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和谐文化2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670134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与和谐文化2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安全生产与和谐文化2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安全生产与和谐文化2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安全生产与和谐文化2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安全生产与和谐文化2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与和谐文化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与和谐文化2(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谐文化与安全生产,张士昌,山东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博士生导师,讲座提纲,一、和谐文化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和谐的内涵 三、生产过程不和谐的表现与致因 四、安全与和谐的相承性 五、和谐管理的方法,一、和谐文化提出的历史背景,(一)中国文化历史沿革 1、大冰期时代“中国”地缘。冰川融化,海陆变迁,沧海桑田。 2、中国的由来。地缘之故:东、东南大海;西北大漠;西南大山。 3、从聚落到群系,从方国到国家,从帮国到帝国【春秋群雄争霸至秦汉政治】 和谐是向往,战争是灾难,(二)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1、主体意识:群我主体与自我主体 地缘:封闭性与开放性 信仰:君权与神权 道德:忠孝与自我 2、耻感或罪感

2、取向:内敛与外向;谦逊与直达;权变与守正;他人反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自我感觉;上帝宽恕与群体谅解,(三)和谐文化理念提出的前提,1、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 2、法律意识的强化 3、人们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 4、科技力量的主体作用 5、国际地位攀升,(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与问题,1、态势:快速发展,资源枯竭 2、问题 :收入加大,差距更大: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城乡差距。 3非稳定因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权利源与源权利;民族意识与民族管理;国际利益与国家冲突 和谐利于团结,利于稳定,利于斗争。是战略,是战术,是方式和方法,二、和谐的内涵,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道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和谐”与安

3、全生产的关联度 和谐内涵中包含的几个关系,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放在心里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了,而又都合乎天道,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理。只有达到中、和,天地各守自己的位置,万物才能生长发育。,道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君主与卿大夫等当政者要心态清静,不要贪婪,不要好大喜功,不要干违反自然的事,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

4、,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和谐”与安全关联度,和: “禾”、“口” 让大家有饭吃才能“和” 安全生产首先要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谐: “言”、“皆” 让大家有民主权力才能“谐” 安全生产同时要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和谐内涵中包含的几个关系:,自我和谐,生理和谐,心理和谐,负向互动,和谐内涵中包含的几个关系:,与他人和谐,和谐内涵中包含的几个关系:,与物和谐,和谐内涵中包含的几个关系:,与井下环境和谐,和谐内涵中包含的几个关系:,与制度和谐,三、生产过程不和谐的表现与致因,生产过程不和谐的表现与致因,文化水平低,安全知识匮乏,对我省2002-2005年非重大事故中197名肇事人

5、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为:,“知识匮乏”例证,文化水平低,安全知识匮乏,对我省1984-2006年重大事故中事故人员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为:,“知识匮乏”例证,引发事故的最明显的心理状态,引发事故的最明显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详述,上述九项之中,细分析也不是并列的。其中冒险心理其实也是侥幸心理的一种表现,从大的方面分析可归并在一起。心理挫折是情绪不稳的原因,而生活事件又是心理挫折的原因,这三项都与情绪不稳密切相关。注意不集中则是情绪不稳、心理挫折、疲劳等多种原因的结果。,引发事故的最明显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详述,喜、怒、悲、惧等感受色彩 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三种

6、状态 心境 :如心情舒畅、郁郁寡欢、恬静、烦闷等 激情 :如狂喜、暴怒、恐惧、悲哀等 应激 :生离死别,意外事故,严重疾病,事业失败等,情绪心理的主要表现:,情绪心理,从引发事故这个角度来分析,还可以把情绪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三种状态 积极型:表现为欢快、激动,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在工作中出现轻浮、散漫 中间型:不易受外界刺激而波动,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情绪变化不显著,能保持平静、正常。这是安全生产所要求的 消极型:当受外部刺激时,表现为忧郁、恐惧、压抑、打乱正常的动作,情绪心理与事故的关系:,情绪心理,麻痹心理是导致矿工人为事故常见的心理原因。其主要表现通常形象的叫做“三乎”: 马虎、凑

