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80480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空气、生物样品中有害金属元素测定概论,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所汤 鋆,“有害元素“ harmful element在学术中的解释,有害元素是指不为生物所必需如汞、镉、铅等不具备任何生理功能相反影响生物生长,以及如铜、锌、锰、镍等在高离子浓度下,具有明显毒性的元素,这些元素造成的污染又称为重金属污染,测定金属元素的仪器设备和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原子荧光光谱 -原子荧光光度计(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nduc

2、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ry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测定金属元素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测定金属元素的仪器设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定量分析依据 AAS定量分析依据Lambert-Beer定律。光源辐射某元素的共振线光强为I0 ,通过厚度L浓度C的该元素 原子蒸气层时,透过光强减弱为I。 原则上:公式中C应为基态原子的浓度,因在一般原子化温度 下,绝大多数原子处于基态,可直接以总原子浓度替代,并间 接表示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可用

3、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入射狭缝;2-出射狭缝;3-光电倍增管;4-光栅,分为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检测与显示系统。,原子荧光光谱的分析基本原理,原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 迁到较高能级,然后又跃迁回到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 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原子荧光。 原子荧光为光致发光,二次发光,激发光源停止时,再发 射过程立即停止。 If = kC,原子荧光光谱仪器组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原理,是以等离子体为激发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可进行多元素的同时测定。样品由载气(氩气)引入雾化系统进行雾化后,以气溶胶形式进入等离子体的轴向

4、通道,在高温和惰性气氛中被充分蒸发、原子化、电离和激发,发射出所含元素的特征谱线。根据特征谱线的存在与否,鉴别样品中是否含有某种元素(定性分析);根据特征谱线强度确定样品中相应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原理,待测物质以气溶胶或气体形式进入高频电场,在快速变化(约27M)的电场作用下形成离子,MM+。取样锥和截取锥内负气压将所形成的离子吸入到一个真空室,离子在水平电场作用下进入垂直方向的四极杆电场,在垂直变化的电场作用下,各种离子按其质荷比m/Z被分离出来,进入检测器被计数。根据计数结果可计算出被测样品的浓度。,食品、空气样品中常见的有害金属元素,食品中常见的为:铅、镉、砷

5、、汞、铝 饮用水中常见的为:铅、镉、砷、汞、铝、铊等 空气中有一定的界定,不能一概而论,实验用水,国家标准GB668286规定了三个净化水标准。 2. 实验用器皿:必须用20%-30%的硝酸溶液浸泡24h后用蒸馏或去离子水洗净方可使用 实验用试剂:优级纯(G.R.)、分析纯(A.R.)、化学纯(C.P.) 高纯物质(基准试剂、标准溶液),元素检测对实验的一般要求,元素检测的关键步骤 -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分解制备的要求 称取的固体样品已经干燥并是均匀的具有代表性的 样品中待测元素完全分解进入溶液(能用酸溶解的要尽量用酸溶解,碱溶费时、试剂用量大) 无论是湿法或干法灰化,都要避免损失 试液黏度和

6、其溶解性总固体要尽量小,控制适宜的酸度。 如使用分离富集,则要完全,样品处理技术 湿法消解 干法灰化 高压消解 微波消解,元素检测的应用 -样品前处理方法,破坏有机物-高温干灰化-低温干灰化-湿法灰化-水解法-密闭体系燃烧法-酵母发酵分解法,分离与富集-离心与沉淀-蒸馏与挥发-溶剂萃取-离子交换-生成氢化物,食品湿法消解中常用的无机酸,盐酸(HCl)-应估计到一些易挥发金属氯化物(As、Sb、Sn、Se、Te、Ge、Hg)潜在挥发损失硝酸(HNO3 )-通常用HNO3来分解各种金属、合金及消解有机物质(如生物样品),是一种强氧化剂,注意钝化问题高氯酸(HCLO4) -HCLO4是已知的最强的无

