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份:通信生产特点、危险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683694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份:通信生产特点、危险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三部份:通信生产特点、危险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三部份:通信生产特点、危险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三部份:通信生产特点、危险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三部份:通信生产特点、危险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份:通信生产特点、危险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份:通信生产特点、危险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通信企业安全生产 特点、危险源, 第三部分 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特点 及主要危险源 第一节 电信安全技术概述 第二节 电信生产与安全特点 第三节 电信生产流程 第四节 电信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 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目 录,通信安全技术是指为防止通信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从业人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性技术措施的总称。 通信企业安全技术可分为通信生产安全技术和辅助生产安全技术。 通信生产“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要求参与通信生产的所有设备、 设施的技术性能要安全、可靠;要求操作、使用这些设备、设施的从业人员具有迅速、准确、安全的操作技能。 在通信生产过程中,存在

2、着许多危险因素,有可能使电信生产人员受到伤害。这些危险因素的消除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59,第一节 通信安全技术概述,通信企业的安全技术可分为通信生产安全技术和辅助生产安全技术。 通信安全技术是指为防止通信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对从业人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各种预防性技术措施的总称。 辅助生产安全技术是指在通信企业中为电信生产服务的其它生产(如:电力供应、设备维修、采暖通风等)过程中所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根据通信生产“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 要求参与通信生产的所有设备、设施的技术性能要安全、可靠; 要求操作、使用这些设备、设施的从业人员具有迅速、准确、安全的操作技能。,第

3、一节 通信安全技术概述,通信企业安全生产主要危险源 伤亡事故是由于物的危险状态与环境的不安全因 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时, 不但要考虑如何提高物的可靠性,注重环境的不安全 因素而且应当从管理上规范人的行为,使之符合安全 的需要。 只有从物与环境和人的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 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员工的安全健康和电信生产的健康 发展。 (见下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第一节 通信安全技术概述,在通信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危险因素,触电、烧伤、中毒高处坠落,危险因素,强电侵入、易燃易爆、有害气体渗透、高处作业,锅炉、压力容器和雷管的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等,雷电、静电

4、等自然因素,人员伤害,第一节 通信安全技术概述,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时:,提高物的可靠性可通过对各种设备、设施、场所等物的条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来实现; 环境因素可通过监测、察看来实现; 人的安全行为则通过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将其劳动的行为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来保障。,物 环境 人,第一节 通信安全技术概述,一、通信生产的特点 通信通信生产具有全程全网的统一协作配合;生产过程与用户消 费过程的不可分割;不生产实物,通过传递信息和实物产生效用等之 外,由于通信的性质和特殊的生产方式,使其还具有如下特点: (一)具有高度的时效性。时效性是通信的灵魂。时效性的核心就 是“快”,否则将完全失掉通信

5、意义,“快”本身也包括有准确的意义。 (二)电信的生产活动,不是实物原件的传递,而是信息的复制和 再现。所以,要求电信网络的传输质量良好和全程全网中各环节的高 度协调,严密配合。,1,第二节 通信生产与安全的特点,一、通信生产的特点 (三)电信通信的生产活动用户直接参与共同进行。 用户使用通信手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电信信息传递, 所以必须进行广泛宣传和具体指导。 (四)信息来源和结构受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影响很大。 (五)技术密集、复杂程度高。电信传递信息主要靠技 术设备,没有技术手段根本无法完成。电信通信发展较 快,其增长率很高。再者,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 信通信的新业务不

6、断出现。,第二节 通信生产与安全的特点,具有高度的时效性 不是实物原件的传递, 而是信息的复制和再 现 用户直接参与共 同进行 信息来源和结构受社 会发展影响 技术密集、复杂程度高,保持通信线路、设备运行良好状况;科学地组织由各电信网点和电信线路有机联接起来的电信通信网;按照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要求合理组织生产过程 电信网络的传输质量良好和全程全网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严密配合。 必须进行广泛宣传和具体指导。 信息来源和结构受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影响很大。 电信传递信息主要靠技术设备,没有技术手段根本无法完成,第二节 通信生产与安全的特点,二、电信生产安全的特点 (一)通信安全生产受客

7、观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 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 来自地理、气候 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电信通信生产点多、面广、线长,内部分工繁杂细致,技术工种与业务工种交错并存,内勤与外勤环境条件差异很在,管理难易不一。 (三)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发生频率较高。 (四)预防有毒有害工作任务较重。,市政规划、设计、管理、园林、供电、 供水、污水管、煤气、热力管等,强光、风、雨、雪、冰、雷、电 山区、丘陵、沙漠、沼泽、草原、高空 深坑、水下,第二节 电信生产与安全的特点,电信生产作业流程可以从电信通信信息流程分为: 电信线路施工、线路维护和机房作业。,电信线路施工和维护,是指布设和维护电信的架空明

