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29584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新莽东汉,一、王莽改制二、东汉兴衰三、两汉经济与文化,1王莽篡位 2改制及其失败,今大石自立,僵柳复起,此当有从匹夫为天子者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昭帝时眭弘奏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 成帝时甘忠可上言惟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受天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汉哀帝下诏,莽父曼早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

2、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莽兄永为诸曹,早死,有子光,莽使学博士门下。莽休沐出,振车骑,劳遗其师,恩施下竟同学。诸生纵观,长老叹息。莽既拔出同列,继四父而辅政,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意而显奏之。莽稽首涕泣,固推让焉,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众庶。 汉书王莽传,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 塞外蛮夷自称越

3、裳氏,重译献白雉。诏荐于宗庙。群臣盛陈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诏加莽太傅,封安汉公。二年(公元2) 莽奏选皇后,请勿采王氏女。吏民守阙上书者日千余人,言“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今当立后,独奈何废公女,天下安所归命?愿得公女为天下母!”终选莽女为皇后。三年(公元3) 莽“行管、蔡之诛”,杀长子王宇,“喟然奋发作书八篇以戒子孙”。群臣奏颁其书于郡国,令学官教授,比同孝经。,元始四年(公元4) 诏采伊尹、周公之号,加莽为“宰衡”,位诸侯王上。招诱西羌万余人来降,称“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或禾长丈余,或一粟三米,或不种自生,或茧不蚕自成,甘露从天下

4、,醴泉自地出,凤凰来仪,神爵降集。”五年(公元5) 吏民以莽辞让新野封地,上书者累计487 572人。诏加莽九锡殊礼。“风俗使者”八人还奏:天下风俗齐同,郡国造歌谣、颂功德凡三万言。平帝暴卒。居摄元年(公元6) 莽立二岁幼儿婴为皇太子。自效“周公故事”摄帝位。三年(公元8) 哀章献符命。莽篡位。流涕曰:“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百僚陪位,莫不感动。,中国历代币制的失败,多有别的原因,而不是制度本身的缺点。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完全是制度的失败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莽至明堂,授诸侯茅土。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

5、。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俸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莽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实遴啬。托以地理未定,故且先赋茅土,用慰喜封者。,博募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者,将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万数。或言能度水不用舟楫,连马接骑,济百万师;或言不持斗粮,服食药物,三军不饥;或言能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莽辄试之,取大鸟翮为两翼,头与身皆著毛,通引环纽,飞数百步坠,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宋书礼志序 王翁嘉慕前圣之治,而简薄汉家法令,故多所变更,欲事事效古,美先圣制度,而不知己之不能行其事。释近趋远,所尚非务,

6、故以高义,退至废乱。此不知大体者也!(东汉)桓谭新论前、后汉之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变。在前汉之世,政治家看了社会还是可用人力控制的,一切不合理的事,都该用人力去改变,此即所谓“拨乱世,反之正”。自王莽举行这样的大改革而失败后,政治家的眼光亦为之一变。根本之计,再也没有人敢提及,社会渐被视为不可以人力控制之物,只能听其迁流所至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1东汉统治的确立 2尊崇儒学、表彰名节 3清议与党锢 4边疆形势,马援:“上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隗嚣:“卿谓何如高帝?”马援:“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

7、又不喜饮酒。”隗嚣:“如卿言,反复胜邪?” 后汉书马援传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与韩、彭比肩;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资治通鉴载石勒语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一以从容镇静结已服之人心,而不迫于征战,然而桀骜强梁之徒皆自困而瓦解。是则使高帝而当之,未必其能耆定如此也。而光武之规模弘远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光武帝原陵正门,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列侯,而太官无余。有功辄增邑赏,不任以吏职。故皆保其福禄,终无诛谴者。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致使英姿茂绩,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图远算,固将有以焉尔。光武鉴前世之违,存矫枉之志,虽寇(恂)、邓(禹)之高

