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贮藏技术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481207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贮藏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粮食贮藏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粮食贮藏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粮食贮藏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粮食贮藏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贮藏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贮藏技术(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粮食贮藏技术,教学要求,要求掌握粮食贮藏基本方法;熟悉主要原粮的贮藏、主要成品粮的贮藏;了解主要油料籽粒的贮藏。 重点内容:主要原粮的贮藏、主要成品粮的贮藏。 难点内容:粮食贮藏基本方法。,第一节 粮食贮藏的基本方法,一、常规贮藏 (一 ) 粮食干燥:干燥是粮食安全贮藏的首要条件。粮食的干燥常采用日光曝晒或机械烘干。 (二)入库 1、粮食入库要实行“五分开”:种类分开,好次分开,干潮分开,新陈分开,有虫无虫分开。 2、入库粮食的堆放:包装堆(通风桩、实桩)和散堆,(三) 通风管理: 1、自然通风:尽量达到降温和降湿的目的。2、机械通风 。 (四)密闭管理: 1、全仓密闭, 2、隔墙和

2、粮面压盖密闭, 3、囤套囤密闭, 4、塑料薄膜密闭 。,二、低温贮藏,低温贮藏的原理 1、低温对虫、螨的影响 低温可以抑制害虫和螨类的生长。 2、低温对霉菌的影响 低温下霉菌不能生长。 3、低温对贮藏品品质的影响 低温有效呼吸强度及其它分解作用所引起的产品的重量损失,保持产品成分的完整性和种子的生活力。,表1 害虫生长与温度关系,表2 不同水分的大麦、小麦防止霉菌生长所需的温度,三、缺氧贮藏,(一)缺氧贮藏的基本原理 1、防治害虫:O2浓度低于2或CO2浓度在4050,害虫很快窒息死亡。 2、抑菌防霉:霉菌为好氧菌,在缺氧下生长受到抑制。 3、降低贮藏品呼吸强度。 缺氧贮藏对低水分粮食基本没有

3、不良影响,但高水分粮食不能长期缺氧贮藏,否则会失去发芽能力,但可以适应短期缺氧贮藏。,表3 贮粮害虫在不同含氧量中全部致死的时间(天),(二)密封方法: PVC制作帐幕整理粮面密封粮堆。 (三)脱氧:粮堆脱氧的方法有自然脱氧、辅助脱氧、抽氧充氮、充二氧化碳排氧、燃烧循环脱氧、燃烧制氮机充氮脱氧、分子筛富氮脱氧以及其它化学方法脱氧等。,四、化学保藏,一般只作为特定条件下的短期贮藏措施或临时抢救措施。 目前我国运用较多的是用磷化氢进行化学贮藏。,1、磷化氢化学贮藏 2、低氧低磷化氢化学贮藏 3、环氧乙烷化学贮藏 4、有机酸处理 5、食盐处理 6、漂白粉处理,五、地下仓贮藏,地下仓贮藏:利用地下相对

4、低而稳定的温度,为粮食提供良好的贮藏环境,是一种很好的贮藏方法。 可以利用天然洞穴或防空坑道,贮粮成本低。,第二节 主要原粮的贮藏,一、稻谷贮藏 1、稻谷贮藏特点:稻谷具有外壳保护,对虫霉危害与温湿影响有一定防护作用,在贮藏过程中稳定性较高。但稻谷萌发所需水量很低,约为2325%,因此在贮藏中如遇结露受潮、淋雨较易生芽;稻谷对高温的抗性较弱,经过夏季,往往陈化明显 。,2、稻谷在贮藏中的品质变化:发热发霉、结露、生芽与陈化。3、贮藏措施:适当干燥,低温密闭,秋后降温以及除杂净粮等。,表4 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二、小麦贮藏: 1、贮藏特点:小麦具有后熟期长,耐高温、吸湿性强等特点。大多数品种后熟

