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04053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9.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ppt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医学ppt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医学ppt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医学ppt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医学ppt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ppt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ppt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静脉/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诊断和治疗,为什么要重视深静脉血栓形成?,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念? 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 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1、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念?,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 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DVT 常导致肺动脉栓塞(PE)和血栓后综合征(PTS),严重者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严重下肢DVT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髂股静脉回流严重受阻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 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2、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脉性坏疽。,DVT 慢性期可发生PTS,发生率为20%50%。 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病 因,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ICU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 长期卧床、制动、血管损伤和(或)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 发生率差异很大(590)。 ICU患者的DVT多是无症状。 病情、血栓预防方法和检查手段的不同 重症患者转出ICU后仍属发生DVT的高危人群。 接受DVT预防的比率下降 住院和制动

3、时间较长有关,推荐意见1:ICU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应重视其危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1A)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如何发现和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1、DVT的临床表现? 2、 DVT的辅助检查? 3、 DVT的诊断流程?,1、DVT的临床表现?,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 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曲张。 可伴有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5。,严重下肢DVT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脉率加速。,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

4、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是一种常见而无症状的疾病。 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镇静与镇痛等影响,常使DVT临床表现更难以识别。 应用静脉造影,抗凝治疗后DVT的检出率仍为3l44。,ICU中DVT表现,推荐意见2:应警惕ICU患者无症状DVT的发生(1A)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DVT临床可能性评估,DVT的临床分期,急性期:急性期指发病后14d以内; 亚急性期:指发病1530d; 慢性期:发病30 d以后。,早期,2、 DVT的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浆D- 二聚体测定,高凝状态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CTV、MRV,

5、静脉造影,高凝状态检查,活化蛋白C抵抗率,凝血酶原G20210A的基因突变,蛋白C、蛋白S或抗凝血酶的水平,抗心磷脂抗体滴度和狼疮抗凝物等 如同时发现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易患因素,有助于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原发性因素所致临床上常以反复静脉血栓栓塞(VTE)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浆D- 二聚体测定,诊断急性DVT 的灵敏度较高(99%),500g/L(ELISA法)有重要参考价值。 特异性不强,受多种因素影响(手术、创伤、感染等)。 D-二聚体阴性并不能排除静脉血栓形成。,可用于急性VTE 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 的诊断、疗效评估、VTE 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准确性均较高

6、,是DVT 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查和监测 在超声检查前,按照DVT 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有DVT 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 如连续两次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于高、中度可能的患者,建议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但对小腿静脉DVT诊断的精确性较低,且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密切相关。,推荐意见3: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ICU患者DVT的常 规检查方法(1D)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螺旋CT静脉成像(CTV),CTV: 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缺点:增强扫描所用造影剂过敏和X线辐射限制了其反复用于随访检查

7、。,磁共振静脉成像(MRV),MRV: 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缺点:价格昂贵、体内有金属额患者受限制。,静脉造影,静脉造影诊断DVT较敏感,是诊断金标准。 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栓、血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 缺点:是有创性操作、需搬动患者及造影剂可能的肾损害。,3、 DVT的诊断流程?,如何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1、DVT的预防? 2、 DVT的抗凝治疗? 3、 DVT的溶栓治疗?,1、DVT的预防?,常规预防措施可减少ICU患者DVT的发生,改善不良预后,降低总治疗费用。 基本护理预防 抬高患肢,加强观察 避免下肢静脉

8、穿刺,特别是反复穿刺 避免脱水 规范下肢止血带的应用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尽早下床,被动运动,卧床、术毕即可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踝关节被动运动。尤其是左侧 人工挤压腓肠肌:避开伤口行从足部到大腿由远到近被动按摩(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30分/次,3次/d。 足踝关节旋转运动: 30次/组, 6组/d,,机械性预防,机械预防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不增加出血的风险,对于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具有很大的优势。,药物性预防,普通肝素(UFH) 低分子量肝素(LMWH) 维生素K拮抗剂(VKA) 华法林:最常用的长效抗凝药,起效慢,约需2周,不用于ICU患者急性期DVT的预防。,DVT预防的禁忌证,ICU患者

9、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推荐意见4;对于存在高出血风险的ICU患者,应采用机械方法预防DVT(1B);一旦高出血风险降低,应开始药物预防或联合机械预防方法(1C)。 推荐意见5:对于存在中度DVT风险并除外高出血风险的ICU患者,应采用LMWH或UFH预防。(1A) 推荐意见6:对于存在DVT高风险的ICU患者,宜采用LMWH预防。(2B) 通常710d,高危者30d 推荐意见7: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ICU患者DVT的预防。(1B),DVT的护理措施,绝对卧床休息1014d,抬高患肢2030、制动,禁止按摩、热敷、理疗及做剧烈运动,避免用力排便,以免造成栓子脱落,并发肺栓塞。 观察下

