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4-17-2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733075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261 大小:7.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4-17-2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1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4-17-2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1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4-17-2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1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4-17-2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1页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4-17-2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4-17-2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章世界地理4-17-2世界重要地区和国家课件新人教版(2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特征 (1)气候:东部主要为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2)地形: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河流: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东部为外流河,内陆以内流河为主。 (4)灾害:东部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同时为台风多发地区。,2人文特征 (1)人口: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自东向西递减。 (2)经济:沿海经济发达,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为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的重要产区;西部、北部经济较落后,以畜牧业为主。,要点二 日本,1位置与范围 (1)位置: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以G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

2、 (2)范围:由C北海道、D本州、E四国、F九州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2地形特点,3气候: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4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5农业:人多地少,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最大。 6工业: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H濑户内海沿岸。,【方法规律】 如何复习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区域位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三个方面分析: (1)区域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和战略位置。 (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文

3、、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和概括。 (3)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主要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科技等方面分析和概括。,(2017石家庄模拟)下图是日本几种农作物和主要工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的几种农作物中,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大和最小的是( ) A水稻和苹果 B水稻和亚麻 C甘薯和茶 D柑桔和亚麻 2日本冬季( ) A南部海域多台风 B西岸降水较东岸多 C受西风带控制 D北部森林郁郁葱葱,【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绝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水稻生长,分布范围最大;亚麻只能生长在日本的北部,分布范围最小。第2题,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陆地西岸为西北风的迎风坡,因而降

4、水多;日本夏季多台风;北部为温带气候类型,森林为落叶林。 【答案】 1.B 2.B,(2017南昌模拟)读朝鲜半岛及附近海域图,回答35 题。,3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可用“一衣带水”形容,其中“水”是指( ) A鸭绿江 B黑龙江 C黄海 D东海 4影响半岛中部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 C季风 D太阳辐射,5关于朝鲜半岛,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东高西低 B属于季风气候,南部呈现明显的海洋性 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D南北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方面差别大,【解析】 第3题,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因而这里的“水”指的是鸭绿江。第4题,中部等温线向南凸,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势高

5、,气温低。第5题,朝鲜和韩国居民都属朝鲜族,宗教信仰也相同。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出朝鲜半岛东高西低;朝鲜半岛为季风气候,南部受海洋的影响大;朝鲜半岛经济发展水平南部高、北部低。 【答案】 3.A 4.B 5.D,1位置与范围 (1)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 (2)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3.人文特征 (1)人口特征 人口稠密,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华侨众多。 (2)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 农业特征:以种植水稻和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工业特征:劳动力丰富廉价,加工工业发展

6、迅速。,要点二 中亚,1地理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心脏地带,是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著名的“丝绸之路”都穿过该地区。 2自然特征 (1)地形:以平原与丘陵为主,沙漠、戈壁广布。 (2)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3)水文:河流主要为内流河,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流径流量小;湖泊为内陆湖、咸水湖。 (4)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3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矿业为各国主要经济支柱。 4农业生产: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灌溉农业发达。 5环境问题: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农业生产,使湖泊萎缩、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严重。,读某河流干流和

7、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流湍急落差大 B高山束缚支流短 C高原气候降水少 D泥沙淤积河床高 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丁周边地区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服装制造,【解析】 第1题,图示河流是湄公河,其上游是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干流河段范围狭窄。第2题,丁所在国家为柬埔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适合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答案】 1.B 2.D,3(2017绵阳模拟)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内陆国,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下图示意哈萨克斯坦的地理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8、。,材料一 咸海面积不断缩小,近年来,咸海一带的气候日趋恶劣,一年到头,狂风不止,空中盐粒飞舞。 材料二 棉花喜光耐旱,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 以上,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甲地为哈萨克斯坦重要产棉区。 (1)简述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的特点。 (2)说出材料一中“盐粒”的主要来源。 (3)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棉花的气候条件。,【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哈萨克斯坦大部分位于40N55N之间,属于北温带;该国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之一的乌拉尔河流经该国,所以哈萨克斯坦地跨亚欧两洲;由材料可知该国是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第(2)题,咸海地处亚欧大

9、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所以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较多;咸海湖面缩小露,出的湖底部分,水分蒸发后所含的盐分沉积较多。第(3)题,注意题目要求是种植棉花的“气候条件”,主要从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图中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降水少,也有利于棉花前期开花和后期采摘;卡拉套山位于甲地的北部,阻隔了寒冷气流的南下,减少低温冷害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答案】 (1)位于北温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跨亚欧两洲;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 (2)一是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小露

10、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 (3)夏季高温(夏季热量充足),光热充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降水少,利于棉花前期开花和后期采摘;北侧山地阻隔了寒冷气流的南下,减少低温冷害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要点一 南亚,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的南部,南临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 2自然特征 (1)地形: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2)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涝灾害频发;西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3)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印度洋。,3人文特征 (1)人口:人口稠密,增长速度快,人口压力大

11、。 (2)经济: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4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地理位置的影响 南亚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2)地形地势的影响 南亚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3)气候特点的影响 南亚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4)

12、河流状况的影响 南亚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又不足。,其中孟加拉国洪涝问题最为严重,其原因主要有:地势北高南低,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要点二 印度 1自然特征 (1)地形:北部为山地、中间为平原,南部为高原。 (2)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6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 2人文特征 (1)农业:耕地面积广阔,占国土面积一半以上;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但水旱灾害多发;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等。,(2)矿

13、产: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3工业 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棉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麻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印度南部。 4城市 新德里:位于印度西北部,为首都和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的城市。,孟买:位于西部沿海,为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2017攀枝花模拟)下图是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材料图,读图回答12题。,1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2伊斯兰堡比卡拉奇降水多

14、的原因有( ) 夏季气温高,多对流雨 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距离印度洋近,多台风雨 终年受低气压控制,多锋面雨 A B C D,【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分布可知判断出巴基斯坦的西部地形为高原山地、东部为平原,地势为西高东低。第2题,由气候资料图可看出,两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与夏季风有关。由于伊斯兰堡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因此降水多。同时伊斯兰堡夏季的气温高,易形成对流雨。 【答案】 1.D 2.A,3(2017太原模拟)读南亚次大陆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河流域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区,请根据该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为当地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5、。 (2)指出b高原的典型植被,并说明原因。 (3)请分析c区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解析】 第(1)题,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旱涝频繁,为保证农业稳产,必须兴修水利工程。由于该区有热带沙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这就要求农业开发适度,保护植被,以免引起土地荒漠化。在旱季,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引发土地次生盐碱化,因此,发展农业要做到合理灌溉、有灌有排,以免引起土地的次生盐碱化。节约用水,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第(2)题,由于b处位于德干高原内部,受高原地形影响,西南季风对其影响较小,降水较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第(3)题,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与降水和地形有关。c区域降水丰

16、富且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因而洪涝多发。,【答案】 (1)因为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所以水旱灾害频发,应该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由于气候干旱、热带沙漠广布,切不可过度开垦导致土地的沙漠化;合理灌溉、有灌有排,以免引起土地的次生盐碱化;节约用水,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保护植被,治理生态环境。 (2)典型植被:热带草原。原因:海拔高,沿海山脉对西南季风的阻挡。高原内部降水较少。 (3)降水丰富且主要集中在夏季,河流汛期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两洋”:E印度洋、大西洋。 (2)“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 (3)“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湖泊)。 (4)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