5、期在两个月左右。小麦无外壳保护。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麦蛾与米象。 2、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麦堆结顶与发热霉变。 3、贮藏措施:主要抓三大环节:一晒、二冻(利用自然低温)、三防虫。,三、 玉米贮藏: 1、贮藏特点:玉米由于胚大,带菌量多,破损粒多,因此较其他粮食难贮藏。 2、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霉变和虫害。 3、贮藏措施:干燥防霉、防治害虫、除杂净粮 。,四、蚕豆的贮藏: 1、贮藏的特点:蚕豆在贮藏期间易生虫,易发生豆粒变色。豆粒生虫变色后,发芽率显著下降,食用品质变劣,商品价值降低。危害蚕豆的害虫主要是蚕豆象。 2、贮藏措施:水分降至12.5%以下,田间防治害虫,低温避光密闭减少变色。,第

6、三节 主要成品粮的贮藏,一、大米贮藏: 1、贮藏特点:大米是稻谷加工去壳去皮之后的成品,因为其没有皮壳保护层,营养物质直接暴露在外,对外界温、湿、氧的影响比较敏感,吸湿性强,带菌量多。害虫、霉菌易于直接危害,此外,糠粉中所含的脂肪易于氧化分解,生成脂肪酸,使大米酸度增加。 2、贮藏中的品质变化:发热霉变与陈化。 3、贮藏措施:散堆为主,包装为辅,密闭为主,通风为辅的保管方法。尽量减少与外界空气接触的机会。,表5 大米的相对安全水分,主要成品粮的贮藏,二、面粉贮藏 1、贮藏特点:小麦去掉大部分皮与胚之后的成品。含有较多的面筋质。面粉的颗粒细小,与外界的接触面相对增大,吸湿能力强,利于霉菌繁殖,氧

7、化作用旺盛,而且容易压紧结实,导热不良,湿热容易积聚。面粉在保管中的主要不良变化是:发酸变苦,成团结块和发热霉变。 2、贮藏措施:合理堆放、密闭隔湿与严防虫害是面粉贮藏的三个关键环节。,三、玉米粉贮藏 脂肪含量高、含水量大,易受压结块、易霉变酸败变苦。 贮藏过程应降水去胚,合理堆放,通风降温。,第四节 主要油料籽粒的贮藏,一、油菜籽的贮藏: 1、贮藏特点:油菜籽皮薄,肉嫩,吸湿性强;胚成熟较早,在植株上具有发芽能力;籽粒细小,粮堆湿热不易消散,而且成熟收获时,雨水多湿度大,容易形成吸湿生芽和发热霉变。 2、贮藏措施:充分干燥降水,是油菜籽安全保管的关键。,主要油料籽粒的贮藏,二、大豆贮藏: 1

8、、贮藏特点:大豆含有较多的脂肪,其贮藏稳定性比谷类粮食差。在贮藏中的变化,除一般粮食常见的生虫、结露、发热、生霉之外,还存在走油红变与品质降低等问题。走油红变是品质严重恶化的表现;品质降低主要是蛋白质变性、酸价增加和丧失发芽力。大豆走油红变是贮藏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变化。 2、贮藏措施:着重抓好干燥降水、防潮散湿、防止虫害。,主要油料籽粒的贮藏,三、花生的贮藏: 1、贮藏特点:花生包括带壳的花生果与去壳的花生仁。花生含大量蛋白质和脂肪,吸湿性强,易受高温、潮湿、阳光、氧气的不良影响。花生果是有壳保护,可以烘晒降水。贮藏稳定性较好;花生仁皮薄质嫩,烘干时易发生焦斑,阳光曝晒时容易裂皮变色,贮藏期间易走油酸败,稳定性比较差。花生在贮藏中的品质变化,主要是生霉、变色、走油和发芽力降低。 2、贮藏措施:及时干燥和低温密闭。,四、芝麻的贮藏 吸湿性强,含杂量高,易发热霉变。 控制水分和杂质。,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 1、谷类粮食和豆类粮食贮藏是否可以贮藏在一起? 习题: 1、简述粮食贮藏的基本方法。 2、简述稻谷和小麦贮藏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