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上册20151212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4740046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上册2015121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上册2015121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上册2015121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上册2015121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上册2015121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上册201512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案上册2015121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课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哪里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地图“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三要素。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社区的功能,关注社会。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社区的工具地图,社区的概念及社区的功能。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认识社区的工具地图。三、教学准备: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地理位置、相关设施等多方面情况。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把学生分组,准备有关地图和本地社区的基本情况。四、教学方法:四

2、、教学方法:讲授问答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说一说你的家在哪里,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围的环境?学生分组活动,互相交流自家周围的环境。各组派一名代表,描述一下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新课教学新课教学 从社区看我家从社区看我家一、社区的含义一、社区的含义提问:不同的社区所处的位置很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对你们家所在社区的位置和环境一目了然呢?学生提出画平面图的想法。转承:画平面图是常用的办法,我们来看这样两幅社区平面图。展示:课本图 1-1 和图 1-2。提问: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地区吗?它们有什么不同?(2)试着向同学描述图中景物的相对位置,看同

3、学能否明白?(3)怎样修改一下,才能使这两幅图趋于一致?有的学生看出这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地区,但图中方向表示不一,而且图例不同;有的学生从图 1-1 看出杜鹃家在王朋家的左侧偏下,从图 1-2 看出杜鹃家在王朋家的右侧偏下,由此认为这样的地图让人看不明白;有的学生认为要给两幅图加上明确的方向标志,使用相同的图例标志,两幅图就趋于一致了。小结:看来画简单的平面图也要注意许多问题。展示:课本图 1-3提问:如果对照这幅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发言,集思广益得出因为这幅地图有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所以很容易看懂。二、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二、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

4、、图例和注记1、方向提问:除了我们刚才讲的指向标指示方向外,根据我们以前了解,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哪些呢?2学生通过所见过的地图,进行总结。归纳:指向标、经纬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图例展示:地图上常用图例。3、比例尺提问: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除了刚才大家看见的线段式外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学生可根据所见过的地图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根据课本上的“阅读卡”进行回答。归纳:线段式、数字式展示:比例尺为 1:320 000 000 的中国地图。提问:请分组计算我国东西直线距离、南北直线距离及从杭州到曾母暗沙的距离。转承:大家已经知道了画一幅平面图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来实践一下,看能否用

5、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社区。学生分组画平面组并向全班介绍转承:上面,我们已经学会了描述了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位置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我们所生活的社区对我们的意义。在社区中生活在社区中生活提问:你所在的社区能为你和你的家人提供哪些便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总结: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功能提问:你喜欢自己所在的社区吗?请说说你对自己所在社区的感情?学生发言小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所生活社区的一分子,都会对它生依恋的情感,就会产生一种认同感,都会共同维护社区的发展。六、作业布置:六、作业布置:作业本第一课七、教学反思:七、教学反思: 3第二课第二课 多种多样的

6、社区多种多样的社区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社区的分类。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认识社区的功能和分类。能力目标:能力目标:通过教材地图的阅读分析,训练学生的使用地图的能力。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内的团队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比较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学生感悟农村和城市的区别;通过比较北京四社区,学生结合生活,感知自己生活的社区属于哪一类型的社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社区的类型和差异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社区间的相互联系三、教学准备:三、教学准备:学生准

7、备:课前调查社区内商店商品的产地。教师准备:多媒体、白纸、城市规划图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一课,我们以杜鹃和王明的身份认识了我们的家,也开始认识社区,初步懂得如何在社区生活。但我们的社区是否都与杜鹃生活的社区一样,如果不一样,又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求大家自主去探求的学习内容。(新课教学)上节课中,大家通过画平面图展示了自己家所在社区的环境和生活,现在请同学读图 1-9。(提问)1 请你描述居住在王村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是怎样的?2 请比较图 1-3,找出两个小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叙述) 通过比较我们发

8、现社区与社区之间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社区会有很多类型,比如明阳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社区,而王村小区呢就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社区。我们把农村、城市这些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统称为自然社区。一方面我们生活在或城市或乡村的自然社区内,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又生活在一级级的行政社区内。(提问) 读图浙江省行政区划图请你说说自己的家庭地址,并写出来。(叙述)我们来看这里的省、市、区、街道等,这就是一级级的行政社区,这些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就叫行政社区。(练习)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来划分社区,比如 1-10北京市地图,现在图上有 A B C D 四块区域,请分别把对应的名称填进去