7、乎、不在乎 即工作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不遵守安全规章,不讲求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态度上大大咧咧,满不在乎。,麻痹心理主要表现:,麻痹心理,主观上:工作责任心差,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认真科学的工作态度 客观上 认为客观条件较好,较长一段时间未发生事故 由于生产指标过高,压力过大,认为按规程干,完成不了任务,从而把安全放在脑后,麻痹心理产生的原因:,麻痹心理,扳道岔未停车; 多人集体扒车、跳车; 矿车带“病”运行而且在斜巷运输时不挂保险绳; 强行扒车; 列车未挂红尾灯,超车行驶; 违章扒车; 车未停稳扳道岔; 信号工、把罐工脱岗; 不经联系,在绞车道上行走; 无证操作。,麻痹心理导致的事故种类:,麻

8、痹心理,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对人构成一种感情上的威胁,使人产生不愉快或痛苦的感受。 人在受到挫折时,感情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的丧失,失败和愧疚的增长,从而形成一种紧张、忧虑、恐惧等复杂的心情。,心理挫折与情绪反应:,心理挫折,自然环境因素:煤矿安全生产受到时间、空间、作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原因:社会上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道德、风俗、习惯、宗教等等的影响,心理挫折致因:,心理挫折,攻击; 压抑; 倒退,即失去对自己控制,理智感降低; 固执己见; 妥协,用让步的办法避免冲突,以求得心理平衡或矛盾解决。,心理挫折表现:,心理挫折,无力感; 注意失调,注意力易于分散,

9、反应迟缓、怠慢; 感觉方面的失调,例如手疲劳时,触觉和运动觉的感受性会减弱; 动觉方面的紊乱,动作节律失调,动作呆滞或杂乱无章,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自动化程度降低; 记忆和思维障碍,可能忘记技术和安全规程要求; 意志衰退,自制力和毅力明显减退,此时安全意识非常淡薄,自我控制能力差。正是由于疲劳而造成的心理歪斜,是三违普遍地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 睡意及瞌睡的出现,这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性抑制,而这对于引发事故却是最严重的、致命的。,疲劳所致的情绪感受:,疲劳,觉醒与睡眠的脑电波行为效率、安全的比较,疲劳,根据人体生物节律,人在下半夜是最需睡眠的时候,这时,由于白天睡眠不足而引起的困乏,几乎到了自身

10、生理上无法加以控制的地步,而产生了生理上强制性的抑制,进入了瞌睡状态。而从一天24小时分类事故统计中,正是每天0时至6时是事故多发的时段。许多矿区的情形都是如此。以下是新汶矿务局安全监察局提供的一个统计资料。,工作时间与事故分布:,疲劳,工作时间与事故分布(汇总),疲劳,工作时间与事故分布(各矿分布),疲劳,微醉:虽已话多,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但尚能控制自己; 轻醉:极为兴奋,舌根有些发硬,话语和行动有时失控; 深醉:基本失控,言语不清,腿脚松软,各种反应明显下降,神经已陷入麻痹状态; 泥醉:倒卧瘫软,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严重者造成死亡。,酗酒致醉:,酗酒,家庭关系不和,家庭气氛不

11、好; 人际关系、工作关系紧张; 劳动强度太大,工作太单调,缺乏劳逸结合的调剂; 思想疙瘩解不开,陷入进退两难困境; 隐藏心理罪恶感; 长期单身生活,或夫妻分居两地,或婚后性生活不协调等等。,矿工酗酒心理原因分析:,酗酒,从实际情况看,要在矿工中提倡戒酒,严禁酒后下井,这是一个必须长期反复做工作的问题。如果能从更广泛的个人生活背景着手,通过家属协管会等方面做工作,帮助嗜酒者、酗酒者从正面逐步解决生活问题,从深一层的心理上找原因,才会取得好的效果。,酗酒,生活事件,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影响评定表,四、安全与和谐的相承性,知足,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可以有效促进人的身心和谐。身心和谐又可以大大增加生产的安

