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审计概论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54797173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121审计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2121审计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2121审计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12121审计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12121审计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121审计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121审计概论(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审计概论2012.01,第一章 绪 论本章拟分四节: 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 审计需求 审计的本质 审计理论框架,第一节 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一、(工业)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二、 经济活动中的本体和替代物三、 财务会计信息金字塔,一、 (工业)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1. 投资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投资与受资、控制、参与分配、承担责任的关系。 2.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债务与债权的关系。3. 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被投资(受资)的关系。4. 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债权与债务的关系。,一、 (工业)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5. 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财

2、政收支分配关系。6. 企业内部之间的财务关系。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的利益关系。7. 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8. 企业与社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按照相关法规承担的社会责任关系。,二、 经济活动中的本体和替代物 (一)本体和代替物的含义替代物是用来表达其他事情和现象的事情或现象。 本体是由替代物所表述的事情或现象。【例1-1】一张天安门的照片和一张列车时刻表。这里,天安门实景是本体,而天安门照片是替代物。 (二)本体和替代物的区分所给出的现象是本体还是替代物,完全取决于我们关注的是现象的本身还是由现象所反映的问题。,二、 经济活动中的本体和替代物,(一)本体和代替物的含

3、义替代物是用来表达其他事情和现象的事情或现象。 本体是由替代物所表述的事情或现象。【例1-1】一张天安门的照片。天安门实景是本体,而天安门照片是替代物。 (二)本体和替代物的区分所给出的现象是本体还是替代物,完全取决于我们关注的是现象的本身还是由现象所反映的问题。,二、 经济活动中的本体和替代物,(三)推论:不仅存在本体和替代物,还存在替代物的替代物 【例1-2】某人陈述“我看到今天报上有一副ABC工厂遭水淹的照片”。 被水淹的ABC工厂是本体,照片是替代物,而某人的陈述是替代物的替代物。启示一:本体、替代物和替代物的替代物之间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 在信息传递中,存在着信息衰减,也可能存在着

4、信息变异。启示二:审计中对同一审计对象有不同的审计证据,呈现的是本体、替代物和替代物的替代物的区别,因而审计证据的效力存在着差别。,二、 经济活动中的本体和替代物,(四)运用本体和替代物的原因人们之所以需要运用本体和替代物,是因为需要:1. 需要鉴别本体2. 需要将鉴别本体的结果传递给其他人(人际交流),或在事后传达给自己(通过记录自我交流)。,三、财务会计信息金字塔,财务会计信息金字塔,实际上是本体和替代物的关系。,第二节 审计需求一、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特征二、审计需求三、审计关系,一、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特征,(一)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在有限责任公司里,有的股东既是投资人,又参与公司

5、经营,即集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于一身;而有的股东则纯粹作为投资人(仅担当所有者角色),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这两类投资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为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初级分离。在股份公司里,由于管理的复杂性和专业化等原因,更是由单纯的管理者,即职业经理人担当管理者的角色,而所有者(股东)不参与经营管理,这是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高级分离。,一、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特征,(二)资本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产生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关系又称财务责任关系,是指在财产(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对分离的条件下,财产(资本)的所有者(委责者,即股东)将财产(资本)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财产(资本)的管理者(

6、责任者,即经理)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经济利益(以契约为纽带)的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关系的本质就是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奖励和惩罚。,一、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特征,(三)经济责任关系履行中的代理人问题1. 代理风险逆向选择,是指交易双方签约时,代理人利用签约之前的信息不对称而选择不利于委托人的利己行为。道德风险,指签约后代理人可能会采取不利于委托人的利己行为2. 委托代理关系的履行产生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就是所有者自己经营企业所能达到的收益和所有者雇佣经理层经营自己的企业所能达到的收益之间的差额。包括:委托人的监督成本、代理人的约束成本(保证成本)、剩余损失(指委托人福利的部分丧失)等

7、。 3. 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之一是建立审计制度。,一、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特征,(四)经济责任关系履行中的信息沟通及障碍1. 财务信息沟通是经济责任关系存续的必要条件 是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和公司章程的必要性规定。2. 财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信息可能不被感觉到或不被及时感觉到;信息可能被错误地接受和解释;对信息不正确的解释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推断;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控制缺陷。3. 财务信息沟通中的缺陷由于管理者存在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主观考虑(即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可能会编制、传递虚假财务信息,导致财务报表信息失真。,一、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制度特征,(五)股东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不能及时、准确

8、获得财务信息的原因及后果1. 原因时间上的分离。空间上的分离法律上的分离利害冲突能力限制2. 后果倘若股东、债权人和公司财务信息的其他用户,盲目相信管理当局报告的财务信息,而这些财务相信的质量又不高的话,会导致决策错误,继而导致利益受损。,二、审计需求 (一)产生审计需求的原因,1. 经济责任关系的客观要求股东需要了解管理者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利奖惩股东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维护自身的权益;潜在的投资者,为获得期望投资报酬,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债权人为保证债权的安全性,需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程度。上述需要是审计需求赖以产生的社会条件。,二、审计需求 (一)

