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的认知与风险控制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10161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隐患的认知与风险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隐患的认知与风险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隐患的认知与风险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隐患的认知与风险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隐患的认知与风险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隐患的认知与风险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隐患的认知与风险控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现场安全隐患认识 与风险控制,风险来自于“危险源”,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它损失的 根源 或 状态 。,根源危险源 (能量),状态危险源 (措施),能量转移理论,能量转移理论认为:正常情况下能量和危险物质是在有效的屏蔽中做有序的流动,事故是由于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无控制释放和转移造成了人员、设备和环境的破坏。 1961年吉布森(Gibson)和哈登(Hadden),两类危险源之间的关系,第一类危险源:老虎(生物能),第二类危险源:笼子无法约束老虎,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如:工作中发电机、变压器,油罐等;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如:

2、电梯、绞手架、飞机等; 能量载体。如带电的导体、行驶中的车辆等;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 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 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易爆物质等; 生产、加工、贮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如:带电体、高温物体等。,第一类危险源例举,请描述出图中所存在的两类危险源,电能热能,无绝缘、未隔离,化学能势能,化学能,势能,化学能热能,动能,无防火、无屏蔽,无防护、无防漏,无防护、无警示,无防护、无警示,无消防措施,防止能量转移的方法,第一

3、类危险源:老虎(生物能),第二类危险源:笼子无法约束老虎,思考: 如果不能将老虎消灭(能量主体),那就要考虑一下什么情况下老虎会窜出屏障并伤害到人,并且加以有较预防。,防止能量转移的方法,能源代替: 电力替代、燃料替代、无危险试剂; 限制能量:转动速度,用低电压设备, 防止蓄积:控制可燃气体浓度、静电接地 防止释放:如密封,绝缘,用安全带等; 延缓释放:如安全阀,放空、爆破膜,减振; 人与能量间增加屏蔽:防火门,防爆墙,防护栏,警示标志,防护镜,耳罩等; 能量上增加屏蔽:转动设备防护罩,安装消声器等。,如何控制风险?,无事故!,工作,“避免失误 失误情况下无害化 事故状态下减少损失“的处理原则

4、,通过改进管理体系要素 阻止事故发生,通过改善工作条件 阻止事故发生,通过提高人的素质 阻止事故发生,通过本质安全设计阻止,通过HSE设施设备,危险源定义指导LEC法进行风险评估案例,下制料车间一控制柜安装在平台上,当有人在下面维修或日常检查时,如上面直接开启,则会有安全隐患。,现象一:,根源危险源:,由电能经过大功率电机转换产生机械能(旋转)。,状态危险源:,物的缺陷:控制柜位置无法观察到设备的运行状态。 人的失误:因不利于观察设备状态而导致员工操作失误。,预防措施:,L=3(可能但不经常) E=2(每月一次暴露,维修时) C=7 (严重、重伤) D=42(一般危险,需要注意),若不针对设备现状进行改动,则需注意以下几方面改善要求(要求3条以上): 1、.; 2、.; 3、.; 4、.;,LEC法分析:,注:伤害严重程度需参照设备释放出的能量大小来判断。,注:可能性需参照现有安全程序执行情况与技术措施有效情况来判断。,(注:一切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预防措施,都是不全面和可靠的。人是不可靠的,设备本质安全不能依赖员工的自律。自律性好的员工只能降低一定程度的事故发生可能性。),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