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四年级科学教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4591008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6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4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4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4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4四年级科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四年级科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四年级科学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学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1、我们的食物 课型新授主备人侯嘉铭 教学 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 准备 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师生教学活动 个性化备课 预习: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 小的卡片。(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 是什么?、

2、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 食物有哪些?) 导学: 一、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 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并随机板书课题。 (2) 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3) 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4) 师: 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 (教师课前 适当指导记 录和制作卡 片的方法) (用学生自 制的卡片分 类、摆在桌 子上) 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 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

3、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 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6) 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 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 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 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 (7) 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 作用。(8) 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 物吗? (9) 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 么? 二、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 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 种食物的人数。 (2) 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

4、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 册上。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延伸: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课下思考的问题:同样一 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 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 (对学生的 分类结果, 只要合理应 给与肯定) (学生边汇 报老师边将 卡片贴在黑 板上,重复 的食物卡片 只贴一个) (老师将人 数标在食物 卡片下面) 随堂检测 1、我们的食物有哪些? 板书设计 1、我们的食物 教学反思 学生交流的比较好。 科学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2、我们的营养 课型新授主备人侯嘉铭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2、能借助资

5、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活动, 并做好试验记录。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善待生命, 珍爱生命。 重点 难点 通过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 同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教学 准备 准备酒精灯、火柴、碘酒、镊子、小刀、白纸等。 预习: 学生准备:各种水果和蔬菜、馒头、饼干、花生等。 师生教学活动 个性化备课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吃哪些食物吗? 2、学生们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总

6、起来都 是想研究食物中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板书课题:我们的营养) 3、让学生根据日常积累的知识说一说: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全或不对,教师要及时补充和纠正) 4、师问:食物中真的有这些营养素吗?二、计划与组织 1、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食物:各种蔬菜和水果、馒头、饼干、花生、鸡蛋、肉等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研究教师展示的哪些食物?打算怎样研究?研究的 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3、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实验 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卡”上,看看在最短的时 间内,哪个小

7、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三、事实与证据 1、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到“食物超市”(材料区)选择想要研究的食物。 (多名学生说)对 于你们喜欢吃的这 些食物,你想知道 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用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边巡视边发放“小科学家记录卡”,并做实验提示打在大屏 幕上,供学生参考。 实验小提示 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四、表达与交流 1、教师示意实验的时间到,学生们把实验物品摆放整齐。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各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实验做的很认真,也很成功。通过看、闻、

8、 尝等很多方法发现:在纸上挤压花生米和肥肉时,会留下油渍,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 脂肪;在馒头和饼干上滴上 2-3 滴碘酒后,它们变成了蓝色,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淀 粉;蛋清和瘦肉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味道,说明它们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除了这几种营养素外,食物中还含有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关于这几种营养素的 检验我们以后将继续学习。 五、总结评论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2、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都表现的不错,希望你们今后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讲究营 养卫生,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资本。 最后,让我们唱着一首动听的健康歌结束今天的课题吧!

9、 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教师参与到每个 小组交流) (比如:酒精灯的 使用不正确等) (教师要提醒其他 同学注意倾听,并 及时纠正或补充实 验结论) 随堂检测 1、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2、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3、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 板书设计 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 教学反思 很好学生做的很好,很有兴趣。 科学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3、饮食与健康 课型新授主备人侯嘉铭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 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通

10、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 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在收集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培养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对饮食与健康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重点 难点 1、日常饮食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 2、学会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 教学 准备教学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资料制作小报或资料卡。 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保健医生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设计一个一日三餐的 食谱。 预习: 了解自己家中平时常吃哪些食物,并搜集一些营养与健康的文字资料 师生教学活动 个

11、性化备课 导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碰到一件令人难过的事,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学生上 体育课的时候,上到半节课,不知何故突然奇怪的晕倒了,你们猜猜他为什么会突然晕倒 呢?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致认为他突然晕倒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缺乏锻炼,二是营养不良 二、提出活动主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了解哪些饮食与健康的知识呢?或者你最想提出哪些问题?学 生分组讨论后汇报,教师要边出示活动主题分类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 我们的问题,形成活动主题。 如:(1)、哪些食物在一起搭配好? (2)、怎样设计菜谱? (3)、饮食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 (4)、不良的

12、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5)、儿童不吃早餐的危害?等 三、自选主题,组成活动小组 师:活动主题出来了,下面请你们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题目进行研究吧!在教师的 组织下形成不同主题的研究小组,接着每个小组取一个有创意的名字,要求是符合自己研 究的主题。 四、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1)教师下发小组活动方案,小组开始制订方案 (2)小组写方案 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组方案汇报交流 其余的小组要边听边对交流的小组作出评价,评价的内容有语言表达,行为举止和方案的 可操作性。 六、活动小结 教师作总结,挑选出较好的方案作为示范,让学生下课后继续修改完善,并强调学生准备 ,教师趁机 提出饮食与 健康的话题,

13、 并板书课题: 3、饮食与健 康 教师提出交流 要求,小组代 表上来交流声 音要响亮,举 止要大方、 怎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随堂检测 1、饮食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 2、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3、儿童不吃早餐的危害? 板书设计 3、饮食与健康 教学反思 交流的很好。 科学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4、水变咸了 课型新授主备人侯嘉铭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 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重点 难点教学重

14、点、难点 : 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 准备 1、 烧杯、玻璃棒、食盐、红糖、白糖、高锰酸钾、小药匙。 2、 相关资料。 准备粉笔末、小苏打、面粉、食用油、沙子、黏土、木屑等。 导学: 师生教学活动 个性化备课 一、观察材料,科学猜想 1、(出示白开水和食盐)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杯白开水和一汤匙食盐, 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食盐是白色颗粒状的固体,而白开水是无 色透明的液体)。假如把食盐放入白开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 盐会不见了,水会变咸了,水位上升等)。 二、初步验证,产生问题 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15、想不想亲自做一做,验证我们的说法? (板书:水 变咸了) (各小组学生亲自做实验,调制并品尝盐水, 2、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如“食盐是怎样到 水里的?”、“还有哪些物体放到水中,也像食盐一样看不见了?”、“食盐 不见了与什么有关系?”、“怎样看到一种物体到水里的过程?”等问题)。 3、大家的问题真有趣,讨论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好不好? 4、通过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出白糖、味精到水中也不见了, 教师板书:白糖、味精。学生可以提出观察深颜色的物体在水中的变化)。 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出示高锰酸钾)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种叫做高锰酸钾的药品,请看它

16、与食 盐有什么不同?2、下面,我们观察把它放入水中后发生了哪些现象?(学生汇 报观察结果为:高锰酸钾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烧杯中的水变成了均匀的紫 红色,在杯子底部没有沉下的高锰酸钾。) 3、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回答,如认为“高锰酸钾是均匀分 散到水中的”“食盐、白糖、洗衣粉也是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等等。) 4、小结: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一样,放入水中后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 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溶解。(教师板书:高锰酸钾 溶解)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溶解过程。 四、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1、刚才,我们研究了高锰酸钾等物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研究到这里,你们有 什么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问题,如“还有哪些物体能溶 解到水中?是不是所有物体都能溶解到水中?小苏打、面粉、肥皂、石灰会不 会在水中溶解?”) 2、问题提出来了,那你们想怎样研究?(学生回答,可以亲自做实验。) 3、下面,老师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看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哪些物 体不能溶解到水中,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五、汇报交流,深度探究 1、我发现大家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