9、产生审计需求的原因,2. 信息假说的主观要求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财务信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可能失真。要保证财务信息的正确性,所有者必须亲自介入或聘请专业人士对管理者传递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鉴定。信息假说,即之所以需要审计人员,是因为审计的结果使财务信息更加可靠,信息越可靠,则对依赖财务信息的决策者就越有用。,二、审计需求 (一)产生审计需求的原因,3. 成本较低的经济性要求聘请外部职业人员对管理者实施检查监督的成本较低,即更经济,则是产生审计的经济性要求。4. 保险假说的利益要求经过审计后的财务信息,为那些依赖须经过审计后的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险。,二、审计需求,(二)

10、审计需求的种类1. 法律性需求。例如公司法、证券法、证券交易法等法律,规定股份公司对外公布财务信息前,必须接受审计。2. 任意性需求企业的部分或全体所有者(股东)、管理当局或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经过约定,可能不定期、非常规地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盈利预测、内部控制系统、经营效果和效率等诸多方面提出审计需求。,二、审计需求,(三)审计需求的主体 所有者当局,如政府、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 管理者当局; 潜在投资人; 债权人; 供货商; 销售客户; 社区; 税收、环境保护、产业管理等政府部门; 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 社会公众。,二、审计需求,(四)审计需求的客

11、体(审计对象) 1. 财务报表等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果2. 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机制 3. 经营业务 4. 管理绩效 5. 风险,三、审计关系,第三节 审计的本质一、审计的定义二、审计的基本功能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四、审计的独立性五、审计的效益,一、审计的定义,(一)审计的词义就是查帐。中文:审为审核检查,计为会计帐目,审计就是审查会计帐目。审计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代。历史上有“听其会计”、皇帝“受计”(听审)的记载。英文:audit 被注释为“查帐”,并兼有“旁听”的涵义。,一、审计的定义,(二) C.W.尚德尔在其审计理论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审计是人类为了建立对某种标准的遵循性而进行的评价过程,其结

12、果是得出一种意见(或结论)。对该定义的一般图解。,审计判断或评价的内容主要有:1. 合规性; 2. 合法性 ;3. 真实性和公允性; 4. 经济性 ; 5. 效果性 ;6. 效率性 。,一、审计的定义,(二) C.W.尚德尔在其审计理论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审计是人类为了建立对某种标准的遵循性而进行的评价过程,其结果是得出一种意见(或结论)。对审计程序的角度对尚德尔审计定义的图解。,一、审计的定义,(三)娄尔行教授的审计定义审计是专职机构和受委托的专业人员,以被审单位的全部或一部分经济活动为对象,进行审核检查,收集和整理证据,确定其实际情况。对照法规和一定标准,以判断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

13、和有效性,以及有关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二、审计的基本功能,(一)经济监督经济监督,就是监察和督促被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确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以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审计要发挥经济监督的功能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1. 审计主体应得到法律的授权,即审计掌握在权力机关手里。 宪法第91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 要有严格的客观标准(定性和定量

14、),是非界限明确。不具备这个条件,提不出令人信服的判断,无从进行经济监督。,二、审计的基本功能,(二)经济评价经济评价就是通过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评定被审单位的经济决策、计划和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完备、有效等。,二、审计的基本功能,(三)经济鉴证鉴证指鉴定和证明。审计的经济鉴证功能,就是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确定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信息)的实际状况,确定其与既定标准(如会计准则)的符合程度,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作出书面证明,并告知约定的利益群体。审计鉴证功能的发挥,依赖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15、两个条件。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都具有独立性。国家审计的权威性主要由法律赋予;注册会计师审计,则更多的是通过长期坚持认真、公正的工作,在社会上树立的信誉而获得权威性。,三、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四、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受外来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审计独立性是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进行审查和做出审计结论的保证。 (一)审计独立性的内容1. 组织独立2. 经济独立 3. 工作独立,四、审计的独立性 (二)审计人员与客户的权力、矛盾以及对独立性的影响,1. 审计关系中客户的权力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单位不是商业关系,被审单位也不能自由选择国

16、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在民间审计关系中,审计是要收费的,民间审计机构与委托人之间是一种商业关系,委托人有权自由选择民间审计机构。2. (民间审计关系中)影响审计独立性的矛盾关系(1)存在于审计人员和客户组织(管理人员和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2)存在于审计人员职业责任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3)管理人员与股东的矛盾。(4)存在于客户组织与第三方之间的矛盾。,四、审计的独立性 (二)审计人员与客户的权力、矛盾以及对独立性的影响,3. 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及方向(1)审计人员管理咨询服务的规定 可能从负面影响审计独立性。(2)审计职业界内的竞争可能从正面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即提高审计的独立性。(3)审计人员的任期审计人员的任期也可能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对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4)审计机构的规模大型审计机构可能会增加审计独立性的正面影响。,四、审计的独立性 (二)审计人员与客户的权力、矛盾以及对独立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