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57647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管理培训ppt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知识培训,西乡县中医医院院感办,一、传染病报告病种及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39种传染病,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1、甲类:鼠疫、霍乱; 2、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 4、未曾发生过或罕见的传染病:恶性疟、黑热病、登革热、血吸虫病等; 5、多年未发生的疾病:炭疽、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包虫病等。 6、不明原因肺炎。 上述17种传染病(包括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各级医疗机构做出初步诊断后,首先电话上报县级CDC,县级CDC再上报市CDC,由市C

2、DC会同县级CDC进行核实,或者逐级上报;第5类可由县级专家组或市级医疗机构专家组进行确诊。若信息属实,最后再由做出初步诊断的医疗机构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 7、其它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脑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AFP、其它。,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及联系方式) 现住址要详细到“村、组”,居民小区填到楼栋、楼层、户室; 职业(学生、幼托儿童、工人、干部、民工、退休人员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为必

3、填项,其中幼托儿童、学生应具体到班级)。 病例分类中,乙型肝炎、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 发病日期:填写本年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填写本次诊断日期; 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疾病名称:在诊断病名前打“”; 其他传染病处填写所诊断的传染病名称; 订正病名:填写订正后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由防保人员填写;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的单位; 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 填写日期:填写卡片的日期(甲类传染病从诊断到上报不得超过2小时,乙类、丙类传染病从诊断到上报不得超过24小时)。,三、法定传染病报告分类,鼠疫:诊断分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实验室);

4、 霍乱:诊断分为带菌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炭疽(肺炭疽):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脊髓灰质炎: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疫苗野病毒确诊病例和排除病例; 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排除病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不明原因肺炎:只能报告为临床诊断病例(“疾病名称”“其它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 甲型H1N1流感: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排除病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

5、ARS):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不明原因肺炎:只能报告为临床诊断病例(“疾病名称”“其它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 甲型H1N1流感: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 艾滋病:HIV感染者、实验室确诊病例; 乙脑: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狂犬病: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流行性出血热: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麻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三、法定传染病报告分类,血吸虫病:分为急性(疑似、临床和实验室)、慢性(临床和实验室)和晚期(临床和实验室)三种类型;注意报告时分急性和慢性,如果诊断不明确,可填写未分

6、类。 疟疾:分为带虫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分为带菌者、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 登革热:分为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 、确诊病例; 细菌性痢疾:分为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 阿米巴痢疾:分为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临床和确诊差别不大); 伤寒/副伤寒:分为带菌者、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 百日咳:分为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确诊病例;,三、法定传染病报告分类,黑热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确诊病例; 流行性/地方性斑疹伤寒: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确诊病例; 丝

7、虫病:微丝蚴血症,急性丝虫病(临床确诊和实验室诊断),慢性丝虫病(临床确诊和实验室诊断); 感染性腹泻: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三、法定传染病报告分类,特别提示,乙肝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当患者有临床表现时为实验室确诊病例没有症状者为携带者。 丙肝、细菌性痢疾病例分类为临床诊断病例。 1、艾滋病/HIV:依据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目前只能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 2、不能报告疑似病例的传染病:艾滋病、HIV、狂犬病、新生儿破伤风、甲肝、戊肝、涂(+)、菌(-)、血吸虫病(慢性、晚期)、流感、丝虫病、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不明原因肺炎 。 3

8、、不能报告临床诊断病例的传染病:鼠疫、艾滋病、HIV、乙肝、丁肝、涂(+)、仅培养、未痰检、布病、淋病、梅毒。 4、不能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的传染病:肺结核的菌(-)和未痰检。 5、可以报告病原携带者的传染病:霍乱、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布病。 6、阳性检测结果:只能由采供血机构报告HIV。 7、乙肝病原携带者: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四、传染病报告流程,(1)初次报告 责任报告人(所有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应立即认真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报卡类别”选择“初次报告”项),做好疫情登记,并立即将报告卡交医务

