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34480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6.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是指以呼吸道作为侵入门户,感染人体致病的一大类细菌。 主要细菌有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百日咳鲍特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等。,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一类细长略弯曲的杆菌,有分枝生长的趋势。 不易着色,但经加温和延长染色时间而着色后,则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 主要特点是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分枝菌酸),第一节 分枝杆菌属,分为三类: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与麻风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为条件致病菌,偶可引起肺结核样病变、皮肤粘膜感染、溃疡、小儿淋巴结炎等。,抗酸染色,抗酸染色法(

2、acid-fast stain) : 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 再用3盐酸酒精脱色 然后用美蓝复染。 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一、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俗名结核杆菌,1882年由德国细菌学家 郭霍(Koch)发现。,教学内容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教学目标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本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多见,居各种病死原因之首。 旧中国结核病流行极为严重。建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为降低。 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剂应用、酗酒与贫困等原因,发病率又有上升趋

3、势。,据WHO估计,目前全球有20亿人受到结核杆菌感染,其中约有5000万人感染耐药结核杆菌,死亡人数每年达300万。 我国目前有近半数人口感染过结核杆菌,发病率约为10%,现有结核病人450万,每年还有新发肺结核病人达145万。每年死亡人数达25万,超过其他传染病总和。 是艾滋病高发区人群的首要死因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3月24日,1、形态与染色 细长略弯曲的杆菌、分枝状生长。 无芽胞及鞭毛, 有荚膜。 抗酸染色阳性。(因细胞壁中含分枝菌酸,能与碱性复红结合成牢固的复合物,不被盐酸酒精脱色),一)生物学性状,一)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二)培养特性 培养特点:馋、懒、丑。馋-营养要求较高,必须

4、在含血清、卵黄、马铃薯、孔雀绿、甘油以及含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罗氏)上才能生长良好。 专性需氧,最适T37,PH6.5-6.8。懒-生长缓慢,约18h分裂1次,在固体培养基上24w才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在液体中生长较快,1-2周可见液体表面形成有皱褶的菌膜。丑-典型菌落为粗糙型,表面干燥呈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淡黄色,呈菜花状。,生物学特性,3、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1)抗干燥:在干燥的痰中可活68个月;在尘埃中保持传染性810天。2)抗酸碱:3HCI、6%H2SO4、4NaOH中可存活30min。3)抗染料:对1:75000龙胆紫和孔雀绿有抵抗力。,4)对湿热、酒精及紫外线敏

5、感在液体中加热62-6315分钟或70 3分钟可被杀死;在70%75%乙醇中数分钟即被杀死;直接日光照射2-7小时可杀死。,5)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等敏感,但长期用药容易出现耐药性。,四怕 乙醇 湿热 紫外线 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 四不怕 干燥 酸(3% HCl或6% H2SO4) 或碱(4% NaOH) 有抵抗力 碱性染料 青霉素等抗生素,生物学性状,4、变异性 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耐药性等的变异。 形态结构变异:结核杆菌的L型:颗粒状、丝状、Much颗粒 毒力变异: BCG就是Calmett

6、e与Guerin二人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13年、传230代获得的减毒活疫苗。耐药性,尤其是耐异烟肼菌株。故联合交替用药。,(一) 致病物质,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本菌不产生内、外毒素以及侵袭性酶类。致病性主要与荚膜、脂质、蛋白质等成分有关.,1、荚膜,有助于细菌粘附与侵入宿主细胞内,并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以获取营养。,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具有抗吞噬作用,阻止有害物质的进入菌体,2、脂质 :为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1)磷脂能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并使炎症灶中的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从而形成结核结节 和干酪样坏死. 2)索状因子 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强烈的

7、局部慢性肉芽肿。 3)蜡质D具有佐剂作用,可激发机体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2、脂质 :为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1)磷脂 2)索状因子 3)蜡质D 4)硫酸脑苷脂 可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使溶酶体中的杀菌物质不能进入吞噬体,致使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吞噬细胞中长期存活。 3、蛋白质 主要是结核菌素,本身无毒,但与蜡质D结合后,注入机体能诱发对结核杆菌的变态反应。,致病性与免疫性,(二)所致疾病 结核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的结核病(tuberculosis)。以肺结核为最多见。肺部感染可分为:1.原发感染 多发生于儿童 2.继发感染(

8、原发后感染)多见于成人,1、原发感染,为初次感染,多发生于儿童。,呼吸道,肺泡内引起炎症,常见于肺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常靠近胸膜。症状多轻微和短暂,仅微热、咳嗽、食欲差,可有体重下降。,感染3-6周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同时出现超敏反应。 病灶中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的磷脂,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引起典型的结核病理特征即结核结节的形成与干酪样坏死。 90%以上的原发感染,可形成纤维化或钙化而痊愈。但病灶内常有一定量的结核杆菌,成为以后内源性感染的来源。 5%的感染可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 少数因免疫力低下,细菌可随吞噬细胞经血流扩散,常侵犯各处淋巴结、骨、关节、肾及脑膜等部位。,2、继发感染

9、肺部感染,为再次感染,多发于成年人。 多由原发病灶潜伏的结核菌引起,也可是再次侵入的。 病灶多局限(由于机体已形成特异性细胞免疫,对结核杆菌的扩散有较强的限制能力。因此病灶多局限,一般不累及邻近的淋巴结,易发生干酪样坏) 若干酪样坏死灶若被纤维素包围的可钙化而痊愈。 若干酪样坏死灶液化,病灶可破入支气管、气管、局部形成空洞,结核杆菌随痰排出体外,为开放性肺结核,传染性很强。,2、继发感染肺部感染,原发后感染多见于肺尖部。 起病缓慢,病程长,有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差、体重减轻并伴有咳嗽、咯血、胸痛等表现。,肺外感染,肺外感染可见血行播散引起的脑、肾结核,痰菌咽入消化道引起肠结核。也可见骨结核、

