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80034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安全技术,第二章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第二章 触电事故及安全防范技术,第一节 触电及救治 第二节 绝缘、屏蔽、安全间距防护 第三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第四节 漏电保护与特低电压,14:07,2,第一节 触电及救治,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统计资料表明:在工伤事故中,电气事故占有不少的比例。 以建筑施工死亡人数为例2005年全国建筑施工触电死亡人数占其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6.54%。 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14:07,3,电流的危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通过人体头部、脊髓和心脏

2、等器官的危害; 热效应会造成人体电灼伤; 化学效应会造成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 电磁场辐射会导致人头晕、乏力和神经衰弱。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2)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3) 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4) 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5) 触电者的身体状况;(6) 人体的电阻;(7)电压的大小;,14:07,4,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刺痛、 发麻。 平均(概率50%)男的:1.1MA;女的:0.7MA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平均(概率50%)男的:16MA;女的:10.5MA

3、最低(概率0.5)男的:9MA; 女的:6MA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 最小电流,14:07,5,电流的途径,不同的途径,危险性不同。但没有不危险的途径最危险的是:左手到脚 电流路径与通过人体心脏电流的比例关系个体特征-因人而异,健康状况、 健壮程度、性别、年龄,14:07,6,触电:人身接触带电体或接近高压带电体,使人的身体成为电流通路的一部分。 人体触电时,电流对人体会造成两种伤害: 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 50mA即可致命。 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烧伤、金属溅伤等。

4、,14:07,7,电击的类型,单相触电 电流:I= U / ( Rr+Ro),两相触电 电流:I= U / Rr;U可达线电压,14:07,8,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主要特征,灼伤 电烙印 皮肤金属化 机械性损伤 电光眼,14:07,9,电伤是指电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即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组织或器官的伤害。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电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对专业电工自身的安全而言,预防电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电伤的主要特征有: (1)

5、电烧伤,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2)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 (3)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4)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5)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电弧温度高达8900以上,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掉四肢及其他部位。大电流通过人体,也可能烘干、烧焦机体组织。高压电弧的烧伤较低压

6、电弧严重,直流电弧的烧伤较工频交流电弧严重。,14:07,10,心室纤维颤动当电流通过神经纤维刺激到肌肉时,肌肉即要收缩。心脏本身具有工作过程所需的电动势,形成心脏各个区域按正确顺序有节奏运动的控制电信号。这个电信号的平均电压为11.6mV,心脏的一个博动周期约为0.75s。 当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和通过时间超过某个限值时,心脏正常博动的电信号便受到干扰而被打乱。这样,心脏便不能再进行强有力的收缩而出现心肌震动,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心室纤维颤动”。 若这种颤动不及时消除,很快会导致心脏停搏,造成死亡。,14:07,11,电击致命原因, 心室颤动 数秒数分钟(分钟) 死亡波前半部(约0.1s)心脏

7、易损(激)区心室颤动,幅值小,频率高(8001000次/每分钟以上),无规则, 发生始于T波的前半部。,14:07,12,人的心脏每收缩、扩张一次,中间约有0.1秒间歇,这0.1秒对电流最敏感。如果电流在这一瞬间通过心脏,即使电流很小,(零点几毫安)也会引起心脏震颤;如果电流不在这一瞬间通过,即使电流较大,也不至于引起心脏麻痹。 由此可知,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0.1秒,则必然与心脏最敏感的间隙相重合而造成很大的危险。,14:07,13, 窒息:窒息缺氧或中枢神经反射室颤。特点:致命时间较长。1020分钟。 电休克(昏迷):由于中枢神经反射造成体内功能障碍,昏迷时间长后的死亡。 神经干扰 :电流

8、能干扰神经控制(尤其是对心脏和肺的控制),因为神经元的神经控制基于电荷(电流)传递。经历多次触电事故或严重触电事故而幸免于死的人,事实证明会遗留下神经系统疾病。触电电流回路经过心脏时,当电流达到某值,会使人立刻丧失意识。 触电的危险程度还取决于个体特征,因人而异,健康情况、健壮程度、性别、年龄。 一般女性和小孩触电时比成年男子危险。凡患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或结核病的病人触电时受伤害程度比健康人要严重。,14:07,14,二、影响触电危害程度的因素,1、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因人而异,通常为 104 105 ,当角质外层破坏时,则降到8001000。 变化范围 皮肤表皮最外层角质层其厚度一般不超过

9、0.05- 0.2mm,但其电阻率很大,可达1105-1106 m。但数十V即可击穿角质层,使人体阻抗急剧下降。 除去角质层,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1000-3000; 影响因素 电气参数:U(接触电压) RP,I RP,14:07,15,人体阻抗等值电路RS1、RS2 皮肤电阻(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阻) CS1、CS2 皮肤电容(皮肤外面的电极与真皮之间的电容,数PF 数F), Ri 体内电阻 皮肤干燥的电阻大,通过的电流小;皮肤潮湿电阻小,通过的电流就大,危害也大。,14:07,16,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14:07,17,2. 触电电流强度 人体允许的安全工频电流:电流的路