12、全系数。由此可见,知足-和谐-安全,是安全与和谐相承性的直接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了人与人、物、环境、家庭、经济之间,以及物与物之间的不和谐,安全生产也就无法保证。,人际环境不和谐导致安全隐患,人际环境问题导致生产过程中精力不集中、焦虑、恍惚,进而导致工作不认真、操作不规范、应付等现象。,有了人与物的和谐,才会有安全生产,人是借助工具,即器物,而强大起来的。如若脱离了器物,甚或与器物对立起来,人将永远地沦为弱者,沦为失败者。 反映在矿业生产过程中,如果不能科学处理诸如通风、排水、顶底板、水压、压力集中【孤岛】等问题,就会付出惨重代价。,应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环境、与自然

13、的和谐,是古今和谐观的永恒话题;掌握规律,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首要前提。 矿业生产过程,在照明、风速、温度、湿度、淋水、通道等方面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以营造生产者与生产环境的和谐局面。,人与家庭的和谐,高素质的母性是民族的未来 母性的伟大是家庭未来的希望 环境优造就优秀子孙,五、和谐管理的方法,和谐管人的方法 和谐管物的方法 和谐管环境的方法 隐患预控管理法,和谐管人:人性假设,“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上,“性恶论”: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

14、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和谐管人:人性假设,在“向善”的诉求上,性恶论的逻辑是由恶至善,向善论的逻辑是由善至善。显然,后者的人性假设起点高于前者。 如同法律与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诉求,法律追求的是“不坏”,道德追求的是“更好”。当严格的惩戒条款遭遇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时,人文关怀无疑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谐管人:人的需求层次,低层次需要是一种本能需要,追求和谐管理更要关注被管理者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谐管人:权变管理不同层次的人,决策层,执行层,操作层,和谐管物,严中有和,和中有严,物物相和,矛盾相悖,和谐管环境,工 作 环

15、境,借 势,造 势,和谐管环境,自 然 环 境,激 情,激 励,舒 畅,快 乐,严 肃,认 真,灵 活,和谐管环境,家 庭 环 境,隐患预控管理法,人的行为隐患要素,人的隐患预控,注意控制以下十种易出事故的时机:,当新工人初次下井的时候 当生产被动,影响收入的时候 当安全生产周期长的时候 当安全情况不好的时候 当安全质量检查过后的时候 当搞大小包工活的时候 当连班加点过多的时候 当生产条件多变的时候 当工程质量不好的时候 当久病愈后初上班的时候,人的隐患预控,注意控制以下二十种易出事故的人:,业务不熟的大胆人 盲目蛮干的粗鲁人 贪图省事的懒惰人 红白喜事的操心人 探亲归来的疲劳人 不安心井下工

16、作的跳槽人 屡教不改的“三违”人 不听指挥的危险人 休息不好的迷糊人 身体欠佳的伤病人 反应迟钝的呆板人 着急升井的慌张人,干活毛草的急燥人 只顾挣钱的经济人 饮食不好的饥渴人 情绪低落的萎蘼人 专找“窍门”的侥幸人 失恋中的痛苦人 受到批评的怨恨人 家庭不和、负担过重、家人有病的分心人,人的隐患预控,设备隐患要素,设备隐患预控,设备隐患预控,维修、保养 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是指为完成一定的作业目标而由企业制定的作业标准。它应是高效、生理、人文、安全的作业方法。,设备隐患预控,井下环境隐患要素,环境隐患预控,井下环境隐患预控,设计预控 倾向,走向 沿空送、留巷 条带,环境隐患预控,回采方法预控 一次采全高法 分层法 填充法等,预采卸压保护 顶板压力 水压 瓦斯 煤爆、防火,管理隐患要素,管理隐患预控,管理隐患预控措施,修订管理规章,体现管理规章制度的“三力”“和谐度”: 决策力 工作任务与实际能力和谐 执行力 付出努力与实际收益和谐 操作力 管理要求与人文环境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