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65433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社会化,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是: 1社会化的基本概念 2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类型 3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4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5社会化理论,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社会化的定义 (二)社会角色和道德规范 (三)社会控制,社会化,社会化(socoalization)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社会环境,个体甲 乙,(二)社会角色和道德规范,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是一系列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social role)和社会

2、道德规范(moral norms)的过程。 社会化也是个体学习承担社会角色和学习和掌握各种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个体与社会成员的交往,否则就不能够顺利进行。社会化会发生损害。,(三)社会控制,社会化确实包含了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的意思,即个人在某种程度上被诱使去心甘情愿地适应他所处的社会或者群体的行为方式。,警察 教育系统 个体社区 个体的同辈群体 个体的家庭 个体 社会控制系统,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一)社会化的内容 (二)社会化的类型,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

3、n) 是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它具体体现在赞成哪种政治制度、选择何种政治生活、拥护什么政治政策以及个体的政治观念的发展等问题。 黑尔(Her,1988)指出:政治社会化包括了早期和后期影响个体的因素。,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内容 2、民族社会化(socialization to national identity) 指个体形成本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这体现在掌握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形成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上。,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内容 3、法律社会化(legal socialization)

4、 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法律社会化促使个体具有法制观念,并且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和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内容 4、道德社会化(moral socialization) 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道德社会化的结果是促使人们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内容 5、性别角色社会化(socialization into gender role) 指个体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角色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性别社会化的结果是人们按照社会规定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在的行为

5、。,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二)社会化的类型 1、早期社会化early socialization 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社会化。主要是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儿童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人建立感情,了解他人的思想与观点,以使儿童与其周围环境保持平衡。,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二)社会化的类型 2、预期社会化expecting socialization 是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例如学校里进行教育、设置课程、开展活动等,都是为了使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要承担的角色做预先的准备。企业、军队的训练也有相同的性质。,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6、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二)社会化的类型 3、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在早期社会化 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需要有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角色、扮演新 的角色等在比较顺利的社会过程中,新近学到的东西 对原来已经学到的东西的补偿、改组,并且融为一体。,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二)社会化的类型 4、反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 是指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 传统的观念认为社会化是单向的过程,是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少有相反的方面。但是,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社会化是双向的。,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7、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二)社会化的类型 5、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 是个体舍弃过去接受的一套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重新学习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 再社会化经常在人们部分或者全部脱离了他们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情况下出现。,第二节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一、以遗传素质为基础 二、具有独特的个性 三、具有普遍的共性 四、具有能动性 五、贯穿人生全程,第二节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一、以遗传素质为基础 1、动物与人不同 2、人与动物生活 狼孩(wolf child),第二节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二、具有独特的个性 社会化是随个人所具备的条件(遗传特征、生理需要和状态)有选择性

8、地形成的。人们即使生长在同样的环境中,但是社会化过程和内容,由于个人的特点(性别、年龄、智力、性格、体质等)而完全不一样。 在社会化的道路上一方面要根据其性别、年龄,根据社会规范而行动,另一方面,还必须自己所面临的任务,以实现其发展。因此每个人的社会化是不同的。,第二节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三、具有普遍的共性 个人通过社会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如国籍不同,国民性也不同,中国人有勤劳的传统、家庭观念较重,美国人富有进取心,家庭观念比较淡。而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其成员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一)美德两国的国民性比较,第二节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三、具有普遍的共性 (一)美德两国的国民性比较,1 2 3

9、 4 5,1 2 3 4 5,第二节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三、具有普遍的共性 (二)风靡日本的阿信热 阿信的形象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民族在20世纪中如何克服种种困难,从而从贫困走向繁华的历程。还刻画了日本人传统的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精神。,第二节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四、具有能动性 孩子与大人之间的沟通。,第二节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五、贯穿人生全程,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三、学校的影响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 五、大众传播的影响,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概念 (二)对个体社化的影响,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社会文

10、化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概念 泰勒: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获得的许多能力。(Tylor,1871) 克鲁克洪(Kluckhohn):文化是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的一切层级和方面。包括有形文化(dominant culture)也包括无形文化(recessive culture)。 所谓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社会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造方式,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态度,及哲学、

11、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等。 文化具有连续性社会群体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of social group),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文化无所不在。 本尼迪克特的研究:酒神型的人和太阳神型的人。 卡迪纳的研究: 文化对早期社会化的影响,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 (二)父母文化素养 (三)父母教养方式 (四)父母的冲突,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family environment) 儿童的社会化首先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包

12、括家庭的物质的和社会的生活条件。,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二)父母文化素养 父母的文化素养影响父母的理想、情操、家庭关系、生活方式,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社会地位等从而也影响家庭的气氛,这些都是影响家庭环境的主要因素。,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三)父母教养方式 赫尔和马科森(Her & Markson)提出两种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四)父母的冲突 研究表明父母的冲突会对子女有创伤性的影响。会使孩子的心理机能恶化,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心理病理症状。 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表现出爱哭、放荡不羁、胆小多虑、

13、冷漠、悲观、孤独、易烦躁、易发怒、固执、敌视等。他们的人际关系不好,学习成绩差,甚至有反社会行为。,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三、学校的影响 (一)教师威信:具有威信的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能够发生很大的作用: 1、学生信任教师 2、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因素 3、教师的表扬与批评能够深入学生的思想深处,并引起一定的情绪体验 4、学生把有威信的教师当作认同的对象并加以仿效。,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三、学校的影响 (二)教师的期待 教师的期待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影响学生的动机、成功的期望和之外评价。 罗森塔尔(Rosenthal)发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14、effect)。,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三、学校的影响 (三)开放性教育(open teaching) 主要精神:当学生与老师之间能够无拘无束地发生相互作用或者自由选择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时,学生就能够学习得很好。学生自由选择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不强调分数和个别竞争,教师是学习的促动者。,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三、学校的影响 (三)开放性教育(open teaching),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四、同辈群体的影响 影响的特点: 1、无计划性 2、平等性 3、满足个人需要 4、开放性 5、区别性的价值观 6、满足社会性的需要,第三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五、大众传播的影响 大众传媒(ma

15、ss madia)指多种不同的通讯形式。有着强大的社会化的影响。,第四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第四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艾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第四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 1、人格结构的三个部分 (1)本我(id):与生俱来的,一心只追求个人快乐,要求满足本能欲望。是无组织的、无统一意志的,只是一种生物性的冲动。 (2)自我(ego):从本我中的一部分发展出来的,自我与外界发生联

16、系,能根据现实的原则代表外界的要求,具有认识、判断和执行的功能。根据现实原则来控制本我。 (3)超我(superego):从自我发展而来。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超我形成的过程技术社会化的过程。,第四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 (一)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 1、人格发展过程 (1)口唇期oral stage:0-1 (2)肛门期anal stage:1-3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 (4)潜伏期latency stage:7至青春期 (5)两性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后,第四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艾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的新精神分析理论(neo-Freudian theories) 1、注意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集中注意家庭、学校和文化对儿童的影响。 2、人格的发展持续人的一生 。 3、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或者核心问题。 4、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icial develop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