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58980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件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世界,阅读课本P11,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得到的。,(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 、 和等,可以和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实验,实验,观察,发现,分析,记录,验证,3,活动与探究实验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与探究实验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乳白色、固体、圆柱状,浮在水上,外层温度最高,石蜡蒸气与氧气的接触 面积不同,外层最大,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和二氧化碳,两端部分变黑,火焰分三层,外层 最亮,内层最暗,内壁有水珠, 石灰水变浑浊

2、,密度比水小,难溶 于水,硬度小,白烟燃烧,固态变液态再汽化,再冷凝成固体小颗粒,烛芯上冒出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气,5,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分层: 、 、 。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 入火焰中。现象: ; 结论: 。(3)检验产物 水: 二氧化碳: 。(4)熄灭后: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外焰,内焰,焰心,两端先碳化,外焰温度最高,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有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6,蜡烛哪去了?是消失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问题与分析,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9,1.收

3、集两瓶呼出的气体,(1),(2),(3),10,2.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向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分别滴加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呼出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多,11,3.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现象:小木条在空气瓶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一会儿后就熄灭了。,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比空气中少。,12,4.检验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现象:呼出气体在玻璃片上形成一层水雾。,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对比。,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比空气中多,13,阅读课本P14-16,观察实验,回答下列问

4、题: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 。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碳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燃烧 , 说明氧气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浑浊,越多,复燃,越旺,熄灭,越多,观察现象注意事项: 1、观察对比:实验前物质和实验后物质,2、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沉淀、声音等现象,3、分析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 (或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化学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科学分析,观察现象,制定方案,作出猜想,1化学变化中火焰、烟、雾的区别,(1)可燃性气体、易升华的可燃性固体或液体燃烧可形成火 焰。难汽化的可燃性液体或固体燃烧时形成光或火星。,

5、(2)烟是固体小颗粒,而雾则是小液滴。,2在做有关“现象”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切忌将 混淆,现象的描述中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只能描述出生 成物的色、态、味等。,现象与结论,例: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飘出,A,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2、从事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设计的正确步骤为A、充分搜集资料 B、设计合理方案 C、明确实验目的 D、进行科学实验 E、总结评价交流 3、蜡烛燃烧时,火

6、焰温度最高的部位是(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三层一样 4、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灰烬,练习,C,CABDE,A,C,1人民币一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明同学认为一元硬币中含有铁,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 C获得结论 D反思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是( ) 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燃烧能发光、发热 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B,D,3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A,4(1)二氧化碳可以使

7、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 _二氧化碳越多_;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_ _,木条燃烧越旺,说明_ _;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 _。,5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 _; (3)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两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_(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复燃,氧气越多,熄灭,小,蜡烛熔化,外焰,C,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选择题(8分540分)

8、1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7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校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 吸气约30秒,观察到澄清的 石灰水 ,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然后,从导管口 吹气约30秒,观察到澄清的 石灰水变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吸入的空气中的更 二、填空题

9、(8分28分36分) 6因为蜡烛熔化时 ,所以是物理变化;因为蜡烛燃烧时 ,所以是化学变化。,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三、实验探究题(24分) 8【发现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刚刚熄灭蜡烛时尚有残留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 ,因为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A,课外探究实验,(1)观察食盐的颜色和状态,(2)把一勺食盐放入盛满水的杯子里,并用筷子 轻轻搅拌,观察现象,(3)把一只生鸡蛋轻轻地放入到食盐中,观察现象,(4)继续向杯中慢慢地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断地轻 轻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观察现象,得到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