9、部的疫情管理人员。 (2)订正报告 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报告,并注明订正前报告病名),并按规定完成网络订正操作。 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日期更改为确诊日期,该订正由责任报告单位疫情管理人员进行订正。,四、传染病报告流程,(3)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按规定的时限报告传染病报告卡: 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 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以

10、及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卫生部决定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其它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五、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一、管理原则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

11、行首诊负责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 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行保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传染病人的秘密。 临床各科室设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医务科设专人负责全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二、报告时限 1.责任疫情报告人首次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医务科进行报告。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其他乙类、丙类传染中的病人、疑似病人及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时应在24小时内向医务科进行报告。 3.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12、传染病疫情,不得授意他人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疫情。,三、报告程序 1.各科室必须设立传染病登记本,首诊医生发现传染病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做好登记。科室里每天2次将传染病报告卡送交医务科:10点前送交前一天夜班报告卡,16点前交送当天报告卡。 2.医务科疫情直报人员接到传报卡后应认真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计算机网络直报,同时做好登记。报卡存档保存三年。 四、填卡要求 首诊医生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的规定认真填写,要求字迹清晰,项目准确完整,不得有缺项、漏项。 五、考核与奖惩 医务科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实行月考核制度。漏报1例传染病疫情扣负责人50元,扣责任科室领

13、导15元。迟报1例传染病疫情扣责任人20元,扣责任科室领导6元。传染病卡片填写出现质量问题1例,扣负责人10元。对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院里适当给予奖励。,肠道传染病防治,概 述,概念: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容易在学校食堂、饭店或家庭聚餐中引起爆发和流行。 常见病种: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以及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概 述,常见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

14、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概 述,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经水传播 经水传播常可引起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爆发流行,而且感染人数多面广。 经食物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 通过使用或接触被污染的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造成病原体和扩散的可能。 昆虫传播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因此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之一。,概 述,处置原则 疫情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

15、法 病人管理: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间不得从事食品制作、幼儿看护、病人护理等工作 ,要注意个人卫生,达到隔离标准方可解除隔离。 消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日常用品,被污染的外环境和物品等;,概 述,处置原则 流行病学调查 :积极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填写相关个案调查表,积极寻找可能的传染来源,对与病人发病相关的饮用水、食物、周围人群开展详实的调查。 密切接触者管理:登记造册,医学观察,病原学检测,预防服药等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要点,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或腐败变质的食物,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 饭前便后洗手; 做好病人粪便、尿液、餐具、污染衣物等消毒处理; 搞好环境卫生,防蝇防尘; 出现不明原因

16、持续发热、剧烈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肠道传染病病人或带菌者不得从事食品制作、幼儿看护、病人护理等工作,工作流程,肠道传染病防控措施,1、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 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病原体大量繁殖并排出体外) 2、确定和处理疫点和疫区 根据监测信息,确定暴发流行的影响范围和波及人群,有利于发现感染来源,从而确定疫点或疫区。 疫点、疫区处理应坚持“早、小、严、实”的原则。即:“时间要早、范围要小、措施要严、落在实处”。,肠道传染病防控措施,3、疫点、疫区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各项措施应做到迅速、彻底、全面。尤其是饮用水消毒、传染源隔离治疗,医源检索等必须做到“同步进行,一次到位”。切忌零打碎敲。 要严格、正确地执行各项技术措施。消毒液配制要正确,投放要科学;病家消毒应遵守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的原则。,几种主要肠道传染病的防治,霍乱 痢疾 伤寒/副伤寒 甲肝 手足口病,霍 乱,防治目标 不发生二代病例 不出现死亡病例,霍 乱,病原体:O1和O139群霍乱弧菌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 传染期:粪便阳性期都有传染性,通常仅维持到恢复后的几天,偶尔病原携带状态可持续数月。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胃酸缺乏可使发病的危险性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