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05988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甘肃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甘肃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甘肃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甘肃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第十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2)内容: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民政府主席。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作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标志:开国大典。

2、 (2)意义:国内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国际意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二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19501952年) 1.西藏和平解放,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抗美援朝,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土地改革 (1)概况(2)意义:彻底摧毁了封

3、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三工业化的起步(19531957年) 1.第一个五年计划,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四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农业,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手工业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一,考点二,考

4、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4.三大改造的意义 (1)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五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1966年) 1.中共八大,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3.失误 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动。,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4.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考点一

5、,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六“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一新中国的成立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区别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政府领导人就职,决定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它标志着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对“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认识 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

6、大山”的压迫,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是一个旧时代结束的标志,又是一个新时代开始的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是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1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解放南京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答案:C 解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排除A项;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排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务,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7、时期;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圆满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光荣历史使命,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排除D项。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二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特点及目的 (1)特点:土地改革采取了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方法。 (2)目的: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使中农的,考法三,2.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2(2干图片中“一九五一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考法一

8、,考法二,考法三,考法三三大改造,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三,例3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导致这些数据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实施三大改造 D.掀起“大跃进”运动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6年”“加入农业合作社”“加入手工业合作社”“公私合营”可知,这是指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选C项。,1,2,3,4,5,6,7,1.(2017

9、·甘肃兰州)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 B. C. D.,答案,1,2,3,4,5,6,7,2.(2017&#7.8%;1957年的国民收入8.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D.“一五”计划的实施,答案,1,2,3,4,5,6,7,3.(2017·甘肃天水)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0、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答案,1,2,3,4,5,6,7,4.(2017·甘肃天水)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样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历史学家将会对他的事业和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作出估价。”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包括( ) 推翻了清政府 建立了新中国 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6,7,5.(2017·甘肃天水)促使新中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11、(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三大改造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解析,1,2,3,4,5,6,7,6.(2016·甘肃兰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答案,1,2,3,4,5,6,7,7.(2017·甘肃天水,节选)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之路可以用“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毛泽东、邓小平。 (1)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确到年月日)。 参考答案: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主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参考答案:五四运动。三大改造的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