7、机酸之一,热的浓HCLO4是强氧化剂,它将和有机化合物发生强烈(爆炸)反应 -经常使用HCLO4来驱赶HCL、HNO3和HF -在用HCLO4分解样品中,可能会有10%左右的Cr以CrOCL3的形式挥发掉,干法灰化,灰化辅助剂 Mg(NO3)2 H2SO4 HNO3 灰化试剂等级 AnalaR 使用的容器-坩埚 ceramic platinum,注意易挥发组份的损失 虽然容易损失,但是前处理简单,污染少。特别是在做食品中钙元素的检测时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加压消解,各种试样 geological / organics快速的消解技术无易挥发组份的损失,湿法酸消化 试样密封 使用的容器-“压力溶弹”

8、teflon crucible interior steel exterior,微波消解,湿法酸消化 试样密封 使用的容器- 微波消解罐 teflon interior specialist design 方法 high frequency microwaves temperatures 100-250 OC increased pressure 较宽范围的样品 速度快 无损失,样品的预处理,高温干灰化 特点:能灰化大量样品、方法简单、试剂沾污少空白低,但对于低沸点的元素常有损失 灰化辅助剂的使用,可促使有机物的分解和提高金属元素的回收率 (在确保灰助剂有良好空白的前提下,一般来说不建议经常使

9、用,具我们的经验来看,以做铅为例,在500下灰化3小时,可达最佳消化效果,回收率在90%-95%之间)见右图低温干灰化,样品的预处理,经典 湿法消化 特点:氧化分解法,与干法灰化依靠高温不同,它依靠氧化剂的强氧化能力来分解样品有机物,具有适应性强、快速、损失小但试剂用量大,空白高。 注意事项:1.石墨炉检测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高氯酸.2.硫酸是建议不要用的,样品的预处理,密闭体系消解法常用有压力溶弹法和微波消解法。 压力溶弹法-可在密闭的聚四氟乙烯消化弹中进行酸消解,通常在120下3小时可完成.损失少,试剂用量少微波消解法-快速,准确,样品的预处理,分离与富集方法 分离和富集是两个不同概念的名词,

10、但实际上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同一个系统,就是说有了分离即就有富集,反之富集也就是通过分离。一个样品的基本物质是其组成的基本部分,占了绝大的百分比。而这些基本物质往往不是要求测定的元素。为此,将基体元素和待测元素分离。分离不但除去了由基体元素产生的基体效应,而且同时使分析溶液达到了预富集的作用,在实际的分析测试工作中,面对的试样都是较为复杂的。 1试样中有其它组分与欲测组分共存, 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 控制测定条件来消除干扰; 加入掩蔽剂消除干扰 采用分离的方法 2欲测组分含量太低。试样中欲测组分含量太低,需采取富集的方法,以提高浓度。富集过程也是分离过程.,一、分离与富集的意义,二、分离与富集在

11、分析测试工作中的作用,1将被测组分从复杂体系中分离出来后测定; 2把对测定有干扰的组分分离除去; 3将性质相近的组分相互分开; 4把微量或痕量的待测组分通过分离达到富集的目的。,1、分离要完全,即共存组分不干扰测定; 2、被测组分损失小至可忽略; 3、分离方法简便,易操作 4、分离效果好。,三、对分离的要求,分离效率的表示:回收率。,四、分离效率的衡量,一、沉淀分离法二、溶剂萃取分离法三、离子交换分离法,定量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一、沉淀分离法,1定义 沉淀分离法是利用沉淀反应有选择地沉淀某些离子,而其它离子则留于溶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在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待测组分沉

12、淀出来,或将干扰组分沉淀除去,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2沉淀分离法的特点,(1)操作较繁琐且费时,沉淀分离需经过过滤、洗涤等手续; (2) 分离选择性较差某些组分的沉淀,分离不完全。改进: (1)加快过滤、洗涤速度; (2)使用选择性较好的有机沉淀剂,提高了分离效率;沉淀分离法在分析化学中仍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3沉淀分离法的适用范围,(1)沉淀分离通常用于较大量或中等含量(一般0.01mol/L)而以剩 余被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为沉淀完全的标志。 (2)在低含量分析中,沉淀分离主要是利用共沉淀现象将痕量组分分 离或富集。,4沉淀分离法分类,沉淀法中主要包括:沉淀分离法和共沉淀分

