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733785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经济组织:对离散组织结构选择的分析 Oliver E. Williamson (1991),文章结构,引言研究方法及目的分析结论,引言,虽然微观经济组织非常复杂,长期以来难以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但随着新的研究范式的出现,随着人们日益意识到制度对于经济业绩的重要性,随着以前的研究范式的局限性逐渐地显露出来,这种情况如今已经发生了改变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代理理论、人口生态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方法,本文抓住使交易成本最小化这一特征,以比较制度的观点来研究经济组织。比较经济组织理论从不孤立地考察组织形式,而是常常与比较选择联系起来。交易成本经济学将分析的重点放在交易成本的比较上广义上看,即“经

2、济系统的运行成本”(Arrow,1969:48)。,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拓展和提炼交易成本经济学所使用的研究工具,以便对一些主要的批评意见做出回应。,1.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日志的两个层面制度环境和治理机制以相分离的方式各自发展。,前者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来进行详细的表述,强调博弈中的制度规则:习俗、法律和政治。后者则是更为微观的分析,集中强调对于各种可选择的治理形式的有效性(市场、混合制、层级制)进行比较以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交易成本经济学是否能够克服这两种研究层面分离的问题呢?,研究目的,2.交易成本经济学只分析了极端的组织形式市场和层级制而忽视了中间形式或者说是混合形式。 3.标识各种可供选择

3、的治理模式的抽象特征依然比较模糊。这些主要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在不同的治理形式下有什么不同?4.交易成本经济学声称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但它几乎完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下发展起来的(Hamilton and Biggart,1988),将西方、非西方资本主义及非资本主义经济一视同仁,这可行吗?,本文试图将组织问题当做一个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来回应上述反对意见。,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离散结构分析这一概念是由Simon引入比较经济组织的研究当中的。他注意到:经济学的发展超越了其核心价格理论以

4、及价格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商品和货币的数量。我们注意到一个转变:从高度定量的分析(其中边际均衡分析扮演着重要角色)转向更加定性的制度分析(比较各种可供选择的离散结构),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进行上述分析通常不需要精确的数学工具或者边际计算。一般说来,与说明两个边际数量相等所需要的条件相比,更为粗略、更为简单的方法便足以证明两个数量不相等。那么,究竟什么是离散结构分析? 在支持离散结构分析的各种因素中,作者关注如下几点:(1)企业不仅仅是市场的简单延伸,而且还运用了不同的手段,(2)离散的契约法之间的差异为定义每一种治理形式提供了关键性的法律支

5、持,(3)边际分析关注二阶条件而忽视一阶的最优化。,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A不同的手段(Different Means)在企业内部已提不出新的最优化问题,因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性的企业的规模主要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决定,企业仅仅是一种按照技术的条件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工具因为在企业内也存在着市场机制。,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A不同的手段(Different Means)作者认为层级制度不仅是一种契约行为,还是一种契约机制,一种通过其他手段对市场关系进行的延续。比较契约分析的挑战在于分别分

6、析并阐述这些不同的手段。像下文所说的那样,每种可变的治理形式市场、混合制、层级制都是由相互支持的特性所共同界定。,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B契约法(Contract Law) 首先,提出如下假设:每种一般的治理形式都需要得到不同形式的契约法的支持。其次,支持层级制度的契约法形式是具有自我控制的(forbearance)特性的。 古典契约法(Classical contact law) 新古典契约法和免责条款(Neoclassical contract law and excuse doctrine) 困扰 自我控制(Forbearance),离

7、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古典契约法适用于法学和经济学的理想交易“靠明确的协议迅速达成,以容易界定的业绩来结束” 。在这种交易中,双方的身份并不重要。单个的买者和卖者之间并不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相反,二者能够以可忽略的成本相互转化。 -古典契约法支持自发的市场组织形式并与之保持一致,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新古典契约法和免责条款使交易双方免受严格执行契约的限制,它适用于这样的契约:契约中交易仍然是自发的,但是不能忽视双边依赖性。如果提前终止契约或不恰当地坚持契约会对一方或双方造成负担,这时意见的一致

8、就会非常重要。感觉敏锐的双方会排斥古典契约法,而转向新古典契约法的体制,因为这更有利于持续发展,并有利于提高适应程度。,新古典主义契约法支持混合的缔约模式,缔约双方保持自主,但契约受弹性缔约机制的调节。,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困扰分三种:非重大的、重大的、极重大的。非重大困扰是指调整对效率的影响很小而无法补偿其调适成本。由于较小困扰而重新安排的净收益是负的(如下文所述)。这是因为调节需要经过论证和审查,而论证、审查的成本会超过预期收益。,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中等程度的困扰是新古典主义契约法

9、的适用对象。,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仲裁 违背契约精神的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当坚持按照字面意义执行契约得到的“合法”收益超过了维持交易关系的贴现值时。 慎用免责条款,尽管免责主义提倡豁免,新古典主义契约仍以巨大的成本处理重大困扰:仲裁的执行成本高而且适用范围有限,当重大困扰尤其是极大的困扰频繁发生时,仲裁和免责主义所支持的混合机制会导致更高的成本并且受到更大的约束。这时需要考虑更加富有弹性、适应性的安排。,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自我控制(Forbearance)仅将企业视做“一组契约的有机组合

