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757252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CT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TCT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TCT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TCT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TCT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CT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CT液基细胞学诊断技术(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基细胞学(TCT),一、巴氏刮片与液基技术,1、巴氏刮片,1943年巴巴尼古拉(简称巴氏)提出细胞染色及分类法。 1951年由著名的细胞学专家杨大望引入国内。,巴氏刮片采用直接涂片方式,涂片上存在着大量的红细胞、杂质、黏液及细胞堆叠等而影响正确诊断。文献报道假阴性率20%50%,2、液基细胞技术,液基细胞学技术是将采集的样本置于具有细胞清洁作用的保存液内,能对样本中影响诊断的红细胞、杂质、黏液进行溶解,并对细胞团产生离散作用,再通过手工法或制片机制片,所制备涂片上的细胞重叠少,背景干净,细胞结构清晰,易于显微镜观看。大大提高诊断准确性。,液基细胞学(TCT)技术特点,有效保存细胞核DNA,标

2、本可同时应用于免疫组化及HPV分型检测(和众产品)。,提高细胞学 诊断准确性,有效保存细胞形态及结构,有效去除红细胞、粘液及杂质等干扰成分,多用途诊断,宫颈炎的程度评估,微生物感染的诊断,对女性激素水平作出评估,癌前病变细胞及癌细胞的诊断,巴氏刮片 液基细胞,3、巴氏刮片与液基细胞对比,开展TCT的必要性,发病率高 发病率与病死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我国每年有15万新发病例,约占世界的1/4,我国每年约有8万患者死于宫颈癌。早期可防可治 发展过程大约有10年。 防治关键在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的方向发展。,开展TCT的必要性,诊断优势 相比巴氏检测法:对异常细胞检出率

3、提高了103%对低度病变检出率提高了200%。,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卫生部 中国妇产科学会 倡议年满18周岁且有过性生活的女性,每12年均应进行宫颈细胞学防癌体检。,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盒系列 液基细胞制片机系列 耗材系列,二、产品介绍,离心吸附法,水平离心制片 + 静电吸附 + 防脱粘附 快速、大批量 细胞量足、匀铺 诊断成分不丢失,1、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盒系列,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盒(主要用于宫颈细胞) 穿刺液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盒 痰液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盒 胸腹水(积液)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盒 刷检物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盒 灌洗液液基细胞处理试剂盒,2、全自动TCT制片染色系统,开机自检,自动复位,液位监 控,人

4、性化提醒; 加样针防粘贴涂层,内外冲洗,杜绝交叉污染。 细胞处理、制片、染色过程全电脑自动完成,不需人工参与。 染色程序灵活,可实现市场上常见染色方法全自动细胞染色。 设备外观大气美观,充分展现医院科技实力。,技术特点,(1)工作效率高(一次性处理36 份样本)(2)自动化程度高(细胞分散、清洁、转移、制片、捕获、染色等均由电脑一次性完成,无需人工参与 )(3)结果准确度高(细胞均匀单层分布,不成堆重叠,每个细胞形态清晰易于观察诊断,使结果更准确)(4)生产成本低(进口同类产品成本的1/2,适合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5)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软件全中文 ),与自然沉降式自动制片染色机比较,3、液基

5、细胞自动制片机,技术特点 5分钟一次性处理36份标本; 八种操作模式,标准化处理各类标本; 杂质过滤技术; 自动平衡技术; 自动干燥技术; 细胞分散技术; 细胞防脱粘附技术,有效保证诊断成分不丢失; 外观超豪华,彰显医院科技实力。,技术特点 5分钟一次性处理20份标本。 微电脑程控技术,一次设置自动记忆; 杂质过滤技术; 自动平衡技术; 自动干燥技术; 细胞分散技术; 细胞防脱粘附技术,有效保证诊断成分不丢失; 细胞匀铺技术,结果诊断更准确。 机器小巧轻便,操作简单。,4、液基细胞学自动制片机,5、耗材系列,制片器(杯),5、耗材系列,宫颈采样刷,三、操作方法,1、宫颈取材过程及注意事项2、制

6、片操作过程3、染色操作过程,1、宫颈取材过程及注意事项,取材过程注意事项 1、取材应尽可能避开经期,取材前24小时不上药、不冲洗、不过性生活。 2、取样前:先用干棉签将宫颈部位粘液轻轻拭去,注意不可用力拭擦,以免将诊断细胞大量擦除。 3、取样:将专用宫颈采样刷的中央刷毛部分轻轻的插入子宫颈的通道内,以便较短的刷毛能够完全接触到子宫颈。柔和的向前抵住采样器,并按同一个时针方向转动采样刷35周。切勿来回转动。,2、制片操作过程,1、作记号,2、对称放置制片器,3、吸中层样本1ml,注:制片前标本应振荡20分钟,2、制片操作过程,4、加样,5、加盖制片,6、制片结束 取出制片器,2、制片操作过程,7、旋转弯头,8、取出纸片玻片,9、纸片玻片 翻书式分离,3、染色操作过程,制片后95%酒精固定10分钟 苏木素染色液泡染3分钟,水洗1分钟 1%盐酸酒精10秒,水洗1分钟 95%酒精脱水2分钟 EA50染色液泡染3分钟 95%酒精快速涮洗两遍,五、认识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腺细胞/颈管细胞),化生细胞,白细胞(炎症细胞),核异质细胞(细胞内病变),病原体感染,HPV感染(挖空细胞),病原体感染,HSV疱疹病毒感染,病原体感染,BV(线索细胞),病原体感染,放线菌感染,病原体感染,霉菌感染,病原体感染,滴虫感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