10、肢肿胀程度及皮肤温度、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记录,以判断疗效。,2、DVT的抗凝治疗,抗凝是DVT的基本治疗 常用药物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 直接II a因子抑制剂(如阿加曲班) 间接Xa因子抑制剂(如磺达肝葵钠) 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1、普通肝素,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一般采用静脉持续给药。 起始剂量为80100Ukg静脉注射,之后以1020Ukg静脉泵入。 每46小时根据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再做调整,使其延长至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 普通肝素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在使用的第36

11、日复查血小板计数,HIT诊断一旦成立,应停用。,出血不良反应少,HIT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 临床按体重给药,每次100Ukg,每2小时1次,皮下注射,肾功能不全者慎用。,2、低分子肝素,是长期抗凝治疗的主要口服药物 效果评估需监测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治疗剂量范围窄,个体差异大,药效易受食物和药物影响。 方法: 治疗首日常与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联合使用, 建议剂量为(2.56.0)mg/d 23 d后开始测定INR,当INR稳定在2.03.0并持续24h后停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继续华法林治疗。,3、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分子量小,能进入血栓内部,

12、对血栓中凝血酶抑制能力强于普通肝素。 治疗窗宽,安全性好,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少 对HIT及存在HIT风险的患者更适合。,4、直接II a因子抑制剂(如阿加曲班),剂量个体差异小,每日1次,无需监测。对肾功能影响小于低分子肝素。,5、间接Xa因子抑制剂(如磺达肝葵钠),剂量个体差异小,无需监测凝血功能 服用更加简便 单药治疗急性DVT与其标准治疗(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合用)疗效相当。,6、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指南推荐: 急性期DVT。建议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联合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在INR达标(23)且稳定24h后,停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也可以选用直接(或间接)Xa因子抑制

13、剂。 高度怀疑DVT者,如无禁忌,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可先行抗凝治疗,根据确诊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抗凝。 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普通肝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2012年,抗凝治疗指南推荐,3、DVT的溶栓治疗,导管接触性溶栓 有一定的优势,能显著提高血栓的溶解率,降低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 系统溶栓 血栓溶解率较导管接触性溶栓低,但对急性期DVT有一定效果,在部分患者能保留深静脉瓣膜功能,减少PTS发生。 溶栓治疗须检测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酶时间(TT),FG1.0 g/L应停药,TT应控制在用药前正常值的23倍。,溶栓药物,尿激酶最常用

14、对急性期血栓起效快,效果好,过敏反应少。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 溶栓剂量无统一标准 一般首剂4000 U/kg,30min内静脉注射,继以(60120)万ud,维持4872h,必要时持续57 d。,指南推荐: 对于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DVT患者,在全身情况好、预期生存期1年、出血风险较小的前提下。首选导管接触性溶栓。 如不具备导管溶栓的条件。可行系统性溶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2012年,溶栓指南推荐,DVT溶栓护理注意事项,注射部位:首选患肢静脉。止血带不宜捆扎过紧,最好选择静脉留置针,尽量减少注射次数,拔针时局部压迫510min。 疗效观察:q2h,患肢色泽、温度、感

15、觉、脉搏强度。 并发症观察:出血、肺栓塞,4、手术取栓,是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可迅速解除静脉梗阻。,常用Fogarty导管经股静脉取出髂静脉血栓,用挤压驱栓或顺行取栓清除股腘静脉血栓。,手术取栓指南推荐,指南推荐: 出现股青肿时,应立即手术取栓。 对于病史7d以内的中央型或混合型DVT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也可用手术取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2012年,5、DVT的长期治疗,DVT患者需长期抗凝等治疗以防止血栓蔓延和或血栓复发。 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等对预防复发有效。 维生素K拮抗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使INR维持在2

16、.03.0。需定期监测。,DVT疗程指南推荐,指南推荐: 对于继发于一过性危险因素的初发DVT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3个月; 危险因素不明的初发DVT患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至少612个月; 伴有癌症并首次发生的DVT,应用低分子肝素36个月后,长期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 对于有多次发作的DVT患者和易栓症患者,建议长期抗凝。但需定期进行风险效益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2012年,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概 述,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 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儿童CVST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7/100万据报道,其中新生儿占43,成人约为(34)/100万。,病 因,感染性:是儿童CVST的主要病因。 常见的相关感染包括中耳炎、乳突炎和脑膜炎等。 非感染性: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血栓前状态。 如蛋白C或蛋白S缺乏、凝血因子V、抗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原G20210基因突变等; 系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白塞病)、溃疡性结肠炎、脱水等。 约有1/4的无法找到明确的病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