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0020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ppt课件(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二节 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第三节 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第四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疾病是一种生理失调现象,幼儿发生任何 一种疾病,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乃至学习和生 活。所以,“预防为主”是幼儿园必须严格贯彻 的卫生方针,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不利于幼 儿健康的因素,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职责。,本章将重点讨论幼儿躯体疾病尤其是传染 病的预防,并对数种非传染性常见病的病因、 症状、护理与预防措施做一阐述。,第一节 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一、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 毒、寄生虫等)侵入

2、机体引起的,并能在人群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 有病原体 2.传染性与流行性 3. 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 免疫性,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 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周围环境中能使人感染疾病的微生物。 特征: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这个特征是与非传染病的根本区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2. 传染性与流行性 病原体可以经过一定的途径,由患者、其他动物或带有病原体的物体传染给健康人,所以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由于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广 泛地传播,使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同时出现较 多的患者,所以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3.

3、 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病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表17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1. 有病原体 2. 传染性与流行性 3. 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 免疫性 免疫性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有了抵抗能力,产生不感受性。,(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二)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 三个环节,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 是指传染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2. 传播途径: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见图1)。,图1 传播途径,3. 易感人群: 是指容易受这种传染病传染的人群。,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针对传染病流行的 三个环节采取的措

4、施,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切断,保护,预防为主,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如体育锻炼、合理营养。,一、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三)传染病的预防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可采取必要的预防 措施(见图2)。,图2 传染病的预防,一、有关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四)免疫和预防接种1. 免疫;2.抗原和抗体;3.特异性免疫与预防接种,1. 免疫,免疫人体对某种传染病的不感受性,或者说人体对某种传染病所具有的抵抗力。免疫力人体这种阻止病原体的侵入,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以及清除其毒性产物的防卫能力。,抗原,淋巴 细胞,抗体,任何侵入人体的新异物体,都能刺激人体组织产生抵抗这种物质

5、的物体,侵入的物体称为抗原,抵抗它的物体叫做抗体。,2.抗原和抗体,天花病毒(病原体),人体,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特殊蛋白质),天花病毒,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淋巴细胞),专一性、特异性、,3.特异性免疫与预防接种,免疫可分为先天性免疫 和 获得性免疫 两大类。儿童必须按照计划的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一切侵入机体的异物或病原体都起作用。,特异性免疫:后天获得的,只能对一定的异物或病原体其作用的免疫,具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预防),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机体对体内外一切异物或病原体都起作用,机体

6、只对一定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非专一性,专一性、针对性,生来就有的,后天逐渐形成的,弱,强,非特异性免疫和恃异性免疫共同构成人体总的防御功能,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不可分开,相辅相成。,(一)甲类传染病 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 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

7、热、甲型H1N1流感。 (三)丙类传染病 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一)病毒性传染病1.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流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 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病毒,经呼 吸道感染他人。此病传染性很大,四 季均可流行。 流行特点:突然发病,迅速蔓延,患者众多,但流行过程较短,一般多流行于冬春季。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8、。,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1)病因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症状潜伏期数小时至一二日。起病急、高热、 寒战、头痛、咽痛、乏力、眼球结膜充血。 个别幼儿可出现暂时性皮疹,或有脑膜炎、 腹泻等症状。经三五天可退热,重症约10天 左右。部分幼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 惊厥等。婴幼儿常并发中耳炎。,流行性感冒,(3)护理,高热时应卧床休息。 幼儿居室要有阳光,空气新鲜。 多喝开水。 饮食应有营养,易消化。 对高热幼儿应适当降温,采用药物降温和物理法降温。,平时加强体育锻炼,让幼儿多晒太阳,多户外活动。 衣着要适宜,天气骤变时,应及时给幼儿添减衣服。 冬春季不去或少去拥挤的公

9、共场所,避免感染。 居室要定期消毒。要保持幼儿活动室、卧室的空气新鲜。,预 防,流行性感冒,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 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病。多流行于冬春两季。患者愈后 可获终身免疫。(1)病因;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为腮腺炎病毒。病原 体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 触患者传染。,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2)症状;多数患儿无前驱症状。腮腺肿胀可先见一侧,12 天后则波及另一侧,腮腺肿大,边缘不清楚,有触痛。 在腮腺高度肿胀时,多数患者有发热等周身症状,白细 胞数增加,45天后肿胀渐消,症状也随之减轻。(3)护理;患儿应卧床休

10、息。多喝开水,应给流质或半流质饮 食,以减轻咀嚼时的疼痛。多用盐开水漱口,以保持口 腔的清洁。腮部疼痛时用热敷或冷敷。体温太高可用退 热药。同时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预防。隔离患者保护易感儿。接触者可用板蓝根冲剂预防。,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7.禽流感 全称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 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烈性传染病, 它主要经家禽传染给人。自1878年第一次禽 流感被发现,至今全世界已经经历了十余 次大流行。(1)病因;病原体甲型是流感病毒的H5N1 亚型病毒。病毒存在于口腔和粪便中, 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可存活 很长时间。人类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家禽及粪便或病毒 本身都会受到感染。,