10、皮肤结核等。,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1、免疫机制 感染后,虽然能产生多种抗体,但无保护作用,抗感染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结核杆菌侵入呼吸道后原肺泡中的巨噬细胞不能防止所吞噬的结核杆菌生长,但可呈递抗原,使周围淋巴细胞致敏。致敏T细胞可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吸引血液中产单核细胞至局部病灶。这种单核细胞经致敏T细胞释放的IL-1、4、6、IFN-等细胞因子激活后可在病灶中杀死结核杆菌。同时炎症反应可致局部组织细胞损伤坏死。,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 1、免疫机制 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属于 有菌免疫:只有当结核杆菌或其组分存在体内存在时才有免疫力。 一旦体内的结核杆菌被清除,免疫也随之消失。,2

11、、结核菌素试验,1)原理:迟发型超敏反应 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检测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有细胞免疫力及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型变态反应)的一种试验。 2)意义:判断受试者是否受过结核杆菌感染。,2、结核菌素试验,3)结核菌素试剂 目前纯蛋白衍化物(PPD) 已取代过去使用的旧结核菌素(OT) 4)方法:常规取5U在前臂内侧作皮内注射,48-72小时观察结果。,5)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阳性强阳性 阴性,硬结、红肿直径 0.5-1.5cm之间,感染过结核杆菌,但不一定发病。接种过卡介苗,硬结直径超过1.5cm以上,表明可能有活动性结核,应进一步检查,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结

12、直径小于0.5cm,无结核感染,但应考虑:原发感染的早期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麻疹、艾滋病) 应用免疫抑制剂等,6)应用 选择BCG接种对象及测定接种效果;婴幼儿可做诊断结核病之用;可在未接种BCG的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可借用其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水平。,1.与结核杆菌抗酸性有关的成分是( ) A.索状因子 B.磷脂 C.分枝菌酸 D.蜡脂D E.硫酸脑苷脂 2.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特点是( ) A.以体液和细胞免疫并重B.以体液免疫为主 C.为有菌免疫 D.不能通过人工主动免疫获得 E.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3.有关结核菌素试验 ,下述错误的是( ) A.属于皮肤迟发型

13、超敏反应 B.可检测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状况 C.皮肤反应程度以局部红肿 ,硬结的直径为标准 D.可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E.12-18小时观察结果 4.结核菌素试验为阳性反应 ,下述情况可能错误的是( ) A.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 B.表明机体接种卡介苗成功 C.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一定的特异性免疫 D.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有迟发型超敏反应 E. 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5.下列各成分与结核杆菌的致病性有关 ,除外的是( ) A.结核杆菌索状因子 B.磷脂 C.结核杆菌内毒素 D.蜡脂D E.硫酸脑苷脂 6.下列哪种对象最适合接种卡介苗( ) A.长期低热和咳嗽 ,疑为肺结核的患儿 B

14、.OT试验阴性的麻疹患儿 C. OT试验阳性儿童; D. OT试验阴性儿童 E. OT试验阴性的细胞免疫缺陷者,7.结核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 ) A.沙保培养基 B.罗氏培养基 C.疱肉培养基 D.巧克力色培养基 E.亚碲酸钾培养基 8.细胞壁含脂类最多的细菌是( ) A.结核杆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衣氏放线菌 D.霍乱弧菌 E.幽门螺杆菌 9、结核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 ,不可能的是(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破损的皮肤 D.泌尿道 E.节肢动物的叮咬,二、麻风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是麻风病的病原菌。 1873年由挪威学者Armauer Hansen从麻风患者的皮

15、肤结节中分离发现。 麻风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和神经末梢的损害。晚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形成肉芽肿。,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但较结核杆菌短而粗,呈束状或团状排列。 抗酸染色阳性且着色均匀。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有麻风杆菌存在的细胞呈泡沫状,称麻风细胞。(可区别于结核杆菌) 体外人工培养至今仍未成功,麻风分枝杆菌迄今仍不能人工培养。用从组织获得的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足垫或接种至犰狳(armadillo,一种南美洲的野生动物),成为研究麻风的动物模型。,二)致病性,1、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人是麻风杆菌的唯一宿主,也是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

16、传播:是重要途径(患者早期鼻粘膜分泌物含大量麻风杆菌)。 破损的皮肤粘膜 密切接触传播痰、汗、泪、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均有麻风杆菌排出。,二)致病性,2、所致疾病 麻风 潜伏期:6个月-5年,长者可达20年。 分两型和两类 两型:结核样型:占60-70%。麻风菌素试验多呈阳性,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强,巨噬细胞将大量杆菌杀灭,很少被检查出,传染性小,称闭锁麻风。瘤型:约占20-30%,细胞免疫力差,病变组织的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杆菌聚集,传染性强,称为开放型麻风。,二)致病性,2、所致疾病 麻风 两类:界线类:约占50%,麻风菌素试验为阳性,具有上述两型特点,可向两型转化。未定类:约占5-10%,表现介于两型之间,为麻风的早期阶段,病变非特异性,只在皮肤血管周围或小神经周围有灶性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染色不易找到麻风杆菌。,人类麻风分枝杆菌为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其免疫主要为细胞免疫,与结核杆菌相似。 麻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 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有所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