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三)1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54739149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三)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三)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三)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三)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三)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三)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三)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进入多媒体课堂,横道中学 物理组,多彩的物质世界、运动和力、力和机械、压强和浮力,九年物理(上)期末复习训练,执教者:横道中学 应玉国,(三),1、下列各图中的现象和做法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斧头具有有很薄的刃 B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 C滑雪板做得宽而长 D载重汽车较多的轮子,A B C D,A,2、下列关于浮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B只要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 D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D,3、筷子是中国和其他部分亚洲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使用筷子的方法如图所

2、示,则筷子是( ) A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B省力杠杆,且省距离 C省力杠杆,但费距离 D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A,4、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B,5、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擦黑板时的情形关于黑板、黑板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擦黑板时很容易改变黑板擦的运动状态,是因为黑板擦的惯性很小 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荡,说明分子 在做无规则运动 C黑板表面做的比较粗糙,是利

3、用光的 漫反射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D把黑板擦压在黑板上的压力越大,越容易 擦掉粉笔字,是因为滑动摩擦力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B,6、如图所示是60年国庆阅兵的一个场景,一队坦克列队通过主席台,整齐划一如果以主席台为参照物,坦克是 的,而以第一辆坦克为参照物,其余坦克是 的;坦克有宽大的履带,可以减小对地面的 ,使其顺利通过松软的地区,运动,静止,压强,7、如图所示是龙卷风发生时的场景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其实质就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内部气流高速旋转,内部气压 外部气压(选填“大于”、“小于”),就会把地面上的物体“吸”走,小于

4、,8、洗手池的下水管道常常做成如图所示的弯管,弯管的“弯”很多情况下是受地形决定的,但其中的一个“弯”却有着特殊的功能(图中虚线框内部分),它能堵住管道,防止污水管内的臭气顺着管道逆行,从而污染室内的空气其实这个“弯”是利用物理模型 的原理来设计的生活中利用到这种物理模型的实例还有 (填写一个即可),连通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9、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 ,意大利科学家 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等于 Pa,若桌面的面积是2m2,在标准气压下,大气作用对桌面上的压力是 N,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1.01105,2.02105,10、如图所示的三种情景或者实验: 甲

5、图所示情景表明: ; 乙图实验现象表明: ; 丙图实验现象表明: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11、如图所示的机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其中能省力的是( ),A B C D,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的问题是( ) A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 B上抛的石块最终要落回地面 C急刹车时,车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D小孩用力推站着不动的大人,不易推动,A,B,13、如图所示的容器内盛有空气,活塞可左右移动且不漏气,容器中有一木球A,当用力F向左推动活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球A对容器的压力将增大 B木球A对容器的压力将减

6、小 C木球A对容器的压力将不变 D无法比较木球A对容器压力的大小,B,14、两个体重相同的同学走过烂泥地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图中情景表明当 不变时,可以通过增大 来减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15、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在图中画出橡皮此时所受重力及绳子拉力的示意图,16、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使用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请在图中标出它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臂L,17、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作图

7、(填“丙”或“丁”)所示实验,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丁,18、从广州到深圳的轻轨铁路有望在2012年通车,轻轨列车“动力组”与传统列车比较,轻轨列车“动力组”在设计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可以减小 (2)列车速度从200km/h降到90km/h的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利用“再生制动”技术;列车由于 继续行驶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把列车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储存起来 (3)列车高速行驶时,列车周围空气流速 ,使列车周围的压强 (“减小”、“增大”或“不变”),所以在轻轨铁路两边3m以内建有隔离墙,避免当有列车经过时,人和物体

8、被压入轨道而发生危险 (4)列车以200km/h的速度运行100km需 h,空气阻力,惯性,电,增大,减小,0.5,19、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A,20、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茶壶 B、拦河大坝 C、洗手间下水管 D、船闸,B,21、如图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等的两个球m1、m2(m1m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一段距离,则杠杆( )

9、 A仍能平衡 B大球那端下沉 C小球那端下沉 D无法判断,C,22、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 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D,23、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A,24、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10、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A,25、某同学用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7.81cm、17.82cm、17.83cm和17.58cm,其中错误的是( ) A17.81cm B17.82cm C17.83cm D17.58cm,D,26、在使用定滑轮时,沿如图所示三个方向用力拉起重物,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F1=F2=F3,27、如图是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的道钉,O是支点请在图中做出它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2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铁球沿斜面滚下,请画出铁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9、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

11、力为500N,一个人站在地上,想用这根绳子提起1800N的重物,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30、如图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质量均为50g,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 A杠杆仍平衡 B杠杆左边向下倾 C杠杆右边向下倾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C,3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撬棍 B、羊角锤 C、核桃夹 D、食品夹,D,32、下列仪器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杠杆原理的一组是:量筒,剪刀,烧杯,试管夹,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 ) A B C D,B,33、在生活中,我们出行,使用到了多种交通工具下列交通工

12、具正常行驶时,速度最大的是( ),A、列车 B、大型客机 C、小汽车 D、轮船,B,34、(多选)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能用10N拉力刚好提起重20N物体的简单机械有( ) A一个动滑轮 B一个定滑轮 C杠杆 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A、C、D,35、 图(填“左”或“右”)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螺帽,它属于 杠杆,可以看成简单机械中的 (选填:滑轮、轮轴或斜面),36、目前,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图所示是某位网友提供的中国航母的设想图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 )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右,省力,轮轴,A,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