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644198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特点。2.理解典型工业区的发展概况,并能运用区位知识分析其发展条件。,基 础 知 识 梳 理,一、传统工业区 1.分布(主要):德国鲁尔工业区、_、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基础:丰富的_资源。 3.部门:煤炭、_、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4.核心:大型工业企业。 5.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英国中部工业区,煤、铁,钢铁,6.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1)概况:被称为“_”,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2

2、)区位优势:矿产丰富(鲁尔煤田,靠近法国_铁矿);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3)衰落原因: 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部门。 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_。 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_等问题。 (4)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_,优化环境。,德国工业的心脏,洛林,降低,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第三产业,二、新工业区 1.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后。 2.特征:中小型企业为主。 3.分布(主要):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_、美国“硅谷”等。 4.典型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1)形成条件_;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3、;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_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德国南部地区,大批廉价劳动力,政府,(3)发展模式:_的工业小区,如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轻工业,中小企业集聚,5.典型案例美国“硅谷”:,(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增长_,产品更新换代周期_。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向_。 (2)区位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_;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_;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速度快,较短,世界市场,气候宜人,市场稳定,【思考】 1.鲁尔区在产业调整中,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目的是什么?,提示 鲁

4、尔区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进口的铁矿石,以节约运输费用,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鲁尔区的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2.如何理解新工业区的“新”?,提示 理解新工业区的“新”应把握以下三点:第一,时间新,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开始后)开始形成;第二,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第三,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3.新工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同吗?,提示 不相同。新工业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二是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

5、新工业区,这些地区基本上没有传统工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域。,1.下列工业区中不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 ),A.德国鲁尔区 B.英国中部工业区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解析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 答案 D,预 习 效 果 自 测,2.传统工业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指( ),A.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 B.煤炭、钢铁、造纸、纺织、化工 C.煤炭、钢铁、冶金、机械、化工 D.钢铁、冶金、机械、化工、煤炭 解析 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答案 A,3.

6、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A.优质的铁矿 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 D.便捷的交通 解析 鲁尔区没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答案 A,4.有关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该国的西北部 B.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C.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D.工业和资本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 解析 意大利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 答案 B,5.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 D.环境优美 解析 美国“硅谷”发展的独特优势区位条件是军事订货

7、。 答案 C,探究点一 鲁尔区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 【探究活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形成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鲁尔区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并在大量钢铁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如下图所示:,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上升,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鲁尔区的环境问题也影响了新兴工业部门的进入,如下面漫画所示:,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鲁尔区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

8、“灰姑娘”变成了“白天鹅”。下图是鲁尔区近年来主要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1)鲁尔区的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相对衰落与生产结构有何关系? (2)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衰落的原因除生产结构单一外,还有哪些? (3)在综合整治过程中鲁尔区是如何调整工业结构的? (4)除了调整工业结构,鲁尔区还采取了哪些整治措施?,答案 (1)主导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鲁尔区生产结构单一,是促使其衰落的内在原因。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重化工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 (3)鲁尔区重点整治煤炭、钢铁工业,压缩厂矿企业数量,提高每个厂矿

9、的生产规模。积极新建或迁入了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 (4)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反思归纳】 1.“对症下药”分析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2.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1)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宣传,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 (2)兴办新产业、新企业,加强对原有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破产倒闭数量。 (3)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做好原有传统产业与新建新兴产业之间的结合与协调。 (4)加大教育与科技的投资力度。,【即时巩固】 1.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1)(2)题。,(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相

10、同区位优势有( ) 接近煤炭产地 水源充沛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廉价劳动力多 A. B. C. D.,(2)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解析 第(1)题,德国鲁尔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第(2)题,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结构比较单一。 答案 (1)A (2)B,2. 读某国部分产业分布图,回答(1)(2)题。,(1)该国东北部海湾附近有一大型工业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海运便利 B.资源丰富 C.水源充足 D.靠近三角洲,(2)

11、棉纺织工业布局在西部海岸附近的重要原因在于( ) A.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工资成本低 B.海运便利,易于进口加工出口经济的发展 C.接近原料地,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 D.与其他工业区距离较远,避免相互污染 解析 第(1)题,东北部为传统工业区,多煤、铁、锰等资源。第(2)题,印度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适宜棉花种植,以此为基础发展了棉纺织工业。 答案 (1)B (2)C,探究点二 意大利新工业区与美国“硅谷”的对比分析 【探究活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

12、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新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多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美国硅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千米的一条狭长带。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高技术工业的典范。下图是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示意图。,(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有何相同点? (2)二者在生产结构和生产特点方面有何不同? 答案 (1)相同点: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不同点:,【反思归纳】 意大利新工业区与美国“硅

13、谷”的对比,新工业区主导产业有的是传统工业部门,有的是新兴工业部门,因其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方法规律 图示法记忆意大利工业小区的形成及优势,【即时巩固】 20世纪后期,在一些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工业区。如浙江的宁波,出现数百家以橱柜生产为中心的中小企业,通过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简述这类新兴工业区的特点。,解析 解读、归纳材料信息如下:答案 以轻工业为主;中小型企业为主(或者企业规模小);生产过程与布局分散;生产灵活多变,产品面向市场。,知识结构,晨背索引 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2.德国鲁尔区

14、发展条件。 3.德国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4.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5.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6.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其主要位于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区内工厂林立、城市栉比、人口稠密,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结合下图,回答12题。,1.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 ),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便利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充沛的水源 A. B. C. D.,2.现在,鲁尔区的很多钢铁企业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再将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材。这样做的目的是( ),A.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进口

15、的铁矿石 B.荷兰的劳动力成本低 C.荷兰海边煤铁资源丰富 D.荷兰的炼铁技术更高,解析 第1题,鲁尔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兴起凭借当地的优越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充足的水源;广阔的市场。第2题,鲁尔区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并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再把那里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材。故选A项。 答案 1.A 2.A,“工业4.0”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于一体,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

16、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下图是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四个阶段。读图完成34题。,3.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降低,4.“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解析 第3题,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交通的要求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对资源的配置要求提高。第4题,“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有,降低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工业生产由集中走向分散,实现了个性化生产,扩大了新兴产业的生产规模。 答案 3.A 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