11、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2)症状;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 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部分患者 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 状。有些患者可见结膜炎等眼部感染。体温大多 持续39以上。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患者 病情会迅速发展成多种并发症而死亡。一般认为 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幼儿发病率较高,病 情较重。,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3)预防。幼儿抵抗能力差,应注意教育幼儿:远离家禽的分泌物,尽量避免触摸活的鸡、 鸭等家禽及鸟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提 高机体免疫力; 保持

12、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 场所;应加强幼儿园每日巡视检查,幼儿出现高烧 等类似流感症状要及时诊治。,几种出现皮疹的传染病:,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2. 麻疹 麻疹是幼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极强。患过一次麻疹后,可 获得终身免疫。(1)病因; 病原体为麻疹病毒。病毒存在于患儿 的血液、眼和鼻分泌物及大、小便中, 主要经飞沫传播未患过麻疹及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 疫苗的幼儿,均易受感染。,2. 麻疹,(2)症状;发病初期有发热、咳嗽、流泪和流鼻涕等 感冒症状,23天后,可在颊黏膜或唇内侧发 现0.5 1mm直径大小的小白点,周围绕以红 晕,称科氏斑。第 4 天开始出现皮疹。皮疹为

13、 玫瑰红斑丘疹,大小形状不一。发疹时,热度 更高,症状加重,35天出齐。以后皮疹消退, 若无并发症,一切症状随之减轻。,2. 麻疹,(3)护理; 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宜让风直接吹着患儿。 多喝温开水及热汤,促进血液循环,并有助于皮疹出透。 食物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不必过于忌荤和忌油,特别是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以免病中或病后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要经常注意皮肤、眼、鼻和口腔的清洁,以免发生并发症。,2. 麻疹,(4)预防。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或注射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使人体产生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做好患儿的隔离消毒。医务人员及家属接触患儿后,不应立即接触易感幼儿,避免传染。,二、幼儿常见

14、的几种传染病,3.风疹 常见于冬春两季,患儿多为25岁 儿童。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 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患过本 病以后,可以获得终身免疫。(1)病因;病原体为风疹病毒。病原体可由患者的口、 鼻、眼等分泌物直接传给易感者,也可以通过 呼吸道飞沫传播。,3.风疹,(2)症状;一般无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从面 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 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不留痕迹。 发疹期间患者可发热或有轻度周身症状,并常有 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病初期无科氏斑。本 病愈后情况良好,并发症少。,3.风疹,(3)护理;幼儿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食用流质或半流 质食物。饮食应有

15、营养、易消化。注意保持皮肤 卫生。(4)预防。给易感儿皮下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使机体 产生抗体。,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4.水痘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病情较轻的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多在冬春季流行。病后可终 身不再患病。(1)病因;水痘由水痘病毒所致。病毒存在于患者 的口、鼻分泌物和皮疹内。病初,主要经飞 沫传播。皮肤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 等间接传播。,4.水痘,(2)症状;在皮疹出现前常有发热等前驱症状。 12天后出现 皮疹,皮疹特点为向心性,先见于头皮、面部,渐延及 躯干、四肢。皮疹初为红色的小点,1天左右转为水疱, 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不 留瘢痕。

16、发疹期多有发热、精神不安、食欲不振等全身 症状。在病后周内,由于新的皮疹陆续出现,陈旧的 皮疹已结痂,也有的正处在水疱的阶段,所以患者皮肤上可见到三种皮疹:红色小点、水疱、结痂。出疹期间,皮肤刺痒。,4.水痘,(3)护理;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清新, 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注意皮肤清洁。 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4)预防。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为止。没 出过水痘的幼儿要避免和患儿接触。接触者 检疫21天。,二、幼儿常见的几种传染病,4.猩红热 猩红热多发生于冬春两季。(1)病因;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 飞沫直接传染,也可通过玩具、毛 巾、书籍等间接传播。,4.猩红热,(2)症状;患儿均有发热,多在病后24小时出现皮疹。 皮疹由耳后及颈部延到全身。皮疹为弥漫性针 尖大小红点,似寒冷时的“鸡皮疙瘩”,抚摸有 砂纸感。用手紧压后,皮肤红晕隐退,经十余 秒钟后肤色恢复原样。腋下、腹股沟、肘部及 臀部等处皮疹密集形成一条条横线状疹,称帕 氏征。脸部两颊发红,但口唇周围明显苍白。 出疹后34天,舌苔脱落,露出生牛肉样舌面, 舌乳头红肿,似成熟的草莓。故叫“杨梅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