方面:I. 整个调查需要的时间长度,II. 什么时间前往确定好的调查点展开调查。5. 落实调查经费调查经费包括:

6、差旅费、被调查人的咨询费及相关人员的误工费、必须的设备费用等。当然还有自己的生活费用乃至必要的招待费用。,(二)调查人的案头准备工作1. 文献工作前人对该语言的纪录,此前有关该语言及相关语言的调查报告,该语言所在地的人文地理文献资料,等等。2. 调查大纲的制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语言调查,都要在调查之前拟定一个合适的调查大纲作为调查的起点。就特定语言或方言系统的调查而言,调查大纲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I. 音系词表或字表主要用于提炼语音系统。如汉语方言调查用的调查字表。,II. 词汇表涉及到核心词、基本词或常用词等。III. 语法用例涉及到词类、语法范畴、词组结构、句型、句类和句式、复句等。IV.

7、 长篇语料A. 尽可能多的会话材料B. 尽可能的篇幅不等的叙述材料若是故事性语料,要尽可能利用邻近社团或地区的民间故事作为调查的基础,以便比较或对比之用。C. 其它:韵文语料,熟语(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特殊表达方式(间接言语行为,比如委婉语、套话等),其他语体语料。,(三)出发前必需品的准备工作1. 随身所带证件如身份证、介绍信、边防证等。2. 生活必需品的准备长途旅行用品 如药品、雨具、照明用具(备足电池)等。野外露宿用品 如睡袋、防寒服等。 3. 工作必需品的准备录音设备、照相设备等4. 其他:地图、电话号码、有配图的辞书等。,四. 实质性调查阶段1. 摸查对象语言地域分布情况

8、,确定调查点;2. 选择被调查人或发音合作人;3. 语音调查和音系提取;4. 词汇调查;5. 语法调查;6. 话语材料的录音及转写;7. 方言排查与周边语言状况摸查;8. 其它。,(五)调查报告的撰写 1、调查报告是调查工作成果的总结概括。 2、调查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 (2)概括性 (3)叙实性 3、语言调查报告的构成 (1)题目、目录、前言、文中使用符号说明,其他 (2)正文 (3)结语 (4)附录、后记等 具体请参见李大勤苏龙语研究。,三、中国境内语言及方言调查现状,(一)汉语方言调查现状首先对方言研究进行理论概括的研究成果不多。其次,在大量方言研究文章中,报告方言事实的者居

9、多,缺乏理论上的分析和概括。几十年来方言研究发表了数千篇文章,出版了上百部专著。特别是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完成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问世,标志着汉语方言研究已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要求广大的方言研究工作者进一步提高提高理论素养,对已有的大量方言事实做出全面而又系统的理论概括,从而丰富普通语言学理论。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方言语法和方言词汇一样很难有现成的适合每一方言点的调查提纲。 现代语言学特别重视对语言现象的说明与解释。分析与解释是科学研究更高层次上的要求。要求有广博的学术基础。分析解释的基础是比较。事物在比较中显示其本质特征。方言研究需要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进行比较。重视方言的分析比较研究,无疑是今后方言研究的重点之一。,(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现状 (三)普通话的调查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