10、径通过心脏会导致神经失常、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危险性最大。其中电流的流经从左手到右脚的路径是最危险的。工频危险电流: 50mA 流过身体的电流,以毫安计量。它取决于外加电压以及电流进入和流出身体两点间的人身阻抗。流过身体的电流越大,人身体的生理反映越强烈,生命危险性就越大。实践证明,直流电对血液有分解作用,而高频电流不仅没有危害还可以用于医疗保健等。安全电流:人触电后,流经人体而不会造成生命危险的电流值。 交流安全电流为30毫安。,14:07,18,3. 电流路径心脏、肺脏、中枢神经和脊髓等都是容易伤害的人体器官,因此,电流流经身体的途径,以胸部至手、手至脚最为危险。电流通过人体头部,会使

11、人立即昏迷,电流如果通过脊髓会使人半截肢体瘫痪,电流通过心脏,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会引起神经失常或引起心脏停止跳动,中断全身血液循环,造成死亡。因此,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其次,是手到手的电流途径,再次是脚到脚的电流途径。,14:07,19,双相触电,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单相触电,14:07,20,电流对人体的危害,14:07,21,电流值(工频) 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平均(概率50%),男:1.1 mA ;女:0.7 mA 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平均(概率50%), 男:16mA; 女:10.5 mA最低(概率0.5%),男: 9mA; 女: 6

12、 mA 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I颤50mA 适用于当1s t 5s时;I颤50/tmA 适用于当0.01 s t 1s时。,14:07,22,4.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以毫秒计量。人体通电时间越久,人体阻抗菌素因出汗等而下降,导致电流增大,后果严重。另一方面,人的一个心脏搏动周期(约为750ms)中,有一个100毫秒的易损伤期,这段时间对电伤期相重全而造成很大的危险。 通过人体交流电流与时间乘积的安全值为30毫安秒。,14:07,23,通过大量的动物试验和研究表明,引起心室颤动不 仅与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关,而且与电流在人体中持续的时间(t)有关,

13、即由通过人体的安全电量Q=It来确定,一般为50mAs。当电流不大于50mA,电流持续时间在ls以内时,一般不会发生心室颤动。 但如果按照50mAs控制,当通电时间很短而通人电流较大时(例如500mA0.1s),仍然会有引发心室颤动的危险。虽然低于50mAs不会发生触电致死的后果,但也会导致触电者失去知觉或发生二次伤害事故。 实践证明,用30 mAs作为电击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无论从使用的安全性还是制造方面来说都比较合适,与50 mAs相比较有167倍的安全率(K=50/30=1.67)。可以看出,即使电流达到100mA,只要漏电保护器在0.3s之内动作并切断电源,人体尚不会引起致命的危险。故

14、30mAs这个限值也成为漏电保护器产品的选用依据。,14:07,24,5. 触电电压触电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就越危险。高电压会致人死命,这是确凿无疑的。当人体接触到1千伏左右的高压导线时,就会触电致死。所以在高压电设备附近都有“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字样。但是不能因此得出结论,高压会致人死命,而低压不会致人死命。安全电压:人触电时,不会造成生命危险的电压值。安全电压值的规定,各国有所不同。如荷兰和瑞典为24伏;美国为40伏;法国交流为24伏;直流为50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为50伏。 我国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的不同,安全电压值规定为: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65伏;在有高触电危险的建筑

15、物中为36伏;在有特别触电危险的建筑物中为12伏。,14:07,25,人在游泳池、水槽或水池中,人体大部分浸入水里,皮肤完全浸透,这时基本上为体内阻抗500,同时考虑有导致溺死的二次事故的危险,所以允许通过人体的电流应为摆脱阈值,这样,允许的接触电压为0015005V,这与GB38083中规定的安全电压6V相近。 如果在不考虑导致二次事故的场所,则可采用12V 的允许接触电压。,14:07,26,14:07,27,三.触电特点、触电形式及触电事故规律,触电方式:,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接触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14:07,28,1. 电源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通过人体电流:,式中:UP: 电源

16、相电压 (220V)Ro: 接地电阻 4Rb: 人体电阻 1000,这时人体处于相电压下,危险较大。,14:07,29,2. 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人体接触某一相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人体电阻Rb与输电线对地绝缘电阻R 的大小。若输电线绝缘良好,绝缘电阻R 较大,对人体的危害性就减小。,R,但导线与地面间的绝缘可能不良( R 较小),甚至有一相接地,这时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14:07,30,3. 双相触电,双相触电,触电后果更为严重,通过人体的电流:,这时人体处于线电压下,Ib,14:07,31,4、接触电势、接触电压、跨步电势和跨步电压,当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大地表面形成分布电位,在地表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为 0.8 米处与沿设备外壳、构架或墙壁垂直距离 1.8 米处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 人体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接地网网孔中心对接地网接地体的最大电位差,称为最大接触电势,人体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最大接触电压。 地面上水平距离为 0.8 米的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势。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 接地网外的地面上水平距离 0.8 米处对接地网边缘接地体的电位差,称为最大跨步电势,人体两脚接触该两点时所承受的电压,称为最大跨步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