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班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642272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艾滋病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艾滋病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艾滋病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艾滋病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班ppt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接诊HIV患者时 如何从容以对?,武汉市第一医院 刘志钢,我国医院现状,医院的医务人员接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逐渐增多。 医院内医务人员的HIV知识,尤其是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未全面普及。,增大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努力消解对艾滋病人不必要的 歧视和排斥!按要求做好防护!,HIV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介入性医疗操作等) 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分娩时和哺乳传播),1、与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一般性接触:握手、拥抱,一起乘车、吃饭不会传染艾滋病。 2、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 3、共用注射针头、牙刷、剃须刀有感染艾滋病

2、的风险。 4、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女性生小孩有一定的风险。,艾滋病小常识,案 例,基本情况:张某某,26岁,怀孕4个月来我院进行产检时HIV初筛阳性,在市疾控确诊为HIV感染 。,孕产期保健服务流程,产前:传染病报告产前检查产前咨询诊疗防护,疫情报告,疫情报告:一旦发现HIV/AIDS病人应立即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医学管理:尊重孕妇的隐私,确定孕产妇是否告诉了伴侣、分娩时陪伴的人或家人,以及告知了多少信息。,产前检查,指导孕产妇进行相关检测常规检查特殊检查:CD4计数、病毒载量,产前检查,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由于艾滋病病毒攻击对象是CD4细胞,CD4细胞计数的

3、下降与母婴传播机率的上升呈线性关系,母体CD4淋巴细胞数量与垂直传播率成反比。 母体病毒数量是决定垂直传播最重要的因素:母体中病毒载量越高,母婴传播几率越大。,产前咨询,对HIV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孕妇进行咨询、指导:使其认识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害,强调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有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婴儿的危险,但是否终止妊娠应根据其个人意愿而定,并应进行产前咨询。,产前咨询,对于要求做人工流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应尽早手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要求继续妊娠的孕妇,应给予优孕、优育、孕期保健以及产前哺乳准备、产后母乳喂养等问题的咨询。,产前咨询,宫内传播: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通过破损的胎盘HIV

4、直接侵入滋养细胞研究资料显示:25%-38%的HIV垂直传播为子宫内传播所致。在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服用一些药物以降低新生儿的HIV感染率。,产前咨询,要求继续妊娠的孕妇:向孕妇解释产前和新生儿服药可能阻断HIV母婴间的传播,则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1、同意服药的情况下,孕妇临产后及新生儿产后服药;2、不同意服药的情况下,孕妇签字,临产后及新生儿产后不服药;记录,并进行产前登记,隔离处理,产后跟踪,新生儿产后喂养指导、教育和随访。,常规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防护医务人员首先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恐惧!,常规诊疗过程中的防护,在常规护理过程中,与普通病人同样对待。 在有创性操作过程中,应采取标准防护有可能

5、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或者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常规诊疗过程中的防护,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常规诊疗过程中的防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产中: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术中医务人员诊疗防护医废及污染物的处理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置,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1、尽可能采取择期剖宫产,避免阴道分娩实施择期剖宫产术同时应按照所选方案正确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一般择期剖宫产的时机选择在妊娠38周。 2、操作中严格按照隔离操作技术规范,手术中的防护,在行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降低手术风险的措施原则,采取标准防护。,手术中的防护,注意事项: 采用“免用手”技术,因为任何锐器不能同时由两个人触摸;避免手术中经手手传递锐器; 保证锐器或针具在传递过程中能经过一个“过渡区域”安全传递;将锐器放置到过渡区域时要通知。,如果怀疑或确认手套被刺破,如可能则擦洗,一旦安全容许应尽快更换手套; 外科手术延长时,即使没有怀疑或确认手套被刺穿,手术

7、人员及其助理也应定期更换手套; 认为有血液直接接触并造成 “穿透”的风险时,例如预测手术中会大出血,则应选用袖口与袖子防水、内衬塑料围裙的手术衣;,手术中的防护,如果腿或脚有可能被污染,或脚上有破损,则应确保用防渗透的手术衣或围裙将腿覆盖,穿防渗透鞋,尽量选用高腰套靴;,手术中的防护,医废的处理,为了避免发生由于刺伤导致的职业暴露,对锐器的废弃与存放进行严格的管理:被污染的锐器应尽快废弃至密闭、防刺破和防泄漏的容器中;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移出使用区或更换时,应先盖好容器,防止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内容物的溢出和外露;在锐器盒贴上特殊感染废物的标签并标明为艾滋病感染;,污染物的处理,离开污染

8、区时,脱下所有的防护服,包括防渗透鞋。所有被污染的、能重复使用的防护服,包括防渗透鞋,都应当进行清洁和消毒或灭菌处理。,HIV理化特点: 离体后的HIV抵抗力很弱,几乎所有的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均可将其灭活。 HIV病毒对热很敏感 HIV病毒不耐酸,较耐碱; 酒精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HIV对紫外线或射线不敏感。,手术后污染物的处理,HIV的灭活方式: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对艾滋病病毒灭活加热100持续20分钟,效果较理想。不宜煮沸的物品可用2%戊二醛、75%酒精等进行消毒。,手术后污染物的处理,职业暴露后处理,HIV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

9、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HIV的感染风险,不同暴露方式HIV感染的危险性:经皮损伤:0.33%(经皮暴露最危险) 经粘膜损伤:0.09% 破损皮肤:0.1%,HIV的感染风险,可能增加感染概率的因素: 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 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针头刺伤的深度;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破了静脉或动脉; 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

10、高),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暴露源:体液、血液及含有体液、血 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一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二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职业暴露后的风险评估,三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视的血液。,艾滋病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职业暴露后处理程序,如要服药则需在24小时内完成 暴露者血液检测:0周、4周、8周、12周、

11、6月,产后:产后随访,产后随访,1、新生儿产后2周应进行门诊随访,宣教: 1)鼓励人工喂养 2)加强家长有关新生儿的健康教育,提高其防治艾滋病的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和育儿能力。,产后随访,3)新生儿生长发育监测:定期体格检查,全身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判断新生儿营养状况,早期采取措施。 4)计划免疫:HIV感染的儿童应该与正常儿童一样完成计划免疫程序,按期完成卡介苗、白百破三联疫苗、小儿麻痹糖丸和麻疹疫苗接种。,产后随访,2、HIV阳性孕妇所生婴儿筛查 1)HIV阳性孕妇所生婴儿在出生后9个月内做初筛实验。 2)婴儿在出生后9个月内做初筛实验阳性但无症状者到18个月时再做。有症状的应该治疗并预防并发症。 3)确定阴性的如果没有采取母乳喂养,可以不做实验,直到出现症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