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四首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732027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四首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四首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四首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四首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四首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四首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四首课件新人教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四首,gudaishisishou,自主学习,1.准确朗读四首诗; 2.介绍四位作者,了解一些诗歌创作的背景; 3.说说每首诗诗句的意思; 4.说说诗歌中体现出的诗人的情感; 5.请你从每首诗中各选择一句诗,赏析这句。(可以从修辞、用词、情感等角度),课前充分准备,课堂小组交流,准备班级展示。,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碣(ji)石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dn)竦峙(sngzh)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萧瑟(xios)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读,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

2、诗人。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史上“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二十一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认识作者,了解背景,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

3、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理解诗句的意思,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 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赏析诗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歌品析,叙事,内容,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诗句,情感,观海地点和目的,水何澹澹,总写大海景象,总写山岛景象,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特写山岛之景 突出欣欣向荣景象,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特写海面之景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百草丰茂,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开阔胸襟,一

5、统中国的抱负,想象之景 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景象,兴味盎然,胜券在握,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勃勃生机 乐观情怀,席卷宇内,荡平诸侯。惊天动地,虚写,实写,写景,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奋发昂扬的精神,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体会诗人情感,先组内背诵,再班级背诵,最后默写。,准确背诵全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读,七绝,李白(701年762年)

6、,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认识作者,了解背景,王昌龄:唐代 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左迁:贬谪,降职。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龙标:唐代县名,在今贵州锦屏县,现保存有龙标书院,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理解诗句的意思,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

7、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龙标之地的偏远? 作者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赏析诗歌,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句中“愁心”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

8、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

9、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体会诗人情感,借月抒怀,表达惊讶、同情、关切、安慰之情,准确背诵全诗,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读,次北固山下 作者 王湾,五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认识作者,了解背景,次:停留。,客路青山

10、下,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理解诗句的意思,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 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 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 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

11、呢?,赏析诗歌,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赏析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

12、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体会诗人情感,“雁足传书”,直接抒情,表达行旅怀乡之情。,准确背诵全诗,天净沙秋思 作者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

13、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认识作者,了解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

14、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势,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中比较短小的叫小令。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理解诗句的意思,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

15、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1.这首小令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 2.写景的句子写了哪些景物?烘托出一种怎样的氛围(意境)?,赏析诗歌,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

16、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我”的境况),(别人的生活),对比,通过对比,更能衬托出游子在客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侧面描写,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对比 反衬,荒凉,恬静,凄凉,思乡,断肠,体会诗人情感,思乡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罗列,就把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因此,被后人称赞为“秋思之祖”。,准确背诵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