10、”忽视了这种治理模式的许多有特色的东西。 市场与层级制的授权区别在哪儿呢?而且若层级制享有授权方面的优势,为何市场不能复制这种优势?,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层级制度调节内部分歧 市场无法复制企业的授权机制自我控制法则应用于内部组织,意味着内部交易的双方自身可以解决分歧,或者将无法解决的分歧依靠层级制裁断 。,离散结构分析(Discrete Structural Analysis),C 一阶最优(First Order Economizing) -有效调适以及消除浪费1.经济学中充斥着以边际分析为特征的分配的效率问题,以至于忽视了各种离散结构选

11、择方案可以通过审核应用其中的组织的效率问题。 2.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人们广泛关注市场机制而忽视了各种组织结构的选择。,维度化治理(Dimensionalizing Governance),市场、混合制和层级制在契约法的规定方面不同。实际上,倘若同一种契约法被应用于所有治理形式中,那么市场、混合制和层级制间的重要区别将不复存在。但除了契约法之外还有许多影响因素,例如调适性以及激励、控制机制的差异。 A适应性是核心的经济问题 B工具(Instrument),维度化治理(Dimensionalizing Governance),A适应性是核心的经济问题 将价格作为有效的统计工具,商品的供需变化通过价格

12、变动反映出来,个体参与者相应采取正确的行动,把这种称为适应性A,A代表自发,这是新古典主义的理想状况,其中消费者与生产者参照价格变化独立地作出反应,从而使各自的效用、利润最大化。,由于对协调性投资和对非竞争性(或较少的竞争性)协调的重新组合的需要在频率上和重要性上都有所增加,人们转而依靠不同的机制。这种具有协调性质的适应称作适应性C,C代表协作即以层级制取代自发关系,维度化治理(Dimensionalizing Governance),当考虑到双方的相互依赖性 (1)相比较企业之间的行政控制而言,层级制由企业内部行政控制的效率差异所支持;(2)企业内部的激励强度有时会被蓄意抑制。激励强度不是目

13、的,只是一种手段。如果较多的激励强度阻碍了双边适应性,那么由较多的行政控制(监管、职位奖励或惩罚)支持的弱激励强度就是最优的。,混合治理的新古典契约法既不同于市场的古典契约法,也不同于层级制的自制契约法,它比前者更富有弹性,又比后者更符合法律规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参照适应性(A和C)、激励强度和行政控制来比较各种混合模式?,维度化治理(Dimensionalizing Governance),区别性匹配(Discriminating Alignment),交易成本经济学赞同:交易是基本分析单位。 这一重要见解识别了区分交易的关键维度,于是便有了可操作的意义。这些关键维度包括交易发生的频率

14、、交易受影响的不确定性、提供商品和服务时涉及到资产专用性的程度,区别性匹配(Discriminating Alignment),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产品价值的条件下,资产被配置给其他使用者或者被用于其他用途的程度。资产专用性可分为六种:(1)地点专用性,例如一系列地点彼此位置接近,以便节省库存和运输成本;(2)物质资产专用性,例如用于生产零部件的专用模具;(3)“干中学”产生的人力资产的专用性;(4)品牌资产;(5)指定性专用资产,例如一般工厂应特定顾客要求进行的单独投资;(6)时间上的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尤其是前五种形式造成了双边依赖性并引起更多的缔约风险。 资产专用性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

15、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区别性匹配(Discriminating Alignment),随着资产专用性程度的提高,双边依赖的情形慢慢出现。当资产专用性为零时,就会发生法和经济学中的理想交易(买卖双方的身份毫不相关)。随着对交易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增加,身份越来越重要,因为当最佳替代用户将资产重新配置于最佳替代用途时,专用性资产就会失去生产价值。,区别性匹配(Discriminating Alignment),令M=M(k;),H=H(k;),这两个简化表达式分别表示市场和层级制的治理成本是资产专用性(k)和转移参数向量()的函数。设两个函数的约束条件都是要选择同样水平的资产专用性,可

16、得到以下比较成本关系式:M(0)H(0)且MH0。 第一个不等式反映了内部组织的官僚成本超过了市场,因为后者在A类适应性上优于前者在忽略资产专用性的条件下只有市场是重要的。于是市场治理曲线的截距低于层级制的截距。 第二个不等式反映了由于资产专用性,与层级制相比,市场在C类适应性上有边际限制,因此,双边依赖的出现更加理所应当。,区别性匹配(Discriminating Alignment),混合制模式在激励、适应性和官僚主义成本方面介于市场和层级制之间。与市场相比,混合制牺牲了激励而支持部门间的高度协作。而与层级制相比,混合模式牺牲了协作但支持更大的激励强度。,区别性匹配(Discriminating Alignment),令X=X(k;)代表作为资产专用性的函数的混合制模式的治理成本。要讨论的是M(0)X(0)H(0)和MXH0。假设X(0)明显小于H(0),否则对市场或层级制的最低成本选择可能会优于混合制,这种情形可能发生在特定交易类型中,如下文所述。此关系如图所示。有效供给意味着在包络线上运作 ,据此推出,若k*是k的最优值,有效供给规则表述如下:(1)k*1时, 运用市场模式;(2)1k*2时,运用混合制;(3)k*2,运用层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