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员抗震救灾英雄劳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60711 上传时间:2017-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学员抗震救灾英雄劳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们学员抗震救灾英雄劳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们学员抗震救灾英雄劳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学员抗震救灾英雄劳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学员抗震救灾英雄劳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学员抗震救灾英雄劳模卓江先进事迹5 月 12 日下午 14 时 28 分,大地开始剧烈的抖动,地震!大地震!当人们意识到是大地震后纷纷蜂拥地夺门而出。省公安厅直属第二分局干警卓江随慌乱的人群撤离高达二十多层的办公楼后,他并没有慌张,而是沉着冷静地与分局局长刘进一道指挥大楼保卫力量,坚守岗位,维持撤离秩序。由于灾害来得太突然,太剧烈,好多工作人员撤离办公场所时未能关闭电脑、电灯、用电设备和门窗,他又会同相关领导与保卫人员冒着余震的危险逐层楼逐间办公室地检查,确保了办公大楼人员撤离出后,无人员受伤、无失窃、无火险。同时布置安排生产重点部位和危险场所 24 小时守卫,加强办公大楼公安保卫,严格机

2、关出入管理和危房危楼的看守及保卫工作,确保省电力公司人员和财产安全。地震过后,距离汶川仅几十公里的映秀镇和都江堰手机、座机打不通、短消息收不到、电力系统内部载波、光钎通讯全部中断,一时失去两地的所有信息。为了解灾区的受灾情况,抢救受伤的群众和电力职工,迅速恢复区供电,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在大地震刚刚过去一个小时左右,余震频频的时刻,省电力公司领导和省公安厅直属二分局局长刘进要求立即派人了解灾区情况,卓江同志第一个站出来请命深入都江堰、映秀灾区了解灾情。当天深夜他及时带回了都江堰、映秀镇受灾严重,位于震中映秀镇的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员工伤亡惨重、发电设备和厂房几乎被毁,前往映秀镇的道路因地震滑坡塌方

3、,交通完全阻断的第一手信息,为省电力公司和分局及时展开救援提供了准确快速的决策依据。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卓江同志心里想的除了救人还是救人,早一分钟到达灾区,受灾群众就多一份生还的机会。5 月 14 日临晨,省电力公司决定派人前往映秀镇展开救援。卓江同志又第一个站出来请命为运送大型抢救电力设备和抢救救援人员做好安全保卫、探路和警卫开道任务。在其驾驶的警车开道下,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朱长林与救援人员深入到都江堰查看灾情,指挥救援。根据道路损毁严重的情况,省电力公司领导决定从紫坪铺大坝出发经水路进入映秀镇开展救援,指派直属二分局民警维护抢险秩序,负责抢险人员、大型电力抢险设备、物资的运输,保证电力抢

4、险人员和设备能够优先到达指定地点,为抢险救援提供电力保障,卓江同志二话不说担当此任,并顺利完成任务。同时,他还协助组织指挥,与其他救援人员一道,将各地调集的 14 艘冲锋舟连夜全部安全放入水中并彻夜守护,随时做好水路救援准备。几天中,冲锋舟在紫坪铺和映秀镇之间往还 3700 余次,运送抢险救援人员、医护人员、伤员、受灾群众数千人和大量的电力抢险设备、食品、饮用水、药品等,为震中映秀的救援抢险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 14 日临晨一直到 17 日,卓江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为维护秩序,保护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安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他们是最早出现在紫坪铺大坝执勤的公安队伍。在确保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抢救

5、伤员的前提下,有效保证了水路救援通道的畅通和有序进行。水路救援通道的开辟,不但为救助映秀镇几千名伤员和受灾群众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还运送了大量的电力抢险设备、救援物资,被众多媒体誉为“水上生命通道”。5 月 18 日,前往映秀镇的公里打通后,卓江同志又二上映秀,冒着余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和飞沙走石,护送抢险人员和医疗专家、救灾物资,沿着灾后崎岖不平、泥泞的“道路” 、一路颠簸、艰难地爬行,平常都江堰到映秀一个小时的路程整整用了五个多小时。到达映秀镇后,卓江同志马上投入到救援抢险,安抚受灾群众的工作中。灾难来临,大灾显大爱,卓江同志也和全国人民一样,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抢险救灾的同时,积极为灾区群众捐款,不仅在单位为灾区捐赠了一千元钱,面对映秀镇灾后满目的凄凉,他又再次拿出六千元钱捐赠给映秀镇的受灾群众,卓江同志还把被公安部表彰的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一等功所奖励的5000 元钱作为特殊党费捐献给了灾区,为灾区群众灾后重建家园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充分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警察“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职业操守。卓江同志舍小家、顾大家,三过家门而未入,地震过去十多天了,身心疲惫的他抢救完“大家”后,才来到屋顶跨塌,家里的物品被雨水浸泡、严重损坏的岳父的“小家”中看了一眼。面对满目苍痍,破烂不堪的家,来不及安慰受灾的家人,卓江含泪转身又回到了抗震救灾的前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