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ppt教学课件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4796979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ppt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理健康教育-ppt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理健康教育-ppt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心理健康教育-ppt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心理健康教育-ppt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ppt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ppt教学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向奋战在抗灾一线救援的人们致敬! 向关心灾区默默奉献的人们致敬!,让我们一起为汶川大地震中的逝者默念安息, 伤者祈祷平安!,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中小学班主任专题培训教材,2008年5月,班主任工作培训读本,专题一: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专题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题一: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一、新课程主要观点回顾 二、班主任工作的种种不适应表现 三、班主任的角色转换 四、班主任工作的对策调整 五、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专题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一、心理健康概述 二、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三、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四、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五、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评

2、价 六、初中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一)新的教育观: 1教育是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的根本途径。 2以育人为本。 3思想情感也是力量。 4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 5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 6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7拿起表扬的武器。 (二)新的发展观: 1要全面发展。 2让每一个学生都创造奇迹。 3着力培养“出格”的人。,(三)新的学生观: 1学生不是碗,教师不是缸。 2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 3教育的捷径发展强势智能。 (四)师生关系新理念:平等、民主、合作 (五)教师的作用: 1课程的探究者和开发者。 2教与学的设计者和创造者。 3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 (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3、: 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七)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一)对学生变化的不适应 1学生行为习惯有违社会道德规范,冲击班级常规教育 2心理疾患或显或隐,挑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 3学生喜欢大胆怪异,挑战班主任的价值观 (二)对班主任新角色的不适应 新课程要求班主任成为:学生学习的全能型引导者,外部信息的获取、整理者,班级学生关系的协调者和平衡者,班级文化的设计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管理者引导者 (三)班主任自身素质对班级工作的不适应 重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与学生同成长,共进步。,(四)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

4、1重教学交往,轻感情交流 2告状式家访 3忽视指导学生的人际关系 4单向式的师生关系 5忽视与科任教师的协调和与上级领导的沟通 6太少赞赏或滥用赞赏 7无规矩或规矩太多 8重常规,轻思想 9重德轻智或重智轻德 10重学习,轻文体 11重结果,轻过程 12管理缺乏系统,拆东墙,补西墙 13强调师生平等,缺乏距离 14交往出现明显的亲疏,(一)新课程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并转换自身角色 1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2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 3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4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 5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6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7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班主任应该

5、是“学科专家”和“人生导师” 2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阳关使者” (1)学生人格的守护 (2)学生个性的张扬 (3)学生情感的激励 (4)学生心理的疏导 3班主任应该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 (1)硬环境 (2)软环境 4班主任应该是“家校沟通的桥梁”,牢固树立“人人成材,个个有为”的全面人才观 加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加强反思与总结,全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一)班主任工作常规 1按照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 2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的工作 3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4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理,教育

6、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5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常的兴趣和特长 6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 7协调科任教师,及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协调各科活动和课业负担 8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各类学生的教育工作 9积极参加班主任学习培训和德育科研工作 10严格执行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配合教导处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奖惩的工作,(二)新课程改革对班主任工作的新要求 1学生情感、态

7、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2学生成长烦恼的消解 3班级文化的重构 4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力培养 5学生成长的信息源,学生获取知识的信息平台 设计、学习、咨询、组织、研究、交往等,(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1心理健康 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突出预防性与发展性 (2)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

8、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空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健康常识。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

9、、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毕业升学的进去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 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

10、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四)、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途径 2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出发点,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为依据,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归宿。,(一)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二)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矫治、预防、发展 主动辅导,早期干预 (三)学生主体原则 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主角” (四) 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1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 2能进行换位思考 3学会倾听学生 (五)整体发展原则 1树立

11、“全人教育”的理念 2采用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六)个别对待原则 1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2对不同学生实行区别对待,(一)与班级体建设相结合 1积极贯彻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做一个民主的管理者 2建立班级体目标,形成班级凝聚力 3树立健康的班级舆论,形成支持性的班级风气 (二)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 1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特点 (1)体现出学生的自我探索 (2)强调体验和感悟 (3)以互助、自助为机制 2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内容 (1)学习辅导 (2)人格辅导 (3)生活辅导 (4)职业辅导,3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1)确定活动主题 (2)建立活动目标 (3)设计活动方案 (4)活动实施

12、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学生自我暴露 /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 座位安排,小组发动 4活动结束后的追踪、巩固 (三)个别辅导 1明确当事人的问题 2确定辅导目标 3辅导方案探讨 4行动实施 5辅导评价,(一)谈话技术 1倾听 2询问 封闭式 / 开放式 3鼓励和重复 4释义 5情感反应 6概述 7影响 指导 / 质疑 / 建议和提供信息 / 自我揭示,(二)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Ellis (艾利斯)理性情绪辅导方法ABCDE五步骤 例如: A 事件: 考试没考好B 观念: 同学会取笑我,真丢面子。C 情绪: 难过、沮丧。D 驳斥: 这不是事实,只是我的主观想法,怎么知道同学会取笑?E 新观念:

13、 可能无人取笑我;被取笑只是一时,只要用功,成绩可以改善;何况我还有其他特长。 (三) 行为塑造技术 1代币奖励法 2行为限制法 3示范法 4消退法,(一)教育过程的评价 1班主任本人 2学生 3教育方法和策略 (二)教育效果的评价 1班级体 2学生,初中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躯体化 / 强迫症状 / 忧郁 / 焦虑 / 敌对 当代中学生心理的“双重性”: 思想上的开放性与内心的闭锁性 目标上的时代性与需求上的享乐性 认识上的自负性与情感上的自私性 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与分析问题的偏激性 行动上的独立性与生活上的依赖性 意识上的自主性与处世上的自私性 思维上的求异性与心理上的逆反性 交往上的广泛性与情感上的冲动性,心理活动系统,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心理现象 心理状态 注意、灵感、心境、激情、犹豫等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