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节谷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797210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节谷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节谷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节谷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节谷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节谷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节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激素调节第一节谷(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图A,图B,图C,上述现象分别是由什么外界刺激引起的?有什么共同特点?,讨论:,光、重力和水;,上述现象分别是由什么外界刺激引起的?,植物为何会表现出向性运动?,请思考:,达尔文等科学家研究认为,对植物的调节靠的是激素。,1:激素真的存在吗? 2:在植物的什么部位? 3:是怎样引起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胚芽鞘是什么,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的锥形套状物叫做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达尔文的实验,胚芽鞘在单侧光下,设计实验:,实验结果:,去掉胚芽鞘尖端后在单侧光下,弯

2、向光源生长,不生长,胚芽鞘尖端与向光弯曲生长有关,结论:,单侧光必须照射胚芽鞘哪一部位会引起向光性,实验结果:,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结论:,综上所述,达尔文推测:,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詹森的实验(1910)和拜尔的实验(1914),詹森实验的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 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 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 成的,1928年 温特实验,1、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 某种物质,2、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胚芽鞘下部,3、这种物

3、质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生长,尖端,单侧光照射使尖端产生的刺激传到下部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刺激,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生长素,正式确认吲哚乙酸(IAA),生长素是什么,吲哚乙酸(IAA),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单侧光使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 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生长的快,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讨论:植物为什么向光弯曲?,例题分析:,下图表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了不同处理的情况,其中,A、B、C、D采用不透水的云母片,E、F采用未经任何处理的琼脂块,G、H采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它们的生长状况将会怎样?,答

4、案:,A、直立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C、弯向光源生长 D、不生长 E、弯向光源生长 F、不生长 G、直立生长 H、弯向光源生长,20世纪80年代,有些学者根据一些实验结果提出,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的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科学离不开探究,探究还在继续,什么叫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哪?,2、生长素的运输有何特点?,主要在幼嫩的芽、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如茎和根的顶端)向下端(如茎和根的基端)运输,不能倒转过来运输。,3

5、、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各器官都有分布,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横向运输与极性运输,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 形态学上 下,主动过程,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3、运输:,主要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如茎和根的顶端)向下端 (如茎和根的基端)运输,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实验:,实验组:,对照组:, 结 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总结,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光只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2、向光弯曲部位在 。 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 。 4、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 5、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 。 6、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具有生长素效应的还有 , 。,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部,主动运输,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生长旺盛的部位,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苯乙酸,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