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_第10章_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778766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_第10章_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货币银行学_第10章_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货币银行学_第10章_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货币银行学_第10章_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货币银行学_第10章_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_第10章_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_第10章_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 第10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第四节 通货膨胀对策 第五节 通货紧缩,3,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4,一、通货膨胀的定义,马克思认为,通货膨胀是流通中纸币的供应量超过货币需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较大幅度上升的病态经济过程。 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5,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可见,哈耶克认为只因货币数量增加而引起了物价上升。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中认为

2、,通货膨胀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这里强调的“普遍上升”,显然不是指个别的、偶然的、暂时的物价上涨。,6,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1.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2. 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物价上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3.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明显上升。 通货膨胀概念有着与物价上涨显著区别的内在规定性。通货膨胀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一项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通货膨胀引致物价上涨存在着“时滞”。,7,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通常是以零售物价指数

3、、批发物价指数、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来确定。,8,(一)零售价格指数 即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的零售价格编制的指数,它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众的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许多国家通常是以它代表通货膨胀率,但它不包括公营部门的消费、生产资料及进出口商品、劳务的价格变化。 其优点在于消费品的价格变动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直接与公众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在检验通胀效应方面有其他指标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其缺点是消费品只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 (二)批发物价指数 它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4、。这一指数对商业循环较为敏感,但由于它不包括各种劳务,所以其变化对一般居民生活的影响也不如消费物价指数那样直接。,9,(三)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全部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劳务费用的价格的变动。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一般说,可以用上述几种价格指数中的任何一种来测度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或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为: 某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本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上期价格指数100%,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商品和劳务结构与质量的变化。,10,通货膨胀的分类,

5、1. 按市场机制是否直接起作用区分为公开型与隐蔽型; 2. 按价格水平上涨速度区分为爬行、温和及恶性; 3. 按是否能够预期区分为预期与非预期; 4. 按成因区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供求混合推进型、结构型等,11,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12,需求拉上说,1.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可以表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2. 对物价水平产生需求拉上作用的有两方面:实际因素:如投资需求增加;货币因素:或货币需求减少原有的货币存量过多;或货币供给增加过快。,13,需求拉上说,3. 这样的分析是以总供给给定为假定前提的。 如果投资的增加引起总

6、供给同等规模的增加,物价水平可以不动; 如果总供给不能以同等规模增加,物价水平上升较缓; 如果丝毫引不起总供给增加,需求的拉动将完全作用到物价上。,14,需求拉上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15,成本推动说,1. 这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 2. 成本推动原因: 工会力量对于提高工资的要求(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论); 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垄断价格(利润推进通货膨胀论)。,16,成本推动说,3. 成本推进理论模型在于论证: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所以,总需求给定是假设前提。既然存在这样的前提,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的下降,

7、相应的则必然是就业率的降低。因而这种条件下的均衡是非充分就业的均衡。 4.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而物价上涨。这种理论也试图用来解释“滞胀”。,17,成本推动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8,供求混合推动说,1. 这种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很难分清: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因素。 2. 当非充分就业的均衡存在时,就业的难题往往会引出政府的需求扩张政策,以期缓解矛盾。这样,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并存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就会成为经济生活的现实。,19,供求混合推动说,供求混合推动型通货膨胀,20,结构性通货膨胀,含义:即使整个经济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处

8、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的变动,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发生。这就是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 特征表现:经济活动可以归为两大部门,即进步部门(工业部门)和保守部门(服务部门)。这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是不相同的(工业部门高于服务部门),但整个经济的货币工资增长率要求一致,这就必然导致服务部门的恒久性成本压力。这种压力造成整个经济的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所以,结构性通货膨胀意味着两大部门的相对供给价格的变动。服务部门的供给价格与工业部门的供给价格成比例上涨。,21,输入型通货膨胀,输入型通胀指国外的通胀通过国际经济传导引起本国的总体价格水平上涨。 北欧模型,又称斯堪的那维亚模型:假定的分

9、析对象为开放的小国经济。小国经济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开放经济部门,二是非开放经济部门。 斯堪的那维亚模型中,国外通胀对开放型小国的传导途径可概括为:国外价格水平小国开放部门的价格水平小国开放部门的工资非开放部门的工资非开放部门的价格水平小国的整体价格水平。,22,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23,一、强制储蓄效应,1.这里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在通常情况下,政府的储蓄是用税收的办法筹集并用于投资。用增税的办法,可以增加政府储蓄的比重,这种储蓄,虽有强制性,但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并不会增加,因这部分储蓄是从个人和企业等储蓄中挤出来的,政府储蓄的增加,相对应的其他部分储蓄就会下降。,24,2