9、:生活小区、商业区、工业区、高科技园区。(提问) 据图说出你的理由,注意考虑这一区在北京市的方位,为什么这样布置?(总结) 看来社区不仅有自然形成的城乡差异,行政区划规模大小的差异,城市内部还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例如北京这四个区域都是围绕着人的不同社会活动形成的,我们称它为功能社区。(提问) 虽然我们讲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社区,但其实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请同学说说自己生活在哪些社区中?(承接)社区类型不同,差异很大,但大多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总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的。4课前布置,在你家附近的超市调查生活用品,了解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列出清单,简述理由。(提问)为

10、什么商店里要出售外地产品?这些产品我们本地为什么不生产?(总结)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我们需要区域间密切联系,优势互补。这种互补不仅是物产上的,还有更多方面的。示图 P12。(提问)1 这四个人分别谈的是哪些方面的区域联系?2 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需要?(小结)这节课上,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多种多样的社区,知道社区有不同的类型,有差异,有共同点,社区间也会有各种联系和交流。下面安排了两个选题,可以任选其一。六、作业六、作业:作业本第二课七、教学反思:七、教学反思: 综合探究一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1、: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学会依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不一样。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三、教学准备:三、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地图。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设置情景法。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讲一讲】你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吗

12、?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平面图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所在位置的一个好办法。其实,地图能够告诉我们的绝不只是位置,我们可以从地图中得到更多的信息。【说一说】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说说自己的发现。(讲授新课)【议一议】如果我想到杭州玩,身上却带了一张世界政区图,这合适吗?为什么?师: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是十分重要的。一、选择合适的地图一、选择合适的地图5【比一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观察教材图 111A 和图 111B,看看它们有哪些异同?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多。归纳:A 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内容简单;B 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小,内容详细。【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引

13、导学生发现:反映区域范围越大的地图,图上内容越简单;反之,越详细;这是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选一选】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 A 图?在什么情况下选择 B 图?并说说理由。过渡:选择好合适的地图后,该如何使用地图呢?二、巧用地图二、巧用地图情景一情景一:暑假期间,张京准备同妈妈从北京到杭州旅游。妈妈让张京来设计旅游路线,张京找来了一些地图,如中国交通图杭州市交通图等,他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小组展开竞赛。【比一比】1引导学生读中国交通图,设计出从北京至杭州的最短铁路线。2让学生量算一下北京杭州的距离。3如果旅游时间为 3 天,最好采取哪一种交通方式?4根据温州

14、旅游图,设计出在杭州的游览路线。【比一比】出示张家界旅游图确定张家界所在的位置,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安排各自的旅游线路,比比看哪个小组安排的路线最合适,走的重复路线最少(教师可在步骤上作适当的指导)。【想一想】1你准备从哪儿进?哪儿出?(第一步:找到进入风景区的入口。)2为了缩短行程,应选择哪个饭店?(第二步:由于要在风景区内玩两天,所以必须找一个晚上住宿的地方。)3你打算第一天游哪些景点?第二天游哪些景点?(第三步:大致确定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要游览的景区。)4在图上画出你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行程线路。(第四步:具体确定每天的旅游线路。)拓展:如果你是一位小导游,你

15、能为张京介绍张家界沿岸的风土人情吗?请各组派代表当小导游介绍本组的设计路线。情景二情景二登山比赛等高线地形图设计登顶方案海拔与等高线1500 米甲海平面乙1000 米500 米图中甲的海拔为 1500 米,乙的海拔为 500 米,甲、乙两地的相 对高度为 1000 米;等高线是地图上陆地海拔相等的点的连线。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及如何判断?缓坡陡 坡密疏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较疏处为缓坡;相交的地方为悬崖;等高 线呈很少的封闭曲线处为山峰。如何在等高线地图上判断山谷与山脊?(难点)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在黑板上粗略画出书本图 1146从山麓到山顶怎

16、样走才能使爬山的距离最短?(学生上黑板来画出)沿等高线最密集的地方。从登山出发点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学生上黑板来画出)从登山出发点到山顶的直线线路最近且安全。考虑到实际情况,如果选择从出发点最陡峭的山谷山顶这条线路,那么就得走很长一段平路。 情景三情景三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讲讲什么是“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如农业用地: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土地类型,例:耕地、林地、草地。1999 年的非农业用地与 1962 年的非农业用地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999 年与 1962 年相比,非农业用地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沿铁路两侧分布的趋势更为明显;变化的原因是河流的运输功能下降了,铁路成为该地主要运输方式。【小结】看似一幅小小的地图,却蕴藏着丰富的信息。从图 116 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