8、线、架空电缆、直埋电缆、管道电缆和无线电、微波等设备。 电信机房作业,是由专门的值机员、机务员来完成。,第三节 电信生产流程,电 信 线 路 施 工 和 维 护,电信物质器材的运输和装卸,地下电缆沟的挖掘和地下管道的敷设,用专门机械或人工立拆电杆,使用登高工具上杆操作,用专门机械或人工立拆电杆,接续、封焊电缆,立杆塔安装天线等,第三节 电信生产流程,电 信 线 路 施 工 中,由于作业环境复杂,使用多种机械设备,有时因机械或人为原因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管道施工过程中有些沟壁支撑不牢固,发生局部坍塌,砸伤施员工员; 立杆、拆线施工中,因杆根不牢、操作程序不当或安全防护措施不力时,容易发生高处坠落

9、、倒杆伤人事故; 在通信线过公路施工时,有些路过的机动车不服从施工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强行通过施工现场将通信线拉倒,造成施员工员伤亡; 机动车辆拖运器材,由于人货混装,当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还有些线路维护人员安装用户电话时,将电话线甩到供电线路上,造成触电伤亡事故。,第四节 电信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电 信 线 路 维 护 中,由于部分通信线路与电力线、广播电视线间距过近,遇有电力线搭碰通信线、电力线搭碰广播电视线而广播电视线又搭碰通信线、高压电感应通信线、雷电侵入通信线等情况时,会发生线路维护人员触电伤亡事故; 线路维护人员上杆维护线路时,因安全带和脚扣缺陷、操作不规范等因

10、素,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线路维护人员在管道入孔井作业时,有时因侵入和自身的有毒有害气体、通风不良等原因,发生中毒和爆炸事故。,第四节 电信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电 信 机 房 作 业 中,由于信号线与动力线部放不规范,有时高压电侵入通信机房,造成作业人员伤亡和设备毁坏事故; 机务人员在蹬高维护设备时,有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发生伤亡事故; 电力机务人员在维护动力设备时,有时发生触电、烫伤等事故。,第四节 电信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一、危害因素的产生 危害因素表现形式是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害后果,均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

11、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故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危害因素。 (一) 能量、有害物质 能量、有害物质是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 的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 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害性也越大。另一方面 ,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因此所 产生的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完全消除的。,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由于 能量 意外 释放 形成 的 危险 因素,锅炉、爆炸危险物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温度和压力。 高处作业(或吊起的重物等)的势能,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或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等)的动能

12、,噪声的声能、高温作业的热能、各类辐射能等。 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造成各类事故;静止的物体棱角、毛刺、地面等之所以能伤害人体,也是人体运动、摔倒时的动能、势能造成的。,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有害 物质 损伤 人体的 生理 机能 和正常 功能,由于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窒息性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存在,当它们直接、间接与人体或物体发生接触,能导致人员的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的破坏等 .,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二)失控 在生产中,人们通过工艺和工艺装备使能量、物质(包括有害物质)按人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同时又必须约束和控制这些能量及有害物质,消除、减弱产生

13、不良后果的条件,使之不能发生危险、危害后果。 如果发生失控就会发生能量、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所以失控也是类危害因素,它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及四个方面,,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失控 1、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故障(含缺陷)是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 2、人员失误 人员失误泛指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即员工在劳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 由于不正确态度、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生理状态不

14、佳和劳动条件(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影响造成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缺陷 安全生产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事故、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4、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等 环境因素都 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也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 (详见下四图),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保护装置失效造成漏电伤人,短路保护装置失效又造成交配电系统的破坏; 控制系统失灵使化学反应装置压力升高,泄压安全装置故障使压力进一步上升,导致压力

15、容器破裂、有毒物质泄漏散发,爆炸危险气体泄漏爆炸,造成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管道阀门破裂、通风装置故障使有毒气体浸入作业人员呼吸带; 超载限制或起升限位安全装置失效使钢丝绳断裂、重物坠落,围栏缺损、安全带及安全网质量低劣为高处坠落事故提供了条件等。,1、故障,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故障,人员失误,误合开关使检修中的线路或电气设备带电、使检修中的设备意外启动; 未经检测或忽视警告标志,不配带呼吸器等护具进入缺氧作业、有毒作业场所;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釜压力越限时开错阀门使有害气体泄漏; 汽车起重机吊装作业时吊臂误触高压线; 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帽)使头发

16、或衣袖卷入运动工件; 吊索具选用不当、吊重绑挂方式不当,使钢丝绳断裂、吊重失稳坠落等 。,故障,2、人员失误,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故障,人员失误,3、管理缺陷,安全生产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事故、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 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故障,人员失误,管理缺陷,温度、湿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振动、通风换气、色彩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也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4、环境因素,第五节 伤亡事故发生因素与对策,二、危害因素的分类,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 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分为六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化学性危害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性危害因素、其他危害因素。,1、参照 GB6441 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16类。 2、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