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诗歌比较阅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743747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诗歌比较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诗歌比较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诗歌比较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诗歌比较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诗歌比较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诗歌比较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诗歌比较阅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 2、重点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重点难点: 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诗歌鉴赏之比较鉴赏,考纲回顾:鉴赏评价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情: 纵观近三年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的总体情况,发现2015年全国课标1卷、北京卷、湖南卷;2016年新课标3卷、浙江卷、北京卷;2017年北京卷考查的都是诗歌鉴赏的比较阅读,所以诗歌鉴赏的比较阅读要引起重视。,比较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方法: 求“同”

2、关键词;求“异”关键词,比较思想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辽宁卷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方法: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船,舟,店,店,无灯,无灯,枫半死,枫半死,帆,航,答案: “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

3、调。,方法: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一:总论。,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步骤三:体味情感,1、求“同”关键词:,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7分)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

4、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 相同点: 不同点:,比较,思想感情,异同,任务一:。,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方法: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比较情感 异同,不同点答案:,相同点答案:,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求“同”关键词:,2、存“异”关键词:,自许;鬓虽残、衰鬓斑,谁知、心未死;空、衰、斑,比较表达技巧,方法:分清类

5、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方法:整体把握,求同存异,求同析异。,任务二: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都采用拟人的表现手法。,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两竿落日溪桥上, 细草摇头忽报侬,半缕轻烟柳影中。 披襟拦得一西风。多少绿荷相倚恨, 荷花入暮犹愁热,一时

6、回首背西风。 低面深藏碧伞中。,1、比较表现手法 求“同”关键词,2、比较情感 存“异”关键词,倚恨,回首 背 低 藏,背,披,愁,藏,拦,低,回首,拟人,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比较思想情感,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辨同析异。,比较表达技巧,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小 结,诗歌鉴赏比较原则,课堂检测: 越调天净沙秋思 越调天净沙秋马致远(元) 白朴(元)

7、枯藤老树昏鸦, 孤村落日残霞, 小桥流水人家。 轻烟老树寒鸦。 古道西风瘦马 。 一点飞鸿影下。 夕阳西下, 青山绿水,断肠人在天涯。 白草红叶黄花。 问题:试从作品意境及作者表现的情感比较两首小令的异同。,相同点:(步骤一)两首小令都运用了白描手法,借助几种单独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清的画面。例如,白朴的秋中的孤村、落日、残霞等;马致远的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等。 不同点:(步骤二)白朴的秋中借助这些特殊的意象表达的是作者因秋的萧瑟、凄清而流露出的一种惆怅和扑朔迷离的情思,结尾作者又通过鲜明的景物让自己的这种惆怅得到弥补; (步骤三)马致远的秋思用最适合于表现秋思的意象,突出地勾勒

8、出旅途中游子的孤单与寂寥,表现了羁旅悲怀;,课后对应练习:【2017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