8、勋,耿(弇)、贾(复)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建武之世,侯者百余,若夫数公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其余并优以宽科,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于后。 后汉书光武以绳墨待诸将,诸将亦能以绳墨从之,千里外如对面,无蹉跌者功名不自矜,一难也;爵位不过望,二难也;奉身及家皆自勤约,三难也。凡此,皆髙帝时不能及也。大抵光武材过诸将而以气柔之,髙祖才不及诸将而以气挫之。韩、彭、黥布,亦轻视髙祖而然耳,使遇光武,殆未必尔。 叶适习学纪言三代以下,君臣交尽其美,惟东汉为盛焉! 王夫之读通鉴论,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仲长统)及光武、明

9、帝,真若一吏,乃代有司行事,所以与群臣日斗其聪明也。自是以后,三公顿为虚器,而尚书遂成朝廷,不可复还矣!(叶适),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莽败,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建武)二十八年以荣为(太子)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戹,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显宗即位,尊以师礼,

10、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踰八十,自以衰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大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土。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冡茔于首山之阳。除兄子二人补四百石,都讲生八人补二百石,其余门徒多至公卿。 后汉书桓荣传,熹平石经 汉灵帝时刻石,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也。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张曾子”。后就长水校尉樊鯈受严氏公羊春秋,遂博览五经。诸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之,各市宅其傍,以就学焉

11、。(子)楷,字公超,通严氏春秋、古文尚书,门徒常百人。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车马填街,徒从无所止。黄门及贵戚之家皆起舍巷次,以候过客往来之利。楷疾其如此,辄徙避之。家贫,无以为业,常乘驴车至县卖药,足给食者,辄还乡里。隐居弘农山中,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后华阴山南遂有“公超市”。后汉书张霸传,门生与故吏: 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称弟子,转相传授者称门生。大官僚门下投靠称门生者,或达数千人。 被长官辟除应聘者,即为该长官之故吏。,淳于恭字孟孙,北海淳于人也。善说老子,清静不慕荣名。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辄助为收采。又见偷刈禾者,恭念其愧,因伏草中,盗去乃起,里落化之。王莽末,岁饥兵起,恭兄

12、崇将为盗所烹,恭请代,得俱免。后崇卒,恭养孤幼,教诲学问,有不如法,辄反用杖自棰,以感悟之,儿惭而改过。初遭贼寇,百姓莫事农桑,恭常独力田耕。乡人止之曰:“时方淆乱,死生未分,何空自苦为?”恭曰:“纵我不得,它人何伤?”垦耨不辍。后州郡连召,不应,遂幽居养志,潜于山泽。举动周旋,必由礼度。建武中,郡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应。客隐琅邪黔陬山,遂数十年。建初元年,肃宗下诏美恭素行,告郡赐帛二十匹,遣诣公车,除为议郎。引见极日,访以政事,迁侍中、骑都尉,礼待甚优。其所荐名贤,无不征用。进对陈政,皆本道德,帝与之言,未尝不称善。五年,病笃,使者数存问,卒于官。诏书褒叹,赐谷千斛,刻石表闾,除子孝为太子舍

13、人。 后汉书卷三九,汉自孝武表章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 顾炎武日知录 两汉风俗 东汉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盖其时轻生尚气,以成习俗,故志节之士好为苟难,务欲绝出流辈,以成卓特之行 赵翼廿二史札记 东汉尚名节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后汉书 党锢列传,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帘,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祸

14、速。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后汉书皇后纪 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闺牗房闼之任也。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虽时有公忠,而竟见排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 后汉书宦者列传至如近世,外戚、宦竖請託不行,意气不满,立能陷人于不測之祸(东汉末)仲长统,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帝即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

15、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流言转入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林宗(泰)、贾伟节(彪)为其冠,并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为之语曰:“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郭泰字林宗。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襃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如此,后汉书党锢范滂传:建宁二年(169),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滂弟)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滂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唯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