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4633837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程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9181927)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2.新经济政策(19211927),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会考标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 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材料一:1918年,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帝国主义国家也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基地,近一半的工

2、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得不到最低限度的食品,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思考:这则材料反映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什么形势?,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思考:从图示可见,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初目的是什么?,1、背景,怎么办?,(必要性),祖国母亲在号召,“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共和国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你参加红军了吗?,目的:,为了集中力量战胜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

3、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内容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材料一 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普拉东诺夫著)中有这样一段话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心情:“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在1920年,苏俄农民中还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请思考:农民的这些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余粮收集制的强烈不满,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之路,在列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农民说的话。

4、,一个农民说:“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另一个农民说:“要使农民看到好处。”还有农民干脆对列宁说:“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方面:政策的实施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局限性: 1、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2、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实质:这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

5、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列宁论粮食税,读一读这段话,说一说你对它是怎样理解的?,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工人、农民、水兵不满,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有哪些?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目的:1)恢复经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2)巩固苏维埃政权

6、;3)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1)直接目的,3)根本目的,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何处?,“新”: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余粮收集制,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减轻了农

7、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913-1925年农业的发展,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1、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得到恢复,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使苏俄找到了一条比较合适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经济政策给苏俄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经济破坏严重,政权面临危机,都有利于新政权的巩固,政治危机的原因不同:前者主要来源于内外

8、反动势力的进攻,后者主要是农民、工人的不满(矛盾性质不同),前者强调公有化程度,后者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多种所有制。,前者产生过严重危害,未能巩固工农联盟;后者则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巩固了工农联盟,国家有优先向农民征收部分农产品的特权,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直接进入失败,逐渐过渡探索成功,国内战争内忧外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巩固政权但激化了矛盾,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实行自由贸易,按劳取酬工资制,恢复了国民经济,课 堂 小 结,知识整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19171927年 主题:摆脱经济危机

9、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措施: 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1927年实行实行新经济政策。 特点: 前者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后者特点是使用市场价值规律间接过渡; 结果: 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政治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A,真题演练:,2、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

10、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A,B,3、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布哈林的这一思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B,4、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

11、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是世界性的人类智慧,结合史实,从背景、内容和作用方面概括说明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以

12、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1.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3.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4.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知识拓展:,5.要看是否有利

13、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言之有理即可),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结合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不同时期俄、美、中的“改革调整”各指什么?,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实质各是什么?,俄国: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美国: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