13、离法 。 两种方法的区别主要是:沉淀分离法主要使用于常量组分的分 离;而共沉淀分离法主要使用于痕量组分的分离和富集。,5常用的沉淀试剂及分离方法,(1)常用的沉淀试剂 无机沉淀剂 氢氧化物、硫化物、其它沉淀剂等。 有机沉淀剂 草酸、铜试剂、铜铁试剂等。,(2)常用的分离方法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法 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法,Pd2+离子附着在CaCO3沉淀的表面,形成共沉淀。,2共沉淀过程示意图,3共沉淀剂要求及分类,(1) 沉淀剂要求 要求对欲富集的痕量组分回收率高。要求共沉淀剂不干扰待富集组分的测定。 (2)沉淀剂的分类无机共沉淀剂 有机共沉淀剂, 无机共沉淀剂,1 氢氧化物沉淀:如,Fe(O

14、H)3,Al(OH)3,MnO(OH)2等,主要利用表面吸附作用使痕量金属离子共沉淀。 2 硫化物沉淀:如,PbS、HgS等,共沉淀是除吸附、吸留作用外还有后沉淀作用。 3 某些晶形沉淀:如,BaSO4,SrSO4,SrCO3等,可与生成相似晶格的离子形成混晶(如BaSO4-RaSO4、BaSO4-PbSO4等)而共沉淀。 很少使用,选择性不高,而且往往干扰以后的测定, 有机共沉淀剂,表5-6 有机共沉淀剂, 有机共沉淀剂优点,1 沉淀剂可以灼烧除去,不干扰以后的测定; 2 表面吸附小,选择性高; 3 分子摩尔质量大,体积大,利于富集痕量组分,A) 萃取(除去)基本元素 测定氧化铀(U3O8)

15、中杂质元素时,可将U3O8溶于硝酸中,用磷酸三丁脂(TBP)在分液漏斗中萃取除去基体UO2(NO3)2,铀转移入有机相中,待测元素(杂质元素)仍留在水相中,进行分析 。 B) 萃取分析元素 在测定海水中的痕量元素Pb、Zn、Cd、Ni、Mn、Fe、V时,可用铜试剂(DDTC)-氯仿把海水中的上述元素提取到有机相中,挥发并破坏有机相,残渣用酸溶解后待测。,二、溶液萃取法,应用:用螯合树脂分离水样(地面水、海水、废水等)中的微量元素,通常在交换柱中进行的,即所谓的柱式法,也有采用平衡法,即将一定量的树脂加到酸度已调节好的样品溶液中,振荡一定时间,交换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树脂分离。,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16、分离与富集,分离和预富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分离、富集步骤要少,操作要简便,便于掌握操作。最好将分离富集与样品分解结合起来,在分解的过程中即起了分离的作用。 在分离富集过程中待测元素全部被富集,不得损失,而基本元素在不影响测定的前提下不必完全干净地分离掉。 分离富集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器皿绝对不能含有待测元素,以免污染。,实例: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2-2003),样品处理谷类除去外壳,磨碎,过20目筛,混匀。称取1.05.0g样品,置于石英或瓷坩埚中,加5ml硝酸,放置30分钟,小火蒸干,继续加热炭化,移到高温炉中,500 灰化1小时。取出冷却,再加1ml硝酸湿润灰分,小火蒸干,称取2g过硫酸铵,覆盖灰分,再移到高温炉,800 灰化20分钟,冷却后取出,以0.5%硫酸钠溶液少量多次洗入10ml容量瓶中,定容。同时做试剂空白。水产类取可食部分捣成匀浆。称取1.05.0g样品,置于石英或瓷坩埚中,然后按上述方法处理。乳、炼乳、乳粉、茶、咖啡称取2.0g混匀或磨碎样品,置于瓷坩埚中,加热炭化后,置于高温炉, 420 灰化3小时,放冷后加水少许,稍加热,然后加1ml1:1硝酸,加热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加水定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