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课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671859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山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第二节:“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学习目标,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目标1: “一国两制”的构想,问题导学1:“一

2、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导学2: “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哪个问题提 出的? 问题导学3: “一国两制”理论是如何形成并确立的?,含义:,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具体说,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目标1: “一国两制”的构想,目标1: “一国两制”的构想,问题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形成过程:(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3、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4)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提供了法律依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目标2: 香港澳门的回归,问题导学1:港澳回归的时间和管理形式?它与少数民族自治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1) 香港问题的由来,鸦片战争中,英国于1841年占领香港岛。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

4、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展拓香港界址专约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租期为99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9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与其展开 了一系列的会谈,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英方开始试图续 约,随即又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中方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坚持不妥协。 邓小平在同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明确表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强硬的撒 切尔夫人碰上了更强硬的对手。,中英会谈1982,联合声明 1984,胜利回归1997.7.1,1997 年 7月 1日,中国

5、人民迎来了庄严的一刻,香港回归历程,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磋商,决定1997.7.1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规定回归后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一面中间配有五颗星的动态紫荆花图案的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寓意着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香港特首董建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澳门被

6、葡萄牙强占的过程,澳门回归仪式,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绘有五星、莲花、大桥和海水的绿色旗帜。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表明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莲花是澳门居民钟爱的花种,三朵含苞欲放的白莲花代表澳门特区有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大桥和海水反映澳门的自然环境;绿色象征着生机的祖国。,澳门特首何厚铧,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凌青,港澳回归的意义和原因,港澳回归的原因和条件: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重要因素。3、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奠定群众基础4、中英、中葡联合声明提供法律依据。,港澳:结束

7、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际: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问题导学2:浏览教材内容,归纳出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有哪些?,1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D,目标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导学1: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何区别?,三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元朝:台湾称琉

8、球,归澎湖巡检司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后设台湾府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45年: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历史铭刻,血脉相连,昨天的大陆与台湾,我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我的命运十分坎坷,两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又两度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来在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979年 中国政府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1980年两岸“三通”的逐步实现。两岸交流特别是民间

9、交流日益频繁。1992年大陆“海峡会”和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5年1月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合作探究:目前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我国政府解决该问题的方针政策又是什么?,台湾内部言论,1990年9月,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国名就叫中华民国”. 1995年6月8日,李登辉公开发表讲话,再三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或“在台湾的中华民国”. 南方网讯 陈水扁今天(2003年8月3日)在“总统府”以视讯方式向在东京召开的“世台会”29届年会发表开幕致词,

10、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他还第一次叫嚣,只有2300万人民才能决定台湾前途,如果有需要,台湾现状的改变要公民投票,“大家应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实质:分裂中国的活动,障碍之一:势力,美国等少数国家的干预,近日,美国会此前通过的2002财年补充拨款法被美国总统签署成法。该法案含有多项涉台内容,竟然将台湾与美国的北约、非北约盟国并列,将台军政人员视为美“盟国”人员,甚至要求授权美总统在台有关人员受到国际刑事法院拘留或关押时采取措施予以保护。美方不顾中国方面多次严正交涉,采取这一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11、,障碍之一:反华势力,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1998年1月,台湾第一个探亲团来到大陆,登上长城。,1992年9月,首批大陆 记者访问团赴台采访。,海峡两岸交流频繁,台湾彰化师大与山东师大学术交流,台胞搭乘“同安”号直航厦门,反、中华儿女盼统一,和平统一台湾的有利因素,1、文化同源: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 2、人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3、国际法则:开罗宣言、联合国宪章 4、一国两制:政策保障及港澳成功范例 5、综合国力:中国国力及国际地位提升 6、人民往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右图为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祖国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高秉涵老人当选的主要因素是 ( ) A发展了“九二共识” B推动了“一国两制” C消除了两岸隔阂 D彰显了民族亲情,D,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