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758796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生物种类150余万种,其中微生物为15万20万种。,分类学的任务,分类,鉴定,命名,所谓分类,是指对大量的微生物进行逐一的观察、分析与描述的基础上,按照它们的个体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化学组份等一系列性状的异同和主次,并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和应用的方便,加以分门别类。,分类,所谓鉴定,是对某一具体的微生物的性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测试,参照一定的,用对比的方法来确定该微生物的分类地位。,鉴定,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一、分类单元,界,门,纲,目,科,属,种,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 界 Kingdom 门 Phylum(或Division)亚门 纲 Class 亚纲

2、超目目 Order 亚目科 Family 亚科 族亚族属 Genus 种 Species,二、种(species),微生物的种(species,又译物种)是一个基本分类单元,它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的其他物种有着明显差异的一大群菌株的总称。,三、种以下的分类单元,亚种(subspecies,subsp.,ssp.) 变种(variety,var.) 型(form) 类群(group) 菌株(strain) 小种(race) 相(phase) 态(state),(一)亚种(subspecies,subsp.,ssp.),是种的进一步细分单元,一般指其一明显而稳定的特

3、征与模式种不同的种。,(二)变种(variety,var.),变种是亚种的同义词,因易引起混乱,故国际细菌命名法规(1975)已规定它在命名法中没有地位,且不主张使用。,在亚种以下的“型”(form)曾用于表示细菌菌株,但目前已废除。目前尚在使用的是以“型”作后缀使用,例如生物变异型(biovar)、化学型(chemoform)等。,(三)型(form),是一个在分类上没有地位的普通名词,它可非正式地指定一组具有某些共同性状的生物。,(四)类群(group),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五)菌株(st

4、rain),又称品种、宗或生产小系等,它的涵义很乱,在真菌学中常相当于生理型,在动物学中常指生态型,而在发酵工业中,则常指自生产中选育出来的自发突变菌株。,(六)小种(race),一般指自然存在的微生物交互变异中的一定阶段。,(七)相(phase),通常指微生物的菌落变异状态,如粗糙、光滑或粘液状等。,(八)态(state),微生物的命名,每一种微生物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名字有俗名(common name)和学名(scientific name)两种。,俗名(common name),指普通的、通俗的、地区性的名字,具有简明和大众化的优点,但往往涵义不够确切,易于重复,使用范围局限。,学名(s

5、cientific name),指一个菌种的科学名称,它是按照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命名的、国际学术界公认并通用的正式名字。,一、双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双名法指一个物种的学名由前面一个属名(generic name)和后面一个种名加词(specific epithet)两部分组成。,属名的词首须大写, 种名加词的字首须小写(包括由人名或地名等专用名词衍生的)。,若所分离的菌株只鉴定到属,而未鉴定到种,可用sp来表示。,例如,Bacillus sp,例1: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Migula) Castellani et Ch

6、almers 1919(et =and) 例2:枯草芽孢杆菌(简称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Ehrenberg) Cohn 1872,例1:苏云金芽孢杆菌蜡螟亚种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galleria 例2:椭圆酿酒酵母(或酿酒酵母椭圆变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var)ellipsoideus,三名法:用于对亚种的命名,这时在属和种名后加写一个subsp.,然后再附上亚种名称(斜排体)。,菌株名称在种名后面自行加上数字、地名或符号等,如: Bacillus subtilis AS1.389 AS=

7、Academia SinicaBacillus subtilis BF7658 BF=北纺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ATCC824 丙酮丁醇梭菌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美国模式菌种保藏中心 当文章中前面已出现过某学名时,后面的可将其属名缩写成13个字母。如:Escherichia coli 可缩写成 E.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可缩写成 S. aureus,第二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地位,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是在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对生物分类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观点。 如:二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

8、系统、五界系统、六界系统和三原界系统 三原界系统是1978年由R.H.Whittaker和L.Margulis提出的。 所有生物存在一个共同祖先,由它分三条进化路线,就形成了三个原界:古细菌原界(Archaebacter)、真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 提出了内共生学说,主要是Margulis的贡献,三原界系统示意图,第三节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第三节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原核生物分类系统纲要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真菌界分类系统很多,各国采用不同的系统,比较混乱。近年来为较多人接受的是Ainsworth的纲要。,微生物横跨整个生物界的四个界, 有十几万个种。,一、细菌的分类 1.