10、. 如若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这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强制储蓄的部分。 3. 上面的分析是基于这样的假定,即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因此,用扩张货币的政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如果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生产要素闲置,这时政府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则不会引发物价上涨。,25,二、收入分配效应,1. 在通货膨胀下,由于货币贬值,名义货币收入的增加往往并不意味着实际收入的等量增加,有时

11、甚而是实际收入不变乃至下降。 2. 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不相同,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人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人收入水平会提高。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26,3. 依靠工资或薪金过活的,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时期,工资收入只有每隔一段时间才会调整;货币工资的增长相对于物价上涨的滞后时间越长,遭受通货膨胀损失相应地也就越大。,27,三、资产结构调整效应,1.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 2. 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许多家庭同时还有负债,如消费信用。因此,家庭的财产净值是它的资产价值与债务价值之差。,28,3.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实物

12、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或高一些或低一些的升降。金融资产中的股票,它的行市是可变的,但绝非通货膨胀中稳妥的保值资产形式。至于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资产,物价上涨,实际的货币额减少;反之,实际的货币额增多。 正是由于以上情况,每个家庭的财产净值,在通货膨胀之下,往往会发生很大变化。,29,名义值: 存款10000元 负债30000元 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12000(1+100%)=24000元 净资产4000元,实际值: 存款10000 (1+100% )=5000元 负债30000 (1+100% )=15000元 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12000元 净资产2

13、000元,例: 存款10000元 负债30000元 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12000元 无通胀时净资产-8000元假设通胀率100%,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举例,30,比价的变动与各经济集团利益的调整,1. 在价格水平的变动过程中,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绝不是与价格水平以同等的幅度升降。 2. 比价的变动往往意味着不同经济集团利益的调整。这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商品服务的销售价格和成本并非按同一比例变动。 3. 上面讲的收入分配效应实际也是一种通货膨胀中由于比价变动而带来的利益调整。那就是:工资这种劳动力价格的提高率低于一般商品服务价格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厂商而不利于工资收入者。,31,恶性通货膨

14、胀与经济社会危机,1.恶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产品销售收入往往不足以补进必要的原材料; 地区之间上涨幅度极不均衡会造成原有商路的破坏,流通秩序的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正常信用关系会极度萎缩。恶性通货膨胀只是投机的温床,而投机是经济机体的严重腐蚀剂。 2. 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往往是政治的动荡。 3. 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32,第四节 通货膨胀对策,33,宏观紧缩传统的政策调节手段,1. 宏观紧缩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公

15、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减少货币存量;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准备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2. 此外,也有将紧缩性收入政策(如控制工资)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34,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1. 价格政策:如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如冻结物价;如同企业签订反涨价合同等措施,等等。 2. 增加有效供给政策:如降低边际税率以刺激投资,刺激产出,等等。,35,反通货膨胀是否是一个永恒的施政目标,1. 由于通货膨胀本身的存在,在大半个世纪,几乎谁也不怀疑它将一直是现代经济生活难以摆脱的伴侣。在我国也形成了通货膨胀是经济进程的痼疾,无法治愈的观点。于是,反通

16、货膨胀似乎成为一个永恒的施政纲领。 2. 事实表明,通货膨胀过程并非必然是持续不断的,从而政策方针也不应总是反通货膨胀。,36,第五节 通货紧缩,37,通货紧缩指的是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这种物价持续下降不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 通货紧缩不在于货币和信用的供给不足,而在于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相对减少和缺乏适当的贷款对象。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伴随,表现为投资的边际收益下降,由此造成银行信用紧缩,信贷增长乏力,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 通货紧缩除了以物价水平下降来判断,还可以表现为:(1)商品有效需求不足。(2)生产下降,经济衰退。(3)投资风险加大。(4)失业增加,工资收入下降,进一步制约着对商品的有效需求。,38,对通货紧缩的种种解释,1. 怎样的经济形势可以称之为通货紧缩?主要有三种见解: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负增长,或再加上货币供给的缩减;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