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康复学12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28061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康复学12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体育康复学12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体育康复学12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体育康复学12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体育康复学12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康复学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康复学12(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休 克,扈诗兴重庆文理学院体育系,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出现的以组织微循环灌流呈急剧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致使各重要器官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和结构损害的一个全身性病理过程。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小、心率加快、脉搏细数、尿量减少、神志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等。,休克不同于晕厥,后者是短暂的心血管系统反射性调节障碍,主要是由于血压突然降低、脑部缺血而引起的暂时性意识丧失。 临床表现为面包苍白、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和意识障碍。 常见于直立性低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疲劳、闷热等情况。 恐惧、紧张、晕针等可诱发,平卧休息或采取头低位后即可

2、恢复。,一、休克的原因和分类,(一)按病因分类,1失血、失液性休克,各种原因造成的血液、血浆或水分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结果使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而引起休克,又称低血容量性休克。,2创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见于各种严重的创伤。此种休克的发生与疼痛和失血有关。,3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无论是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均可引起感染性休克,也称为败血症性休克。,4心源性休克,见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急心脏压塞、急性心肌炎、严重心律紊乱等。由于心肌收缩减弱,致使心输出量减少而引起休克。,5过敏性休克,由于药物过敏等原因,造成外周血管紧张不足,静脉内滞留大量血液,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休克

3、。,6神经源性休克,剧烈疼痛、高位脊髓损伤或麻醉意外等引起的休克,称为神经源性休克。,(二)按休克时血液动力学的特点分类,1低排高阻型休克,其特点是心输出量降低而外周血管阻力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温度降低,又称为冷休克。,2高排低阻型休克,其特征是外周血管阻力低,心输出量高。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皮肤温度可增高,故亦称“暖休克”。,二、休克的发展过程,(一)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虽然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但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主要是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和外周血管容量的扩大,其中任何个环节发生改变均可使有效循环量减少,从而育接引起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不足而导致休克。,1血容量减少,是失

4、血、失液性休克的始功环节,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容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减少,微循环灌流量急剧降低。,2心输出量急剧减少,是心源性休克的始动环节,由各种心脏疾患引起心泵功能衰竭,使心输出量急剧减少与有效循环血量严重不足而致微循环灌流量不足。,3外周血管容量的扩大,正常情况下,血管容量与全血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过敏时由于有大量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液淤滞在微循环内,从而引起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而发生休克。,(二)微循环障碍是休克发生、发展的共同发病环节,尽管各类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不同,但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将引起微循环障碍。因此,微循环障碍是各类休克发生的共同发

5、病环节。,1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缺血期也称休克早期或代偿期。 1)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2)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加快、脉搏细数,血压正常或略有升高,脉压差减小,少尿或无尿,烦躁不安。,2微循环淤血期,也称体克期或失代偿期。 1)休克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灌人多、流出少2)休克期临床表现 静脉充盈不良和静脉压下降;脉压差小;因致心、脑供血不足,患者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表情淡漠,互应迟钝,皮肤由苍白转为发绀,并出现花斑所。尿量进一步减少或无尿。如不及时抢救,将转入微循环衰竭期。,3微循环凝血期,也称为休克晚期或休克难治期。 1)休克晚期微循环变化的特

6、点:不灌不流 2)休克晚期临床表现: 血压进一步下降,甚至测不出,全身多部位出血,各重要实质器官坏死、功能衰竭,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三、体克时细胞的代谢变化和结构损伤,休克时细胞的代谢障碍和功能、结构损伤既是组织低灌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各种毒性物质作用的结果,又是引起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和造成不可逆性休克的原因。,(一)休克时细胞的代谢变化,休克时细胞代谢变化比较复杂。其共同的主要改变如下: 1糖酵解加强: 2脂肪代谢障碍:,(二)休克时细胞的结构损伤,1细胞膜的变化:由于缺氧,ATP生成不足,致使细胞膜上的钠泵、钙泵失灵。 2线料体的变化: 3溶酶体的变化。,四、各器官功能的改变,(

7、一)急性心功能不全 (二)急性肾功能不全 (三)急性肺功能不全 (四)脑功能障碍 (五)肝和胃肠功能的改变,五、休克的防治原则,(一)及早预防,1 积极防治各种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疾病 对创伤患者及时做好包扎、止血、固定、止痛和保暖; 失血、失液过多患者及时做好补液或输血、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以消除一切可能促进休克发生发展的因素。 2 在应用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或血清制剂前,要认真做好皮试,发现阳性者禁用; 输血应严格检查供、受者血型是否相符。,(二)积极治疗,1改善微循环,1)补充血容量 2)纠正酸中毒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2改善细胞代谢,1)应用自由基清除剂:SOD、CAT 2)溶酶体稳定药和钙拮抗药:糖皮质激素、前列腺素;,3治疗器官功能衰竭,除一般治疗措施外,应针对不同器官衰竭采取不同治疗措施。,4中医对休克的治疗,1)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提高血压,改善血液循环。 2)应用中药改善微循环以增强循环系统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