9、细菌分类的依据,(1)形态特征,在显微镜下观察的个体形态特征 在各种培养基上表现的的群体形态特征,(2)生理生化特性 (3)生态特征 (4)血清学反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细菌学教授伯杰(D.Bergey,1860-1937),2.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伯杰氏手册是目前进行细菌分类、鉴定的最重要依据,其特点是描述非常详细,包括对细菌各个属种的特征及进行鉴定所需做的实验的具体方法。,1957年第七版后,由于越来越广泛地吸收了国际上细菌分类学家参加编写(如1974年第八版,撰稿人多达130多位,涉及15

10、个国家;现行版本撰稿人多达300多人,涉及近20个国家)。有中文版,把细菌分十九个部分。,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20世纪80年代末期),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二、酵母菌的分类,酵母菌的分类普遍采用荷兰的Loddov在1970年提出的分类系统。,在这个分类系统中,以是否形成各类有性孢子作为分类的起点, 属以上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 种的划分主要依据生理特性。,在这个系统中有三个亚门 属以上的分类主要依据形态; 种的划分主要

11、依据生理特性。,能形成子囊孢子的酵母属于子囊菌亚门,共有4个科22个属139种酵母; 能产生冬孢子和担孢子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黑粉菌科,共9个科; 能产生掷孢子的酵母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子纲、掷孢酵母科,科内有3个属; 不能产生有性孢子,尚未发现有性过程的酵母属于半知菌亚门,共12个属170个种。 许多重要的有经济意义的酵母菌都在这个亚门中。,第四节 微生物的鉴定,主要步骤:纯化、测定一系列必要的指标、查找权威性鉴定手册 鉴定技术的不同水平: 细胞的形态和习性:形态特征、运动、酶反应、营养要求及生长条件等 细胞组分水平:细胞壁成分、氨基酸库、脂类、醌类、光合色素等

12、的分析 蛋白质水平:氨基酸序列分析、凝胶电泳和血清学反应等 基因或DNA水平:核酸分子杂交、(G+C)mol%、转化和转导、16SrRNA寡核苷酸族分分析、DNA或RNA核苷酸序列分析等,数值分类法,即统计分类法,在200年前M. Adanson(17271806,法国植物学家)发表的分类原理基础上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 主要观点: 在一个分类群中,其所含信息量越大,即分类所依据的性状越多,其分类效果也越好; 顺序建立自然分类单元时,每个性状都是等权的; 任何两分类实体间的整体相似性,都是由每一对的相似性计算而来的;能够由类群间相似性的差异识别不同的分类实体; 如果给予有关进化途径和机

13、制的某些假定,可以从组群的分类学结构或从性状相关上作出种系发生的推论; 分类学应作为一门经验科学来看待和实践; 数值分类学是以表象相似性为基础的。,数值分类的基本步骤,计算两菌株间的相似系数Ssm =SJ = 列出相似度矩阵 将矩阵图转换成树状图,a+d a+b+c+d,a a+b+c,由于细菌分类单元的划分缺乏一个易于操作的统一标准, 为了减少因采用不同标准界定分类单元所造成的混乱, 细菌系统分类也像其他生物分类一样采用“模式概念”,种和亚种指定模式菌株(type strain);,亚属和属指定模式种(type species);,属以上至目级分类单元指定模式属(type genus);,模式菌株应送交菌种保藏机构保藏,以便备查考和索取。,贺同学们元旦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